嫩江县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被嫩江县人民政府聘为黑龙江省嫩江县经济发展顾问,并从于明海县长手中接下这份沉甸甸的聘书。最为第一个获得这个荣誉的台湾同胞,我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首先给各位看一个数字“4150公里”。这是我算过的从台北到嫩江的总距离,所以我可能是嫩江有史以来,来自最远方的一位客人。嫩江县地域辽阔,地处兴安山地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北依伊勒呼里山,与大兴安岭地区交接;东接小兴安岭;西临嫩江,与内蒙古自治区隔江相望;南联松嫩平原。资源异常丰富,是全国著名的大豆、燕麦、马铃薯、甜菜生产基地,素有北国粮仓之美誉,同时在全县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拥有非常丰富的林业及矿业资源。
这些优质而独特的自然资源,使嫩江成为打造特色经济的富矿。只要定位准确,发掘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品和项目,把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就能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做一件大事,首先要有战略定位,嫩江县的战略定位,我认为一定要做到大舍大得,一定要聚焦。
我分析嫩江县现有的三大产业:旅游业、矿产及农业。首先我认为矿产是埋在地底下的有形资源,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投入才能挖掘,短期之内对县域经济无法起到迅速拉动的作用。
第二个是旅游业,由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及不景气,已经通过蝴蝶效应吹到国内了,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在经济不景气时,最先受到波及的一定是文化旅游商品,第二是高档商品,第三个才是食品等民生消费品。所以旅游业在未来肯定会受到冲击。想想看,到三亚、杭州旅游的人都少了,想把游客吸引到嫩江来,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嫩江目前并没有机场等交通配套设施。所以我主张把食品产业当成嫩江县的支柱产业,来大力发展。
还有一点我要补充, 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时,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化“坐销”为“营销”。而旅游业及矿产都只能“坐销”,等客人上门,等游客上门,等投资者上门。只有食品产业是可以让嫩江主动“走出去”,靠着品牌及产品,把产品“变现”回来的一个产业,可以做到主动营销,这一点很关键。
但是在谈嫩江县如何发展食品产业之前,首先我想先谈一下“城市营销”。
因为每一个产品,每一个品牌在营销时,都有目标对象,而“城市营销”到底是在对谁营销? 到底是在对谁说话? 这一点,不管是政府官员﹑企业家,还是农民,都必须清楚的认识。
第一部分、城市营销的目的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
城市营销的根本理念是追求城市公共价值的最大化。政府,做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是以追求公众利益和价值最大化为己任。换句话讲,嫩江营销的目的就是要建设富足美丽的东北新型城市,使生活在嫩江的广大居民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彩的精神世界。
我们有幸的看到本届政府执政为民,积极的引入城市营销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在城市经营中坚持市场调节为基础、以人民至上为根本、以依法办事为保证,正在积极履行职能。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本届政府完全有能力能够带领本县人民走上积极进取共同富裕的道路。
城市营销的对象不仅仅是外来的投资者,而是所有追求幸福人生活的“人”,让他们“想有所想,劳有所得”。
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政府要成为新生活的缔造者;成为创业机会的创造者;成为公众利益的引领者。
同时,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政府和民间的资源和能力还很有限,在这个时期,城市营销更应该积极的慎重的盘点自身的资源,更应该努力为民间创造环境,让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谋求富裕的人得到更多的创业机会。
嫩江的营销
嫩江为于祖国的最北端,有1.5万平方公里的肥沃的黑土地;以大豆、甜菜、燕麦为主的丰富的物产资源;勤劳质朴的人民;务实扎实的政府班子。其孕育无限的创业激情。
现阶段首先引进的是企业家的创业精神,需要“亮剑”精神,而县域内部公众的创业热情是基础,也是关键要素。内部的创业激情也必然点燃外部创业和投资的热情。我们认为,政府应该成为“以内带外”投资创业机会的创造者,最终也将是公共利益和价值的代言人。
并且嫩江营销是以食品的产业为龙头和先行者的,这方面的设想基于嫩江农业大县的现状;基于现阶段大陆本土食品产业还很落后的事实;基于未来两到三年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大环境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也基于在大的经济环境下投资机会的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