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受重创,失业率升高到惊人的水平,经济增长放缓已经不再是新闻。然而,人们对酒类的热情却始终未减,危机中人们似乎更找到了畅饮的理由。
人们对烈酒的喜爱由来以久。全球每年烈酒消费量约有几十亿箱,不同地区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口味和偏好。以下是伦敦国际葡萄酒与烈酒报告(IWSR)对2007年全球烈酒市场的调查。
在韩国,人们最爱喝的是烧酒,这是一种与伏特加相似的烈酒,主要由大米酿成。该国排名前三位的烈酒品牌均为烧酒,占据了该国约1/3的市场。
IWSR的市场研究报告称,虽然韩国共有4900万人口,2007年却消费了1.447亿箱烈酒(9升/箱),相当于人均消费3箱,计27升。
在全球烈酒消费量前10位的国家中,韩国人口数量为倒数第二,但总消费量却仅次于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人均消费量高于以消费伏特加闻名的俄罗斯。俄罗斯约有1.42亿人口,烈酒消费量为3.11亿箱,2007年人均消费量为2.2箱。
IWSR报告提供了全球烈酒消费量排名前20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位的国家、每个国家的总消费量以及最受欢迎的3个品牌,这些数字反映出全球最大的烈酒消费市场上流行品牌的情况。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全球的烈酒消费国可分为三类:一是几个主要种类或几个主要品牌控制的市场;二是不同类型的国产烈酒为主的市场;三是以某一类烈酒为主,整个市场被几个小品牌所掌控的市场。
“就消费量而非消费额而言,烈酒市场实际是被众多小生产商所掌控的。因为它们拥有众多的低价小品牌。”美国布朗—福曼公司副总裁Philip Lynch表示。
美国蒸馏酒协会的数据显示,以俄罗斯市场为例,仅有3%的烈酒市场由高端品牌所控制。这3%的高端产品包括一些进口烈酒和部分国内烈酒——伏特加及其他酒种。另外的97%则由几千个伏特加品牌共同占据。
另一业内数据显示,俄罗斯市场有近6000个伏特加品牌,几乎全部为当地小生产商,其中包括一些非法生产商。俄罗斯排名前三位的伏特加品牌2007年共售出了2000万箱产品,占俄罗斯烈酒市场的6%。
中国的情况也十分相近。2007年,中国烈酒消费量约为5亿箱,而销量最大的烈酒品牌芝华士销量为73万箱。这也正是美国的Maker's Mark和Jack Daniel's等烈酒品牌将中国作为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的原因所在。
芝华士以如此低的销量成为中国最流行的烈酒品牌,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对白酒的喜爱。白酒主要以大米酿成,价格低廉,随处可见,但是相比国际烈酒巨头,其生产商规模普遍较小。
再如波兰和乌拉圭,这两个国家的烈酒市场同样被地产小品牌所掌控,它们排名前三位的烈酒约占整个市场的1/4,人们普遍消费廉价的地产烈酒,其中多为伏特加。
伏特加在美国市场也非常流行。《烈酒经营》(Business of Spirits)一书中提到, 2007年,美国人共消费了5100万箱伏特加。伏特加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烈酒,美国人对其充满了热情。“该书作者Noah Rothbaum如是说。
与俄罗斯不同的是,美国伏特加市场仅被一个品牌所控制。虽然美国市场排名前三位的烈酒品牌中有两个是朗姆酒——百加得和摩根船长。而销量最大的却是司米诺伏特加,该品牌在英国和加拿大市场也是排名第一。2007年,司米诺伏特加在美国市场销量达9,307,000箱,绝对伏加加销量为500万箱。
虽然2007年伏特加销量占到美国人烈酒消费量的约1/3,但美国人并不排除其他烈酒品类。2007年,美国消费了500万箱杰克丹尼威士忌(Jack Daniel's),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的消费量也达150万箱,这一年美国人威士忌消费总量为4600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