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一位网友在其博客中发表题为《山东聊城一燃气公司行贿官员预算表》的帖子,聊城新奥燃气公司拟维护的官员名字、职务以及费用款项一目了然。
这篇题为《山东聊城一燃气公司行贿官员预算表》的帖子热透了网站,网友纷纷跟帖,语气愤慨。该预算表名为“聊城新奥燃气公司09年度公共关系维护计划表”,内容极尽详细,一目了然。排在这张预算表第一位的是聊城市委书记宋远方。预算表显示,宋远方的维护人是李士林,职务是聊城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总经理。
1月8日,诸多媒体开始报道此事,但涉及此事的山东聊城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新奥燃气集团、山东聊城当地政府均没有对事件进行正面回应。
与以往任何一次企业危机曝发一次,企业危机背后引发的不仅仅是多方利益的博弈,更凝聚着情绪对抗、舆论压力、消费者指责等多重价值冲突。当新奥燃气这份公共关系维护方案曝光之后,网民的怒气迅速被引燃,各大网站及论坛上群情激愤,诸多指责的声音汇结成二大指向:
一、新奥燃气是否涉及更多的企业行贿事件?官员腐败与以权谋权是中国民众最为痛恨的行为,而在媒体及民众心目中,企业有意行贿是造成官员腐败现象重要根源之一—虽然在中国这个讲究“关系”的环境中,行贿与受贿是人人皆知的“潜规则”,但一旦潜规则被曝光,仍然会招致炮轰。
新奥燃气此份政府关系维护方案曝光,引致外界对新奥燃气企业运营的更多猜测与批评,有网民呼吁纪委彻查与新奥燃气相关政府部门官员是否存在腐败行为。
二、消费者是否为企业公关维护费用买单?在新奥燃气这次尴尬的政府公关泄密事件中,网民最大指责焦点就在于在天然气价格高居不下的当下,企业竟然用巨资去维护政府官员,而这笔费用是否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以上二个问题的指向都涉及到公共利益的受损,虽然事件只是企业的一次拟定“行贿”事件,但其可能招致的结果却可能使消费者利益所损,所以舆论指责才如此汹涌。
网络泄密的危机黑洞
在泄密事件发生之后,新奥燃气进行紧急危机管理,一是在1月8日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新奥从未做过此计划,指责事件由竞争对手所策划,称已报警,并警告其他媒体不要盲目报道,否则将被追究责任。
二是紧急开展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的删帖处理。新浪、搜狐、网易等主流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已大部分被删除。
三对事件更多内幕闭口不谈,所以对外信息披露均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称此事乃对手策划所致。
从危机种类以及危机负面影响来说,政府公关的泄密对于新奥燃气来说是严重的。虽然新奥燃气进行紧急危机公关,但此次危机事件所带来负面后果绝不止只短期内可以消失。从长期性来看,此次政府公关泄密事件对新奥燃气会造成几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政府公关将遇空前阻力。 虽然在中国政府关系维护属于你心知我肚明的潜规则,但一旦潜规则成为曝光,强烈的舆论关注都将使利益各方备受压力,可以预料在接下来一段时期聊城各政府机构的官员都力图与新奥燃气保持距离,以力证自己清白之身,这将使新奥燃气政府关系建设将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
二、危机曝发机率将倍增。企业一旦曝发危机,将在局部时间内形成一种黑洞效应——任何与此类似事件都可能被大肆渲染,以此印证企业在某一方面存在过错与罪过。在接下来三个月甚至是半年内,新奥燃气必然更加谨慎小心,否则任何过失都可能引来新的一轮炮轰,新旧危机事件将同时被汇总。
三、企业形象受损。在国家反腐倡廉的政策不断力推的当下,企业行贿与官员腐败同样要受严惩。企业的行贿背后是社会责任感缺失,是对公共管理秩序的侵犯,新奥燃气对事件的澄清与说明,合乎危机管理的逻辑但不合乎民众接受的情理,稍有分辨能力的人一看都知是企业的无奈托辞,所以无论企业对事件如何辩解,企业形象受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