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绍兴黄酒饮法知多少?
来源:  2015-12-21 17:14 作者:


 民间日常饮酒大多是啤酒、黄酒、白酒,而三类酒中以正宗绍兴黄酒最能解乏养生,恢复元气。劳作之余,若能以半斤老酒佐餐,重体力者舒筋解乏,重脑力者忘忧涤烦,所以绍兴民间有俚语:“糯米做老酒,吃了变‘牛牛’”。
 绍兴黄酒虽属养生之酒,但善饮者不多,尤其是北方客,乍到酒乡绍兴,饮之香甜滋润,较白酒淡薄,遂狂饮,殊不知酒劲后发,酩酊长醉,窘态百出,被黄酒“拿翻”之后,竟对之敬而远之。此实属不谙黄酒酒性,饮法不当所致。本文略述绍兴黄酒之饮法,以供参考。
 绍兴黄酒采用传统独特工艺,以得天独厚之鉴湖水,选用上等精白糯米、优良黄皮小麦为原料,呈琥珀色,芳香馥郁,醇厚甘鲜,集饮料、药用和调味于一身。根据不同季节气温可温饮、冰饮和常温饮用,也可佐料补饮。略举几种饮法,无非是向爱好者和正准备爱好黄酒者传递一些知识而已,抛砖引玉罢了。随着时代和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黄酒饮法肯定会越来越丰富,黄酒定会越显活力,成为时尚饮品!

一、温饮

 时节
 在10℃以下的冬季,尤其在北风萧瑟、滴水成冰、漫天飞雪的时节,当人感到寒冷、饥肠辘辘,急需暖身之时,渴望油然而生。临窗边浅饮、慢酌,边饱览街景风光,窗外之冷和肚内之热,形成明显反差,此类悠哉悠哉之感,无以言表。

 器具:
 绍兴酒店常用马口铁或紫铜制成的温酒器具爨(音串)筒和瓷、锡制成的烫壶。将酒从坛中打入爨筒和烫壶,隔水加温至40—45℃,随温随饮。而外地酒楼则一般以瓷质的烫酒壶和烫酒杯为主。烫酒壶外形分八角形、六角形、圆形等,一般由盛水器、盛酒器、酒盅环环相套组成。
 温酒时,先在盛水器中注入热水,将盛酒器(约可盛二两至半斤酒)置入其中,然后将碗状酒盅倒扣盖上,闷热数分钟后,掀起酒盅,取出盛酒器,倒入酒盅饮之。此番工夫,款款有序,协作细腻,优美雅致,酒道之味浓郁,富有神韵。
 现在钓鱼台国宾馆喝“古越龙山”的黄酒就采用这种方法,深得饮客赞赏,同时也影响全国各地。
 家庭最简捷的温酒方法是将瓶酒直接置入盛有热水的器皿中,数分种后即可旋盖饮用。但加热温度不宜太高,防瓶子爆裂、冲盖。
 温烫颇有讲究。清代梁章钜在《浪迹续谈》中写道:“凡酒以初温为美,重温则味减,若急切供客,隔火温之,其味虽胜,而其性较热,于口体非宜……”
 饮酒的器具也较讲究。古代饮酒器具种类极多,举不枚举,光“觞”之类,就可分金属、陶瓷、木质等等。现代一般采用青瓷和玻璃两种,但饮酒最好采用圆形的青花瓷酒盅,其形圆,上口直径略大,下底口直径稍小,当酒温热后,倒置该类盅时,举杯第一感觉是从其上口中闻到酒的芳香,且从盅壁处看出倒酒的挂壁之痕迹。这样举杯间即可鉴别酒之品质,加之青花瓷是经钴为色料,在坯胚上绘画,再施以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白底蓝色花纹釉下瓷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欣赏价值。国人讲究色香味,用此类酒器相配,可谓珠联璧合。

 配菜
 河蟹、鱼鲜海味或冷碟。其中以鲜蛤、糟蚶、醉蟹为佳品。元红酒佐以鸡鸭肉蛋类,最感适口。加饭酒是富有风格的高档黄酒,多在尊贵高雅场合饮用,温烫饮之,佐以大螃蟹、鱼鲜海味或冷碟,口味相投,相得益彰,堪称绝配,犹如清酒和塞西米,红酒与牛排。

