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国际 > 正文
烈酒业:经济衰退不支持“强者通吃”
来源:  2015-12-21 11:30 作者:
  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烈酒生产商均感受到了经济衰退的影响,但是其中有一些较其他生产商有着明显的抗衰退能力。英国研究机构欧睿国际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分析师Jeremy Cunnington对全球主要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大企业喜忧参半
     
  在大企业中,前景比较光明的当属帝亚吉欧。该集团产品类型广泛,涵盖了不同价格档次,这使其在消费能力较差的市场和在因经济严重衰退而导致购买下降的市场均如鱼得水。不过,在新兴市场的表现仍差强人意,尽管该集团近年来在这方面付出了不少努力。
     
  Jeremy Cunnington表示,在经济下滑期,手中存有资金的企业毫无疑问更有机会。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印度UB集团迫于资金压力而计划出售旗下烈酒企业——联合酒业公司的部分股权,这为帝亚吉欧提供了占据印度烈酒市场的机会。
     
  继收购V&S和绝对伏特加品牌后,保乐力加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线。该集团在新兴市场和其他区域均布局良好,为其未来在全球的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样重要的是,该集团在主要市场都具备了相当强的分销能力,美国市场尤为明显,这为其占美臣(Jameson)威士忌等品牌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可能。唯一不足的是对V&S的收购增加了债务压力,制约了其短中期的扩张空间。尽管如此,保乐力加的长期发展仍可期待。
     
  那些产品线不够丰富以及偏重于西欧和北美市场的企业长期发展难言乐观。比较明显的是百加得(Bacardi),其销量特别偏重于西欧和北美市场。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该公司的增长潜力有限,主要是由于缺乏在俄罗斯、中国等市场发展迅速的棕色烈酒品牌。
     
  在其朗姆酒品牌覆盖全球60%朗姆酒市场的情况下,百加得的其他品牌发展黯然逊色。在2007年试图将另一主打品牌灰雁威士忌推向全球遭遇失败后,其销量在美国以外市场均出现下滑,这意味着在2002年—2007年,百加得在朗姆酒、伏特加和苏格兰威士忌三大主要烈酒品种的运营上都逊于其主要竞争对手帝亚吉欧和保乐力加。
     
  从长期发展来看,Beam全球葡萄酒与烈酒公司(Beam Global Spirits & Wine)也面临重重困难。虽然其与爱丁顿集团的结盟有利于在国际市场的推进,但该公司多数品牌为成熟的地产品牌,如DYC威士忌和西班牙的拉里奥斯琴酒(Larios Gin),而缺乏像占边(Jim Beam)和索查龙舌兰(Sauza Tequila)这样的国际性品牌。
     
  另外,其产品线中还存在一定缺失,主要表现在伏特加品牌上。拥有一个伏特加品牌可以使Beam搭上伏特加的流行潮,而其强劲增长又可带动其他品牌的增长。不过,获得一个伏特加的区域性品牌需要耗费相当长时间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正如百加得的灰雁威士忌一样。
     
  布朗—福曼(Brown-Forman)的前景也不容乐观。同百加得和Beam公司一样,布朗—福曼非常依赖西欧和北美市场。虽然其产品线较为丰富,但根基并不深,市场运作方面很容易受到不利因素影响。
运作得当的中型企业发展可期
     
  从中型企业来看,威廉·格兰特父子有限公司(William Grant & Sons)算是前途比较光明的。这个公司堪称是产品线不够丰富的中型企业的发展典范。10年前,该公司就看到了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如今,其在俄罗斯、厄瓜多尔等市场均取得了可观的增长。
    
  该公司还通过在美国市场代理红牌伏特加( Stolichnaya)和在英国市场代理人头马干邑等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其在主要市场的地位,尤其推动了其格兰菲迪(Glenfiddich)威士忌和Sailor Jerry's朗姆酒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受西欧经济下滑的影响,该公司短期发展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长期发展前景看好。
    
  金巴利集团(Gruppo Campari)是中型企业迅速发展的另一实例。其Old Smuggler混和威士忌在阿根廷市场发展良好,并带动其苦味酒(Bitters)品牌在该国的发展。当然,该公司产品线仍然不够丰富,尤其在威士忌方面。如果能够收购一家爱尔兰威士忌或波本威士忌酒厂会有助其发展。
    
  对于爱丁顿集团(The Edrington Group)和人头马(Rémy Cointreau)集团来说,其处境并不安全。人头马集团自于4月份结束与Maxxium公司的合作后,其有限的高端产品线和巨额债务会带来短期压力。如果能克服消费者因经济下滑而减少高端消费的困难,该公司的前景仍值得期待。
     
  由于与Beam公司建立经销联盟,爱丁顿集团处境比人头马集团要略为乐观。然而,双方均缺乏伏特加品牌是一个弱项。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企业的大小对于其长期健康发展并不是唯一因素。随着保乐力加和帝亚吉欧的不断扩张,百加得、Beam、布朗—福曼等中型企业如果不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尽快采取积极策略,均将面临不确定的长期发展前景。然而,威廉·格兰特父子有限公司、金巴利等企业的发展也表明,如果运作得当,企业规模并非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徐菲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