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啤酒 > 正文
青啤听“醉”哈佛师生
来源:  2015-12-21 06:29 作者:
  9月30日,受美国哈佛大学邀请,青岛啤酒营销总裁严旭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为来自哈佛大学商学院、肯尼迪学院、法学院、文理学院及麻省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的众多MBA、博士、教授和访问学者们做了一场题为《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演讲,并就金融危机下中国品牌走出去的机会与哈佛大学师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受到了到场师生的热烈欢迎。

  作为青岛啤酒的营销总裁,严旭与在座的哈佛大学师生分享了青岛啤酒品牌运作和品牌国际化的历程和现状,以及对中国品牌国际化的见解。她说,目前中国产品已经遍布世界,青岛啤酒、海尔、华为等企业对如何实现国际化也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探索,“中国制造”已然成为世界经济价值链上的重要力量。但产品国际化绝不等于品牌国际化,中国企业的未来在于打造真正的国际化品牌。

  严旭同时强调,“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个系统问题,不是出口增长100%就国际化了,单向的输出也不是国际化,进入500强也并不代表就是国际化公司,国际化是在经营管理、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各方面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概念。”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形象应该如何改变?金融危机是中国品牌尝试改变的好时机吗?作为有着丰富国际化经验的青啤营销总裁,严旭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她在演讲中反复强调,“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企业是打造产品向打造品牌转变的重要机遇”。

  她说,“中国企业国际化在目前突破的唯一标志是品牌被认可,目前整个西方经济都面临危机,而中国国家实力在增加的时候,就是品牌经营最好的时机。这时候投资渠道、投资终端品牌的回报率是最高的,因为渠道商、消费者正在重新认识中国。”

  近年来,青岛啤酒在包装和品牌推广上有显著的变化。严旭称,借助全球通行的共同语言——体育,利用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契机,青岛啤酒推行了品牌年轻化的巨大变革。她坦言,品牌老化是众多富有历史感的知名品牌普遍遭遇的难题。从2003年青岛啤酒满一百岁起青岛啤酒就立志“百岁归零”。谈到具体策略,她与商学院的师生分享了青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岛啤酒将体育与娱乐结合,推出的我是冠军、倾国倾城、NBA啦啦队全国选拔赛等的策略和心得。

  演讲当晚,在哈佛大学举办的“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上,严旭代表中国企业再次发表演讲。她将青岛啤酒践行的现代商业竞争中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品牌建设体会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碳管理及啤酒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行进的探索与中美各界进行了交流。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