 功效
 《红楼梦》中提到喝热老酒:“若热吃下去,发散得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它,岂不受害?”黄酒经温烫,酒香扑鼻,细品慢酌,暖人心肠,且不致伤胃。科学分析,酒中的香味遇热挥发,可增强美好的口感和食欲。同时酒中所含微量乙醛遇热挥发(乙醛的沸点略高于20℃),显然对人体更有好处。另外,鱼海鲜味腥,含杂菌,热黄酒可杀菌去腥。

 意境
 “跑过三江六码头,喝过爨筒热老酒。”绍兴人一向以喝温酒为自豪。外地人则以光顾鲁迅路上的咸亨酒店,喝热老酒为乐事。在曲尺柜台,学着孔乙己模样,靠柜外站着。热情的服务员问明沽酒后,即从坛中打酒入筒,放进爨炉内,隔水烫热,立等片刻,一碗热腾腾、琥珀香浓的老酒端上桌来。
 谚云:“吃酒不吃菜,就是飞快醉”,“生活要对手,吃酒要过口”,“过口”就是佐饮菜肴。酒店备有的过酒坯颇有特色,盐煮笋、茴香豆、兰花豆、五香豆腐干、酱鱼干、糟货……待酒菜上齐,长板凳一坐,便可慢慢呷起酒来。此时你若用筷子夹菜,旁边的饮客会提醒你:“还是用‘两双半爽快。”绍兴人过酒坯多用手抓着吃,撕、啃、咬、剥,得心应手,若用筷子,用绍兴人一句歇后语说“用筷子拣过酒坯——没味”。待到一碗热酒下肚,酒酣耳热,全身通泰,“个中妙趣谁难堪语,最是微醺未醉时”。

 酒的风格
 在符合绍兴酒国标的基础上,热饮的酒,其糖度值宜偏上限,这样,使人感之丰满,肉质厚实,上口有回味之感。

二、常温饮

 时节
 春秋季节,新春伊始,草木回春,万物复苏,以酒作伴,踏青旅游,“一樽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而金秋是登高赏菊饮酒,古人云:“奶月圆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配菜
 螺蛳、大闸蟹;鲜笋、早菲等蔬品;善酿、香雪、古越醇一类的甜酒作饭前或饭后酒最感适口、开胃,一般配以甜味菜肴或糕点最为宜。

 功效
 蟹味美性寒,而黄酒性温,温寒相抵便无疾患之物,黄酒又可杀菌、去腥,食之更觉香美。蟹、螺蛳等荤菜富含耐消化的高蛋白,在胃中滞留时间长,可缓和酒对胃肠刺激,避免立即醉酒,正如绍兴人所说,“陈年花雕大闸蟹,滋滋咪咪到半夜”。此等绝配,能享受之,亦是人生一大乐事!

 意境
 “清明螺,抵只鹅”。绍兴河流纵横,凡有水处必有螺,若是家中菜少了,用一种自制的耥网,沿河岸顺推下去,捣鼓几下,提上网子往岸上一抖,多是螺蛳,然后在清水中养上几个时辰,去掉污泥,剁掉尾巴,用油酱一爆,便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下酒菜。螺蛳鲜美耐味,营养丰富,与绍兴酒好比是“酒盅与酒壶——正好一对一”,捻来一吸,“滋滋”有声,再小口呷,相映成趣,妙不可言,难怪绍兴人说:“剁螺蛳过酒,强盗来了勿肯走”。
 其实,螺蛳在绍兴水乡实在是“话勿上”的低档菜,绍兴酒的最佳搭档是“横爬”,有道是“清明螺蛳端午虾,九月重阳吃横爬”。秋风送爽时节,邀一知己,坐落乌篷船头,品酒持蟹,浅斟低吟,待到“花看半开,酒饮微醺”,任由那船儿在水中悠悠地滑行,那份自在,那份惬意,“便足了一生”。

