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啤酒 > 正文
珠江啤酒图谋全国市场提速(1)
来源:  2015-12-21 06:28 作者:
  据《新快报》 报道 在A股市场重启IPO之后,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也再次提上议事日程。记者近日从珠江啤酒获悉,珠啤正在等待证监会的发行批文,而上市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广西、湖南的两个工程项目。珠江啤酒集团董事长方贵权表示,“北上、西征、东拓”是珠江啤酒的既定发展策略,这几年珠江啤酒也正在朝着这个目标稳步前进,上市后,珠啤的扩张将加快。

  中国啤酒仍待整合

  最近几年以来,外资在中国啤酒行业频频出手,将原本平静的啤酒行业搞得“翻江倒海”。就在英博并购百威这一“大单”尘埃落定之后,看似整合已经完成,实际上,啤酒行业的还有不少“暗涌”。
  “中国啤酒行业的整合还将继续。”方贵权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啤酒行业开放以来,中国啤酒市场的整合开始提速,以英博、百威(两家合并前称呼)为代表的外资巨头进入中国发起“并购潮”,以华润雪花、青岛为代表的民族品牌也开始走向全国,中国的啤酒品牌从“蜗居一角”到发展全国市场,啤酒格局一直在发生变化。

  

  而曾经是华南啤酒市场老大的珠啤近几年来也受到很大的外来“威胁”,百威英博、喜力、麒麟、青岛、燕京等啤酒企业纷纷在广东建厂,广东啤酒市场的吨酒利润也从200多元下滑至去年的不足百元。

  “供需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充分而进入微利时代,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历程。”方贵权如是表示。记者了解到,各大啤酒企业正是看到珠三角地区的强劲消费力而过来“安营扎寨”的,扎堆建厂的后果就是产能过剩,进而使利润下降,整体来看,中国啤酒行业的整合还将继续。

  与此同时,方贵权认为整合仍将继续的另外一个原因来自外国市场的参照。目前美洲、欧洲等国家的啤酒行业比较成熟,啤酒的年销量增长处于正负1%的状态,这也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而发展较快的亚洲各国、俄罗斯等市场尚未完全整合,市场增长和消费仍不稳定,因此有较大整合空间。

  零基预算节省1.5亿

  突然而至的金融危机乱了很多企业的阵脚,有的企业更是在面对消费低迷,原材料上升的巨大压力时而倒闭。记者从珠江啤酒了解到,面对同样的危机,珠江啤酒却有“不一样”的办法应对。

  “找钱,我们要在内部找钱。”方贵权介绍,显然在压力下生存很艰难,但珠江啤酒要在压力下焕发生机才有发展。因此,珠江啤酒采用了先进的管理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全面开展以零基预算(ZBB)和工厂最优化管理(VPO)为核心的“精细管理年”活动,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和规范企业运营各环节的管理,最后使企业从成本费用的量变到实现经济效益的质变,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据了解,作为百威英博的合作伙伴之一,珠江啤酒采用了百威英博集全世界140多个啤酒企业总结出来的VPO管理经验。2008年,珠江啤酒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和工厂最优化管理,一吨蒸汽节约200元,一万吨就节约了200多万元,全年省下1.5亿元,这对珠江啤酒应对金融危机起到极大帮助。   

[1] [2]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