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收藏 > 正文
云藏神秀,龙醉神山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09-08 14:41 作者:王海

 

    我所收藏的云龙山洞藏高端龙凤呈祥酒,是在参加一次同学聚会时得到的。
     云龙山洞藏龙凤呈祥酒是云龙山系列酒中比较高端的一种,云龙山酒产于江苏徐州云龙山酒有限公司,徐州古称彭城,有着4000余年的文明史。云龙山是苏北一带的名山,长3公里,是徐州自然风景区重要风景山林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山上巨石嶙峋,林壑幽美,苍松翠柏蓊郁蔽日,殿宇亭台掩映,四时风光不同。
云龙山的传说
     云龙山名字的来历,说法不一,有史载,亦有民间传说。
     一说是“山有云气,蜿蜒如龙”,其山九节山峰,高低起伏,其状恰如一条卧龙,而春夏云雾缭绕时,又如龙起舞,故名云龙山。
     二说是因刘邦曾藏于此山,公元前206年,刘邦在丰泽斩白蛇,举义旗,宣布抗秦起义,但当时不过20余人,势单力薄,便南下徐州,来到云龙山,为安全计,刘邦每天换一个地方,可吕雉每次从沛县来,都能很快就找到他,刘邦问其故,吕雉说,山上某个地方的上空,总有一片祥云,形状如龙,我就直奔过去,果然你就在那里。因刘邦后来当了汉朝的开国皇帝,皇帝是“龙”,他藏过身的山,也就称为云龙山了。
     三说是云龙山为一好龙所变。某年徐州干旱,一龙未经允许,行水救民,被玉皇大帝惩罚,奄奄一息,幸被当地一个姑娘所救,于是此龙化为一山,永远留在徐州,后人便将此山命名云龙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无论是史载,还是传说,云龙山既有名山大川的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北宋熙宁十年至元丰二年(公元1077年至1079年),宋苏东坡任徐州太守时,因与 “云龙山人”张天骥志趣相投,常常饮酒赋诗,遂成为好友。
  张山人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在山上亭子放飞仙鹤,亭子因此得名放鹤亭。元丰元年秋,苏轼写了《放鹤亭记》,除描绘了云龙山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色外,还称赞了张山人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超凡出群的隐士形象。因此文脍炙人口,被选入《古文观止》,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此更加闻名于世。
     诗人与酒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苏轼不仅擅于饮酒,而且还精于酿酒。
  苏轼与张山人两人初识时,张山人汲取饮鹤泉水,利用高粱、山果酿造酒,以此款待苏轼。苏轼饮之,未评好否。
  次日登山,苏轼携带自己写的《酒经》一册,奉送给山人,“此乃拙作,闲暇之笔!”张山人览之,不仅面生愧色:“苏公技高,山人弗如!”
  原来,苏轼所写《酒经》从酒的制曲,到酿酒的全过程,均作了阐释、说明,准确到位,科学严谨。张山人感叹不已,“苏公书中所言极是,酿久者,酒醇而丰,速者反也。”。
  此后张山人根据苏轼《酒经》研制,使云龙山酒的酿造技艺日趋完善,品质日臻完美,张山人请苏公为酒赐名,苏轼曰:此酒是“云龙山人”所造,造酒原料也是就地取材,我等又相聚云龙山上饮酒,自然就叫云龙山酒了,大家哈哈大笑,连称“妙哉、妙哉”。
     后来苏东坡在彭城举行黄楼诗会,并邀请了王巩、颜复、张山人等众多文朋诗友,作诗吟赋。会后结伴赴张山人居处饮云龙山酒,趁酒兴游黄茅冈登云龙山,休息时写下了《登云龙山》:“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饮酒观瓶韵
     我收藏的这款酒瓶呈圆柱形,高23厘米,宽9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厘米,容量是一斤,酒瓶造型规整,器表施酱釉,釉面均匀,釉层较厚,色泽柔和,堪称酱釉瓷器的典范。
  酒瓶正面是竖向排列的“云龙山”三个字,风格洒脱,苍劲有力,右侧竖向排列着“龙凤呈祥酒”五个字,字体稍小于“云龙山”三个字,均以白釉浮雕形式展现。
  两侧有对称的龙凤图案,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凤是翔凤,展翅翘尾,举目眺龙。龙是力量的象征,凤是美丽的象征。 作为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文化现象,龙和凤都是中华民族的图章、徽记、标志和象征,图形又好似龙和凤都围绕在“云龙山”上空周围翱翔,给“云龙山”送喜纳福。酒瓶背面有“窖藏山洞”及“收藏酒”字样,显示所盛酒的品质。
     云龙山酒经过900多年的发展,作为徐州地产的白酒采用先进的固态发酵工艺,双轮发酵,并自然条件下恒温洞藏3年后才进入销售渠道。
  洞藏作为一种白酒储藏的传统工艺,由来已久,西周晚期便在山东鲁山出现了有据可考的洞藏酒,贵州地区洞藏酒有史可查的记载是600多年,四川泸州地区可考的洞藏史也有近200年历史。
  云龙山酒通过天然“恒温洞藏”使白酒克服温度对酯化水解反应的可逆性影响,使酒体品质异常稳定;有利于酒体氢键结合,使酒体品质绵柔无比;更有利于去除酒体中辛辣味、苦涩味,使酒体口感更软、更香、更醇和。云龙山酒天然“恒温洞藏”荟聚自然之灵气,蕴五谷之精华,源于自然,浑然天成。 真可谓是“云龙山里藏佳酿,放鹤亭前品酒香”。
(作者系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家协会酒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酒文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酒茶艺文化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九州华棠酒器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
(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丹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