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国际 > 正文
2010勃艮地之旅二
来源:  2015-12-21 11:16 作者:

                     

  老人坐下来,示意我们继续,他也取过一只杯,并不是和我们一起品正进行中的Corton Grand Cru,而是从头从等级最低的白酒开始,并且拿出一张纸片,每一款都很仔细地写下品尝记录。

  看着在座女士们肃然起敬的眼光,老人家说:“我还在工作呢,不是已经退休了啊,呵呵。”儿子也点头证实了。

  自1943年接手酒庄,虽然现在公司早就交给两个儿子打理,但他还是在从旁指导和协助酿酒呢。

  “你们猜我多大了?——今年八十岁。”

  “因为——”在场的人一致地指向刚打开的这一瓶特级田,然后一起笑了。当然,因为葡萄酒啊。

  Charmes-Chambertin Grand Cru:颜色有些黄调,但是香气却很好,是老酒的香,却没有任何失调,坚果、松露、动物皮毛、菌类都很好;酸、甜、平衡皆在而佳,口感精致,咽下后喉咙再涌起的香气很特别,空杯也很香,余味里仍有新鲜的果味。

  Bernard说:“97年大家都觉得不是个太好的年份,很多人不看好,这酒刚出来也是不讨喜,酒商不愿意买,但是现在,很好喝。”

  “是的。”我点头。“很好喝。”

  “用醒酒瓶醒一下会不会更好呢?”

  “等一下我们会把这些酒带上,一起吃午饭,再试试。”Bernard说。

  “老人家会和我们一起吃午饭么?”

  “不了,但是,他说他会在我们喝咖啡的时间再过来。”

  老人站起来,走到墙上挂着的一幅1855年绘制的勃艮地产区地图前,给我们讲解今天喝的这几瓶酒的葡萄田的位置,以及自己的村庄:Gevrey-Chambertin的一些基本知识,特级田的分布、一级田的位置、等级差别何在等等。

  “Gevrey-Chambertin的人自古都是很骄傲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村有九块特级田。”“这村的人取笑别人都会这么说:你来自某某村?哦,很穷,连一块特级田都没有。”“呵呵!”

  他们的住家就在街上,也是自家经营的餐厅La Table在街对面,和老人合影然后告别,我们先过去。

  谈一些轻松的话题,当然都是饮食。法国鸡如何不好吃、中国鸡如何好吃,勃艮地的酒讲究气候、土壤,茶也是这样啊,现在是清明,我们过来试新酒,在中国也恰是试将新火试新茶的时节,绿茶正上市呢。红茶?No、No、No,当初那是因为英国人不懂,中国茶是可以像咖啡加糖、加奶来喝,但是更多的要得是天然的味道,就像您的酒自然发酵不添加人工酵母一样,有一种茶叫普洱,也像勃艮地酒以地方命名,更像酒的是也分新茶和老茶,可以新喝、可以陈年。茶也可以陈年?当然!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哦,刚批评了法国鸡不好吃,结果主人给准备的竟然就是鸡。鸡腿是法国鸡最好吃的部分,只能这样兜回来了。呵呵。

  因为问起墙上挂着的一幅葡萄采收景象的老照片,主人邀请我们下次来一起采收。Siyue说:这是很难得的礼遇呢,在勃艮地很少庄主会这样做。我们当然也邀请了他:来中国,品中国茶,吃中国鸡。

  正聊着Louis先生推门进来,试酒的时候提到醒一下会不会更好喝的问题,老人竟然拿着一个古老的醒酒瓶送过来,并且亲自将酒倒进去!——Charmes-Chambertin。田是他们家族在1933年买入的,葡萄的平均树龄75岁,和老人是同一代人呢。

  酒倒好,老人又走了,在咖啡时间才又回来,不吃东西,仅和厨师要了两小块芝士,然后一起将刚才的酒款再重新试了一遍。
S文章来源:winechina.comiyue在一边说:“这就是老派的法国人啊,在吃喝方面总是有很多的理由:还有面包,噢,那我再来点芝士吧;哦,还剩下点芝士,那我还能再喝点酒。呵呵!”

  见我们笑,Siyue就翻译给老人听,老人也笑了。“是呀,法国人有一句谚语大意就是:酒打开了,晚上睡觉前一定要喝掉。在吃喝方面我们确实总能找到理由。”

  “多象我啊。”刚这样私忖,却想起那是人怨我的话呢:“你总是不停的解释,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停地找着理由!”有些黯然。

  “葡萄酒常常都很像人,自己酿的酒会像自己,自己喜欢的酒也会像。”我说。“是的。”儿子指一下父亲。“你刚说除了酒你也喜欢泡茶,来法国还带着茶叶、甚至茶具,我父亲、他也一样呢,去哪里都会带着一瓶他自己酿的酒!”

  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感觉到所试的这一系列Pierre Bouree Fils的白酒、红酒、新酒、老酒风格的一致了,以一贯之,是老人赋予了这些酒相同的特质、灵魂。

  甫开瓶香气已经很吸引,虽然中段有些软弱,有些失落,但是回味、回味却突然涌出来又抓住你。单品的时候丹宁有些粗线条,配餐却完全不会被掩盖,而且竟然更雅致,很惊讶。所有的酒最后都开放了,极精美、细致!

  “我们会保持传统——永远。”对我的赞美,Bernard先生只是淡淡地这样强调。

  觉得是难得的机遇,于是向Louis老先生请教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才是好酒?“您一生都在种葡萄、酿酒,那么,能否请您告诉我们好酒是不是有一个标准?”

  “你喜欢的就是好酒。”老人听完翻译不假思索地答曰。

  “你的问题也问到很多时候专家挑出来的酒和刚接触葡萄酒的爱好者选择的是一样的,那也说明何谓好酒:其实还是因为喜欢,——好的就是喜欢的。”“如果一款酒你不喜欢,而我喜欢,我去说服你,那会显得我在装腔作势,所以一定要大家都喜欢,那才是好酒。”——但还是有个标准吧?我自恃着,不再问下去了。

  接下来在勃艮地试到更多Grand Cru的酒,更多新老的年份,再回首波尔多09年的新酒、庄主们自己珍藏的陈年佳酿,在自己的品酒笔记上Pierre Bouree Fils酒的分数仅位列中上。道别时Siyue忽然问起,我想到的就是:软弱。

  当离开时再看到降临法国第一眼看到的这棵柳树,我才忽然的感悟到Louis老先生的酒给我的是什么了——你看到的其实就是你自己。

  我们总得顾忌在别人眼里的形象,那些个流短蜚长,而心底的柔弱处会让谁触摸、又有谁能触摸得到、能够懂得?很多时候甚至自己都不能。

  此行在路边第一眼看到的那一棵柳树让自己想家,在岸边塞纳河畔的三棵柳树让我提醒着自己要心如止水,在风里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斐堡庄外的一行柳树让自己心乱如麻……遥望着柳影、亲折过柳枝、走进去柳荫、手托过柳穗、口吟着古人的咏柳诗句,但是,我怎么会忘记了东坡的柳词呢?新春、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可以用来形容Mr. Louis的酒了。

  是的,是柳树呢,向我印证着旅程中自己的牵挂,印证着此行中喝到的最好的酒;是柳树呢,一枝和雨,几处伤心,印证着在柳绵撩乱处和自己的相逢,印证着在离别和失去时心内的软弱但依然得挺身前行。他们说好酒不单纯给你感官的享受,更多的是知性层面的觉悟,这一刻我愿意这样去相信,因为勃艮地人,因为勃艮地酒,最后——当然、因为柳树。

 

 

编辑:马宁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