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国家名酒周刊 > 正文
(五粮液国家名酒周刊)舌尖上的麻辣酒香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04-29 07:55 作者:本报记者 张琛

  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是历史久远,丰富多彩。经过不断地融合、变化发展,从鲁、川、粤、淮扬四大菜系逐步发展为现在的中国八大菜系。但不管如何发展,川菜都一直都裹挟着它的麻、辣、鲜、香席卷大江南北。在中国的城市中,似乎都可以发现川菜馆,每到午饭、晚饭时,隔街就能嗅到那麻辣的香味,朴实而又清新。

  除非你不吃辣,否则断然不会拒绝这麻辣的美味。从黄口小儿到古稀老者,都有大批的川菜追随者。进到川菜馆,人们随口就来的干烧桂鱼、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毛肚火锅、夫妻肺片等。如果单纯吃饭,配上大米饭最佳, 将那麻辣香浓的汤汁向米饭一浇,便是一碗让人不舍停筷的美餐。如果是哥们、朋友间的聚会,那肯定少不了白酒,而这配酒则属浓香型的五粮液最佳。

  说到这么多的川菜,其中最具代表性,也广为人知的当属麻婆豆腐。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被冠以“百姓菜”之名,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而豆腐在中国的传统饮食中,可以说是最普遍、最普通的乡土食材。正是这最普通的东西,却被巧手们演绎出各式各样的做法。其中麻婆豆腐的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可以说将豆腐做到了极高的境界。

     麻婆豆腐,是清朝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陈兴盛饭铺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

  《芙蓉话旧录》、《锦城竹枝词》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清周询所著《芙蓉话旧录》,书中记载了当时成都的饮食实况。其“小食”部分,在记述各色小食时,特别说:“北门外有陈麻婆者,善治豆腐,连调和物料及烹饪工资一并加入豆腐价内,每碗售钱八文,兼售酒饭,若须加猪、牛肉,则或食客自携以往;或代客往割,均可。其牌号人多不知,但言陈麻婆,则无不知者。其地距城四五里,往食者均不惮远,与王包子同以业致富。”

  清末诗人冯家吉《锦城竹枝词》云:“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麻婆豆腐由于名声卓著,已流传全国,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清朝的这些文字记述,可佐证其对民众的吸引力之大。据《成都通览》记载,陈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为成都著名食品。由于陈麻婆豆腐历代传人的不断努力,陈麻婆川菜馆虽距今140余年盛名长盛不衰,深得美食者好评。

  “五粮文化”是中国5000年农耕文化的代表,将中国酒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大中华文化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融会贯通,将五粮文化融入白酒品牌,对于五粮液来说是白酒品牌构建的一绝,也是独一无二的品牌文化演绎。同时,在这片土地发源、成长的川菜文化也在中华文化的大熔炉里不断发展,并一直与酒文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川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主要产地,川菜与浓香型白酒可谓是不可分离的,在发展得过程中,已经深入彼此,相得益彰。吃川菜最适宜喝浓香型白酒。而“五粮特曲”酒则是浓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她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包包曲”为动力,经陈年老窖发酵,长年陈酿,精心勾兑而成。

  她以特殊的血统、特别的酒曲、特选的窖池、特定的时段、特制的标准,并以其复合细腻的口感闻名于世,而麻婆豆腐则以麻、辣、烫、香、酥、嫩、鲜、活的多重风味香飘人间。

  喝一口“五粮特曲”,醇厚的香气便在舌尖上蔓延开来,再吃上一口香、嫩、麻、辣的麻婆豆腐,浓浓的满足感便让人沉醉在这绝妙的搭配中,酒中的珍品搭配这平常的菜肴,也能生发出别样的惬意、满足。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果
相关新闻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