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新疆乌鲁木齐新市区迎宾路的一酒行进购了一批葡萄酒,并向推销人员索取了“一单通”,不想之后被工商部门查出进购的葡萄酒是假酒,连“一单通”也是假的。
10月18日,执法人员告诉笔者,负责向该酒行供酒的邓某于2010年6月开始销售各类假酒,并伪造了一枚公章,其私自设立的商贸公司未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
据了解,“一单通”是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的主要特点,食品在流通环节中只要一家备案下一级批发和零售环节将共享备案资源,其优点在于可用包含全部索证索票信息的“一单通”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替代传统的书面进货台账,商户拥有“一单通”才有营销资格。邓某表示,他在向酒行和商超推销各类酒品时了解到,必须具备“一单通”才有人进购,于是,他在网上查阅了“一单通”的格式,盗取了其他公司的“一单通”编号,然后伪造了自己未经注册公司的“一单通”,并制作了乌鲁木齐地区酒类流通随附单。
截至立案调查时,邓某已销售假冒解白纳干红酒22件,非法获取1680元。该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闫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