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收藏 > 正文
书册酒瓶,彰显文明
来源:《华夏酒报》  2015-12-25 14:35 作者:王海

  我收藏了两套仿书册精品瓷瓶,一套是法国出的“卡慕(Camus)金花瓷书干邑”,一套是中国台湾出的“艺术之美·玉山原窖1950”,无论是从瓶中所装酒的酒质、酒瓶精致程度还是瓶上内涵,两套酒器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下面分别介绍之。

  卡慕(Camus)金花瓷书干邑

  法国卡慕(Camus)酒又称金花干邑,是唯一一家曾经4次被评选为全球最佳干邑的品牌。其制作工艺尊重传统,也为卡慕家族赢得了“干邑世家”的封号。如今,卡慕干邑已经成为法国酒文化的象征,被誉为世界极品干邑。直至今天,卡慕仍是世界各地免税店和空中购物的领先品牌。

  酿制顶级干邑的卡慕家族推出限量版、采用法国利慕兹(Limoges)以22K镀金装饰的名瓷书瓶的极品干邑,这款瓷书酒瓶所盛载的干邑由卡慕家族第四代调酒大师精选珍稀干邑调配而成。

  星夜·1882卡慕(Camus)金花瓷书瓶封面,采用的是法国著名画家布格罗在1882年的经典作品。布格罗出生在干邑,并在那里开始学习绘画,此后他成为了法国学院派著名画家,酒瓶背面有其照片及生平简介,完美体现了布格罗善于诠释唯美和从感官深度抒发情感的独特画风。

  浴后美人·1888与睡美人·1897卡慕(Camus)金花瓷书瓶封面,采用的是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在1888年及1897年的经典作品,酒瓶背面有其照片及生平简介,画家雷诺·阿具有捕捉女性自然美的天赋,他的画作生动描绘出了女性发自内心的瞬间美,表达了对画中女性的溢美之情。

  夜晚露天咖啡座·1888卡慕(Camus)金花瓷书瓶封面,采用了荷兰后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文森特·梵高于1888年创作的一幅画布油彩,酒瓶背面有其照片及生平简介。这里,梵高描绘了咖啡馆的外景,馆内明亮的灯光洒在屋外鹅卵石铺成的广场上。在深蓝色的夜空中,群星闪烁,宛如朵朵灿烂的灯花。整个气氛温馨恬适,与他笔下的咖啡馆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庭院中的女人·1866卡慕(Camus)金花瓷书瓶封面,是法国印象派主要画家、印象派运动领袖人物克劳德·莫奈于1866年所画,酒瓶背面有其照片及生平简介,他笔下的女性大都被描绘成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莫奈的眼中,可入画的女性都应该是优雅、端庄的,往往被放在自然风物里,以写生风景的印象式手法记录下来。

  两位塔希提妇女·1899卡慕(Camus)金花瓷书瓶封面,采用了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陶艺家、雕塑家及版画家保罗·高更的画作,其同塞尚、梵高并称为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三大画家,酒瓶背面有其照片及生平简介,《两位塔希提妇女》是他定居塔希提岛后作的,画面采取了大面积平涂色块,在各种深浅不同的色彩结构中,现出两位妇女的轮廓,虽说是以线条勾勒造型,但人物头部和手臂却是以微妙的明暗变化来表现的,她们像浅浮雕一样出现在背景上。画面上强烈的阳光、土著居民晒成棕赭的肤色、鲜红的果物、苹果绿的腰裙以及背景的深黑都构成鲜明的对比。高更在创作中把这一切都稚拙化了,色彩如此鲜明、纯粹,散发着刺目的光彩,它的装饰性带来了粗犷的部落生活气息,赋予画面以特殊的风采。他的这种色彩技法,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画派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艺术之美·玉山原窖1950

  “艺术之美系列·玉山原窖1950”酒(以下简称“艺术之美酒”)出自台湾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玉山52度高粱酒,它以精选嘉南平原优质高梁米为原料,搭配阿里山山脉之纯净好水,以固态发酵之工艺,蒸馏之技术,勾兑熟陈而成,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加上独具匠心的调制工艺,使台湾玉山高粱酒在保持香醇甘洌的同时,让人感到后味的甘柔与回味之协调。

  盛装此酒的瓷瓶,6瓶为一套,瓶体封面以我国台湾6位著名重量大师级画家:陈澄波、李梅树、杨三郎、李石樵、洪瑞麟、廖德政的反映时代背景的画作为题材,以书本造型呈现,并通过台湾当地与景德镇齐名的“莺歌”陶瓷烧陶工艺制作而成,精瓷之美与厚工陈酿相互辉映,极具艺术时尚感。

  《嘉义街外》瓶封面,采用的是画家陈澄波(1895~1947)的经典作品。陈澄波,嘉义人,是一个热爱乡土,充满着正义杰出的艺术家。1926年,陈澄波是我国台湾第一位以西画跨进日本,入选日本美术展门槛的人,当时不但震惊了日本艺术界,也轰动了台湾全岛。他一生曾多次以故乡作为写生创作题材。酒瓶正面采用了他在1927年画的《嘉义街外》,描绘了当时“西门町2丁目”的道路(今日国华街)景象,画家故居就在街道尽头。受过严格正统学院训练的陈澄波,擅长以朴拙的笔触、大胆的用色和西洋绘画的透视法作画。为强调画面的透视,他刻意拉高地平线、加宽近景地面,甚至将画中前景活泼的鸡群与沿途人物都安排退避至道路两旁,让街道笔直向前延伸,并与高耸挺立的电线杆于远方地平线交会,呈现出井然有序的近代化景象。