 酒的风格
 酒的酸度、糖度只要取绍兴酒国标的中心值即可。

三、冰饮
 
 时节
 盛夏季节。

 方法
 将瓶酒贮放在3℃左右的冰霜里,饮时再在杯内放入几小块冰,搅拌饮喝,或再加入话梅、柠檬、樱桃等,似鸡尾酒,或掺入雪碧、可乐、果汁。善酿、香雪、古越醇甜型酒冰镇后可与汽水、矿泉水或苏打水兑饮,清爽怡人,醇美可口。
 此类饮法的酒器最好用水晶料或高白料的玻璃杯,当玻珀色的黄酒缓缓倒入装有小冰块的杯中,在灯光照射下,折射出迷人的色光。

 功效
 盛夏时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快,所以人体更容易分解吸收酒液中的营养成分。有关研究表明,在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这些常见的酒种中,黄酒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8种糖类和多种维生素,此外还含有十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被形象地誉为“液体蛋糕”。
 但饮用黄酒,完全不必担心会得“富贵病”。据古越龙山和江南大学研究表明,绍兴黄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降血压和降胆固醇活性肽及酚类和功能性低聚糖、r-氨基丁酸等生物活性物质,说明绍兴黄酒不但是一种营养类食品,更是一种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滋补品。在绍兴有一个现象可以说明,长饮黄酒者,大凡长寿,体形不胖,精神矍铄,可以说,绍兴酒功在其中。
 夏季适量饮用黄酒不但可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代谢所需的大量营养素,维持体内能量和营养平衡,而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体内环境,提高心血系统的抗病能力。明代李时珍论述:“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若夫暑月饮之,汗出而膈快身凉;赤目洗之,泪出而消赤散,此乃从治之方焉。”

 意境
 绍兴老街,粉墙、黛瓦、黑漆木门,户户临水,家家枕河。如今,老街修缮一新,一家又一家酒吧星罗棋布,为原本宁静的老街平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走进老街,晚风拂面,霓虹闪烁,酒幡摇曳。坐在吧台,调酒师可以眼花缭乱地为你调配你想要的酒。倘若来一杯冰镇黄酒,你还可以放入几颗话梅或樱桃之类的,饮之清凉爽口,酒香悠悠,当然,如想传统品饮,酒吧也备有地道的过酒坯。
 酒吧是一个放松心情的地方,酒吧的气氛适合任何人,失意的,得意的,忧郁的,开心的,全都泡在一起。在这里,你可以高谈阔论,或激情起舞,或对酒当歌,甚至喧闹呼叫,人生的烦恼由此得到解脱,轻轻松松,自由自在,恰如陶渊明所言:“令君常醉于酒足矣!”

 酒的风格
 在符合绍兴酒的国标基础上,酸度取其上限,这样使人感之入口清爽、不腻口。

四、其他佐料补饮

 话梅
 黄酒中加入话梅,梅香幽雅,酸甜可口。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梅”花开于冬而熟于夏,得木之全气,味最酸,有下气、安心、止渴止嗽、止痛止伤寒烦热、冷热泻痢、消肿解毒之功效,可治32余种疾病。但是,酒中加了话梅,容易以偏盖全,若想品味酒之真味,最好不加。

 生姜
 酒中加入姜丝,冬可防寒保暖,温中健胃;夏季可防中暑,具有清瘟杀菌、解毒和增强食欲的作用。初患感冒者、怕寒者饮此最佳。

 鸡蛋、红糖
 将酒加热至90℃左右,然后打进鸡蛋1个成蛋花,再加红糖用小火熬片刻。常饮能补中益气强健筋骨,可防治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体虚、脑力劳动者、精神压力紧张、经常加班者饮此最为适合。

 鲫鱼
 黄酒浸鲫鱼,清汤炖服,哺乳妇女和乳汁会明显增加。

 与桂圆或荔枝、红枣、人参同煮
 其功效为助相壮力,滋补气血,对体质虚衰、贫血、遗精下溺、妇女月经不调有疗效。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