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煤荒”问题的冷思考(1)
来源:  2015-12-21 10:27 作者:
  新华社太原1月25日专电 受煤炭需求大幅增加、冬季用煤高峰提前、恶劣天气影响等因素,近期部分区域电厂又现“煤荒”,一些机组停运、电网拉闸限电,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在当前社会普遍关注和电煤抢运热的背后,“煤荒”背后的问题值得反思。

  思考之一:当前我国煤电产业布局值得反思

  审视这一轮“电荒”“煤荒”,不论是经济企稳持续向好、还是冬季用煤、用电高峰提前,究其原因主要是需求增长过快,加上运输瓶颈制约、水电减少等客观因素,导致电、煤之“荒”发生。

  众所周知,我国能源消费偏重于东部及东南地区,而煤炭资源又集中分布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
等地。在我国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中,晋、陕、蒙、宁地区占67%,而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则集中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电力需求,“煤炭基地”远离“负荷中心”。这种逆向分布特点形成“北煤南运”“西煤东送”和“负荷中心发电”的产业格局。

  目前,煤炭资源又集中分布地区输煤和输电比例为20︰1,每年几亿吨的外调煤炭给铁路造成极大压力;而随着我国煤炭供应基地的加快西移,煤炭运输的“瓶颈”制约将更加突出。不断增长的煤炭运输,既增加了对铁路运输的依赖性,也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客货矛盾更加突出,一遇到极端恶劣天气等不可控制因素,电煤供应链条更显脆弱。

  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表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常年进行着“大规模、高强度、长距离”的电煤运输。无论是从提高能源输送的经济性和保障力来看,还是从产煤区产业协调发展考虑,迫切需要确立“大煤电、大市场、大配置”发展思路,坚持输煤与输电并举,优先发展输电,进一步优化煤电产业布局。建议有侧重地在煤炭基地建设大型坑口电厂,依托日渐成熟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变“大通道输煤”为“大电网输电”。

  思考之二:建立煤电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煤电之荒”经常闹,不能只当应急事件处理;“救急”固然必要,但更应“解困”,立足长远,建立煤电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几乎每到煤电合同签订期、两节“冬储煤”期或极端天气集中时,都会出现“电荒”或“煤荒”。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局部地区的供求失衡外,“煤电之荒”也不排除有人为“炒作”之嫌;借煤炭供需状况说“事儿”,根源在于保护行业利益,各打各的“小算盘”。

  专家表示,煤炭作为一种商品,受供求关系和恶劣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供需出现波动是正常的,但不能将“非常态”的因素作为谈判较劲的砝码,甚至“要挟”手段,希望能得到非市场手段的干预,这种思维“怪圈”亟待打破。

  面对“煤荒”,人们不禁要问:电厂为何不提早多储煤呢?煤矿为何不多产煤呢?电厂认为,不愿占用太多资金储煤,加上煤炭存储时间过长会导致热值下降;煤矿说,“煤炭生产不是橡皮筋,想拉多长就拉多长,否则就要出问题”,作为特殊行业的煤炭生产必须遵规守章,首先保证安全,不能超员、超能力、超负荷生产。

  更进一步讲,随着煤炭价格市场化进程的完善和厂网分开后电力后续改革的滞后,使电厂无法正常传导由煤价上涨等因素带来的成本增加,煤电双方被推到了市场前台:出现了“煤电顶牛”说,“无序涨价”说,“相互指责”说等,不一而足。 

  针对当前电煤紧张和煤电矛盾,山西省社科院能源所所长王宏英建议,一、在资源整合和安全整治加速的今天,电厂必须改变过度依靠“小窑煤”的电煤供应方式,主动与煤矿特别是大型煤矿签订中长期合同,增强电煤供应的稳定性;二、提高电煤库存率,由于历史原因及库存条件所限,我国煤炭库存一直偏低。一个合理的库存制度,是减少“煤荒”的有力保障。国家有关部门应建立煤炭库存预警制度,加强对社会煤炭库存运行的监测监控;三、推进煤电一体化战略,进行资本层面上的深度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减少中间环节成本,降低运输风险,缓解煤电矛盾。

  专家指出,煤炭和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两大基础性能源产业,又是“唇齿相依”的上下游关系,不能长期处于“顶牛”状态,也不能任由价格一涨再涨,只有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企稳向好,应适时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步伐,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的“肠梗阻”问题。

[1] [2]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