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国际、国内消费信心受挫的严峻形势,宜章县采取强力措施,积极培育发展消费热点,努力扩大消费,确保县城经济较快增长。2009年1-3月份,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 61408万元,同比增长 21.5%。主要消费特点:市场商品供应充足,商品销售活跃,价格相对平稳。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大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有利于热点消费培育的社会氛围
通过把握科学的消费舆论导向,以县电视台、网络等主要媒体健全消费信息发布渠道,来加强消费理性宣传,倡导健康、和谐、可持续的消费理念,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参与等方式,围绕社会消费时尚和热点,组织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主题性促销活动。
二、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全力启动农村市场
一是以培育农村市场为重点,抓好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专业交易市场建设,以投资促消费、以集市活流通,健全农村流通网络;二是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农家店的覆盖面,提高统一配送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鼓励发展农村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流通业态,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三是开展“家电下乡”工作,拉动家电消费增长。我县于2008年12月初全面启动了“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由于领导组织到位,宣传发动到位,部门联动到位,监管服务到位,网点运行到位,我县“家电下乡”推广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各项指标名列全市前茅,有利地促进了农民消费。
三、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升级。
积极引导和推动居民消费观念从储蓄型消费向信贷型消费的转变;大力促进会展消费、节假日消费、乡村旅游消费,引导流通企业加大促销力度、完善促销方式,支持超市、专卖店开展各类“诚信兴商宣传月”、“百城万店无假货”等促销活动。
四、提高市场监测和调控能力,维护市场稳定
建立和健全市场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全县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在已建立生猪、粮食等储备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县级重要生产资料、糖食、用盐及主要农产品储备建设,在完善政府储备的同时探索建立商业代储制度;完善县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健全产销衔接、跨区调运、储备投放等机制,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
五、加强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促进安全消费
建立和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市场规范整治力度,打破市场封锁,促进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完善流通领域市场信息系统和强化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实施 “放心肉”、“放心酒”和“放心油”工程,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打造流通领域行业管理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