  《郊游》酒瓶封面,是画家李梅树(1902~1983)的经典作品。李梅树,台北县三峡镇人,其毕生岁月皆无私奉献给了艺术及教育,并留下了一座东方艺术殿堂——三峡祖师庙。其绘画创作中由早年外光派、台湾乡土至晚年回归自然三个时期,正是台湾本土艺术的缩影。酒瓶正面采用李梅树在1948年画的《郊游》,它是画家李梅树早期人物群像代表作品之一,受西方古典美学影响颇深的画面构成紧凑而严谨,然而看似舞台剧般崇高典雅、充满诗意的《郊游》,其实并非纯粹台湾乡土写实的美丽图像,原本应是相当愉悦的亲子出游活动,不论大人、小孩,人物的神情欲显得既苦闷又恐惧,仿佛正被驱逐远离家园,凝重的氛围与标题呈反调对比。画作发表于台湾历经族群冲突与社会动荡的年代,画家仅能藉之投射对时局的关切与忧心。

  《思慕》酒瓶封面,是采用画家杨三郎(1907~1995)的经典作品。杨三郎,台北人,作为我国台湾早期少数留日留法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笔调活泼,色阶变化丰富,不乏浪漫情怀。杨教授毕生醉心创作的热诚,对推动台湾本土美术运动可谓贡献深远。酒瓶正面采用的是他在1934年所画的《思慕》,是他最珍爱的代表作,是他于28岁时以25岁的爱妻许玉燕为模特儿所绘制而成的。画中身着黑丝绒大花衣裳、手持粉红羽毛扇的杨夫人坐姿微倾、情态优雅,稳健的容颜中,微微露出甜美的笑容与倾斜一瞥的眼神,整体形象在红褐色背景的衬托下,温柔中带着浑厚,充分体现了画家对其夫人的爱慕之情。

  《建设》酒瓶封面,是采用画家李石樵(1908~1995)的经典作品。李石樵,台北县新庄镇人,从事艺术创作长达60余年,才华横溢,诚恳严谨。其绘画风格独特、风情万千。他秉持坚定不移的信念与精神,终其一生于艺术工作,是台湾艺术的开拓者。酒瓶正面采用了李石樵在1947年所画的《建设》,它是想象被美军炸毁的总督府图画馆重建场景。画中人物彼此间既无交谈亦缺乏互动,表面上看来似乎象征台湾人民敦厚、坚毅不拔、默默耕耘的本质,以及二次大战后齐心整顿家园的决心。然而,画面中央两位身着白衬衫、表情姿态漠然的建筑师,似乎暗喻着当时领导者拒绝正视周围百姓的处境,右前方肩负重石、表情坚毅、迈前欲走无路的工人,也成为画家自身写照。剧场般的“光效”及远方如幻影的白色建筑物更引人联想此画并非单纯的社会写实,而是试图以较隐晦的方式传达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九份石阶》酒瓶封面,是采用画家洪瑞麟(1912~1996)的经典作品。洪瑞麟,台北市人,是台湾的前辈画家,艺术界尊称他为“矿工画家”、“人道主义画家”。他的创作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更以流畅、粗旷的笔触来勾画线条,透过幽微里所探出的光,让人感受到热能和生命力。他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中展现出无限宽广的人生境界,缩短了人与环境、人与人的距离。酒瓶正面采用了洪瑞麟在1988年画的《九份石阶》。九份,一个因淘金而繁华、因金子掏空而梦醒的山城,对于日本帝国美术学校(现武藏野大学)西画科毕业、欲为了支援绘画而当了一辈子矿工的洪瑞麟而言,始终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两旁堆叠着青苔蔓延房舍的老街上,只见巷口转出的一名老妇,步履蹒跚、孤寂地走在层层攀升的石阶上。由红、黄、蓝、绿温暖对比色彩所精简勾勒而成的画面,紧握住九份瞬间即逝的繁华与特有的生活沧桑。透过对于山城风韵犹存的简单回想,老画家将满腔的热情与感性转化为深刻动人的画面。

  《清秋》酒瓶封面,是采用画家廖德政(1920~2015)的经典作品。廖德政,台北市人,在其艺术创作里,廖教授对台湾乡土始终怀有浓郁的情感,其作品充满了对大地的热爱与自然的葱翠色彩,像诗一般尽情挥洒。酒瓶正面采用廖德政在1951年画的《清秋》,画作的取景源于画家当时所住的位于中山北路的住家庭院,层次分明的空间内,弥漫着压迫感与寂寥的气氛,因为看似田园写实的画面,其实是228受难家族的心情写照。竹篱笆内象征着画家本身、妻子和长子的公鸡、母鸡和小鸡仿佛都孤立无援地被禁锢在狭窄的空间内,篱笆外则藉景青山白云和田野,暗喻自由天地。作品体现了画家期望能早日走出痛苦阴霾,自由游走于远方开阔山景之中的愿望。

  两套仿书册的精品艺术瓷瓶,源于“书香”的意念,以优雅形象的创意设计,结合大师们的作品,呈现出了独有的人文与社会风貌。精细温润的瓷瓶,再盛装当地极品好酒,让拥有者爱不释手,极具纪念意义及收藏价值。

  (作者系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酒文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酒茶艺文化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九州华棠酒器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

编辑:张瑜宸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