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啤酒 > 正文
西南啤酒大王淡出啤酒江湖
来源:  2015-12-21 06:26 作者:
  一度被称为“西南啤酒大王”的曾清荣如今正淡出啤酒江湖。啤酒花近日一纸公告勾勒出曾清荣的退守路线———曾清荣及其团队作价2亿元人民币,出售旗下子公司新疆蓝剑佳酿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蓝剑佳酿”)41%股权,放弃了啤酒花的主控权。取而代之的是四年前一起闯江湖的另一啤酒巨头———嘉士伯。业内人士称,两个啤酒元老的一进一退,折射出曾清荣退出啤酒江湖的强烈意愿。

  早生退意 卖出啤酒花可赚上亿元
       
  4月30日,啤酒花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称:4月20日,嘉士伯啤酒厂有限公司(下称“嘉士伯”)与四川蓝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蓝剑投资”)签订了《关于股权买卖与转让的协议》。根据该协议,蓝剑投资拟将其持有的蓝剑佳酿41%股权转让给嘉士伯,同时,嘉士伯将支付蓝剑投资2亿元。
       
  虽然上述买卖尚需得到国家商务部批准,但曾清荣退守啤酒业的打算得以曝光。四年前,蓝剑投资与嘉士伯共同投资成立蓝剑佳酿。其中,蓝剑投资出资1.9亿余元,拥有蓝剑佳酿51.07%的股权,其余股份由嘉士伯取得。随后,蓝剑佳酿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接手啤酒花46.09%的股权,蓝剑佳酿完成此次整合耗资1262万元。
       
  2007年1月,曾清荣及其团队将蓝剑集团啤酒资产卖给华润雪花,将非啤酒资产一并剥离转让给蓝剑投资,其中便包括其所持有的蓝剑佳酿51.07%的股权。啤酒花被视为曾清荣及其团队的最后一块啤酒运作平台。
       
  啤酒花总经理周英剑随后透露,在转让四川等地的啤酒资产的同时,蓝剑已经考虑退出新疆的啤酒市场了,“一旦啤酒花股权被转让,就意味着蓝剑彻底退出了啤酒领域。”
       
  但曾清荣在隐退道路上走得并不顺利。2007年4月,啤酒花停牌,蓝剑佳酿欲转让其持有的啤酒花股份,重组方为新疆一家实力雄厚的矿业公司,但最终重组失败。随后与中亚华金的重组也以失败告终。
       
  如今,昔日的合作伙伴接手了这笔买卖,曾清荣及其团队也因此大赚一笔。3月12日以来,蓝剑佳酿对啤酒花进行了多次股份减持,累计减持4300余万股,这些股份套现至少在2亿元以上,以蓝剑投资所持蓝剑佳酿的股份计算,蓝剑投资至少可以分得1亿多元,加上嘉士伯收购所支付的2亿元,除去当初蓝剑佳酿出资重组啤酒花的成本,曾清荣及其团队此次出售股权至少可以赚1亿多元。

  提前铺路 嘉士伯“一石二鸟”
       
  如今的啤酒花早已脱掉“ST”的帽子,曾清荣及其团队为何仍执意隐退?周英剑此前曾表示,这是蓝剑自身产业的调整。市场分析人士则认为,华润与蓝剑合资之后,雪花的市场销量一路飙升,但蓝剑品牌的啤酒却销量平平,“曾清荣借助华润之力发展蓝剑的愿望受挫,导致其对啤酒业心灰意冷”,除此之外,啤酒业越来越稀薄的利润也是其退出的原因之一。
       
  蓝剑方面昨日并未回应上述说法。蓝剑投资一位内部人士昨日强调,“蓝剑已成为一个投资型的集团,这是公司发展的大方向”。不过,回顾此次股权转让,嘉士伯可谓“一石二鸟”,用心良苦。
       
  此次蓝剑投资转让股权后,嘉士伯将间接持有啤酒花29.9987%的股权。按照有关规定,收购人通过协议方式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的股东发出全面要约或者部分要约。
       
  嘉士伯此次间接持有的股份恰好在“30%”的底线范围内,这绝非偶然。事实上,为避免这些繁杂的程序,很多机构将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限定在29%,采用迂回战术,动用表面不关联的其他机构收购29%以外的股权。嘉士伯正是采取了类似的方式,提前铺路获得股份。

  啤酒花的公告显示,蓝剑佳酿是啤酒花控股股东,原持有啤酒花152,162,304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1.36%。
 
  2009年3月12日~2009年4月15日,蓝剑佳酿先后通过二级市场、协议转让、大宗交易平台等方式陆续减持啤酒花累计4300万余股,

  通过以上“铺路”,蓝剑佳酿持有啤酒花的股份由41.36%降至29.9987%,有效避免了烦杂的要约收购程序;与此同时,嘉士伯通过与蓝剑投资交易,套现1亿余元,成为啤酒花的实际控制方。
        
  “提前铺路避免需要履行的复杂收购程序,同时通过减持啤酒花套现,可以解决部分收购蓝剑投资持有蓝剑佳酿的股权资金问题,嘉士伯可谓一石二鸟”,分析人士指出,从这一点来看,在该笔交易中,嘉士伯是最大的赢家。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