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入住的小旅馆前台十分袖珍,应该就是酒庄主人自己修建的两层楼,因此酒店裡几乎没有两间房是一模一样的布置。有间房间的窗户外是一大片梧桐的翠绿叶子,窗台下就是餐厅的露天位置。最令人羡慕的则是正对著广阔葡萄园的窗景了,不远处还看得到一小片小古堡样的建筑,据说那裡就是酿造葡萄酒的地方,再过去草坪旁的雪白建筑则是葡萄园庄主的家了。碗口大小的玫瑰花盛放著,深深浅浅的丝绒般的花瓣引得人忍不住想触碰看看它是否真实。
当晚我们开的第一瓶葡萄酒正是面前这一大片葡萄园產的白葡萄酒,因為產量稀少,几乎从不对外贩售。头盘是蔬菜色拉,有芝麻叶配各色生菜叶片,微苦的清新爽口滋味。抿一口微凉的白葡萄酒,清甜不失干爽的口感中又糅杂了不同的层次,再抿一口,任香气弥漫唇齿之间,执杯在手,坐看夕阳将葡萄园渐渐地染成金黄色转而添上一抹温暖的红,隻想起那句“夕阳无限好”!
侍者推荐我们试一下本地特產的湖鲜小鱼,这也是配白葡萄酒的最佳主菜,这次又换了另一种口味的白葡萄酒,年份比先前的略微要长些,色泽也呈现出透亮的金黄来,刚啟开软木塞立刻果香四溢。新鲜出炉的烤鱼外层干脆,内裡鬆软多汁,味道说不出的鲜美,配菜可以选择蔬菜或炸薯条。白葡萄酒的滋味和之前那瓶相比则更為丰富,刚入口的甘香不多久便滋生出些许爽口的酸意,隐隐地能分辨出类似花香和果香的气息交杂缠绕,回味绵长。
酒窖美食:红酒配麦包 拉沃地区方圆900公顷的土地上,有许多规模不大的葡萄酒庄园,几乎每家都是家族式的传承,我们第一晚到访的这家隻有一对老夫妻在打理酒庄,老奶奶得意地让我们猜测她的年龄,看著她嫻熟的开酒动作和明亮的眼波,并且把那麼大的酒庄打理得井井有条,或许50多吧?我们推断。老奶奶笑了,她得意地招呼大家品尝略带粉红的葡萄酒,喝一口之后才宣布她已经近70岁了,并把自己的驻顏有术归功於每天喝葡萄酒。
在瑞士栽培的葡萄种类有30余种,它们都是杂交品种。这裡的葡萄酒最主要的则是梅洛。配合品尝葡萄酒的是几片厚厚的粗麦面包。老奶奶拿出一个形状有点像装了漏斗的瓶子,这是专门用来给大家倒掉喝不完的葡萄酒的器具。然而,一阵聊天过后,大家几乎都把杯子裡的葡萄酒给喝完了,老奶奶开心得眉开眼笑。立刻起身又开了一瓶梅洛红葡萄酒,顺手又把一瓶气泡酒搁在冰桶裡。
以前真的没有发觉,原来红酒配麦面包竟是那样的好味道!
一边海阔天空地聊天,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嚼著全麦面包,不知不觉,又一杯红葡萄酒下肚,老奶奶喝了不少酒之后,眼睛更加明亮了,忙著带我们去参观他们的酒窖,说以前都是传统的工艺酿造,所有的器具几乎都是木头的,不过现在都加入了现代化工艺,在每年丰收的季节儿女们会回来帮忙,平时他们则四散在苏黎世等大城市生活,前几年大儿子终於回来住了……
从酒窖转出来,旁边有个高大的木质仓库,居然搭成了简易的剧场模样,老奶奶指著一张手绘的海报说,过几天有个小剧场表演在这裡演出,附近的村民们都会来这裡观看表演。再旁边则是一座布置得很简朴的庄园店铺,葡萄酒庄园的各色產品都在这裡作了简单的陈列,其中有张纸质的餐巾上面印刷了中世纪的妇人和绅士在郊外野餐品尝美食美酒的图画,很精致。
湖边的梯形葡萄园 葡萄收割的季节,位於悬崖边上的梯形葡萄园十分热闹。头顶是红色直升机飞来飞去,工人们乘著齿轮小火车下去採摘葡萄,再用直升机将採摘好的葡萄吊走。这也使拉沃地区酿酒的成本高了许多,因此这一区的葡萄酒出口的量也少了许多。古色古香的小镇到处弥漫著浓浓的酒香,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為自己这一年的收成而忙碌。
夏瑟拉(Chasselas)在拉沃很出名,12世纪开始,当地的僧人用石头垒上像梯田样的石墙栽种上葡萄,逐渐搭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梯形葡萄园。
阳光照耀下,葡萄园和远处的湖水相映成趣,在梯形葡萄园区的一侧,摆上了桌椅,桌上摆放著品酒用的玻璃酒杯子,热情的女主人用带著口音的英语告诉我们如何识别培育不同葡萄的各种土壤,还说这裡出產的葡萄特别甜,因為这裡的日照和湖水反射的阳光十分充足,入夜后石头墙还会持续地散热,葡萄因為有了这三种受热因素,才会如此香甜。听她这麼一说,我们忙不迭抓起桌上的葡萄样本品尝,葡萄果粒个儿很小,入口好甜蜜,不过水分并不很多,大家都很喜欢吃,立刻被身边懂酒的朋友嘲笑起不懂酒隻知道吃葡萄来。

沿著小镇起伏的小路,路过一片美丽的小花园,我们又拜访了一个家族式的酒庄。门口的大酒桶上放著几瓶自家酿制的梅洛酒和几串成熟的葡萄,男主人接手这个家族葡萄酿制產业才4-5年,每年的產量有几万瓶。因此每年隻有5%-10%出口。这裡的葡萄酒价通常在20欧以内,很实惠。我们就在酒窖裡用餐,吃著主人為我们准备的蔬菜色拉,烤面包,还有特色烤鱼,再配上不同的梅洛葡萄酒,每个人都愜意得不想离去了。
据介绍,这一区的水果酒和烈性酒也不错,而原本桌子上的葡萄是用来给大家看看这瓶酒是用哪种葡萄酿制的,可是有了品尝经验的我们在征得允许后直接把它们当作了水果,吃了个不亦乐乎。
餐桌上还有几位当地朋友,其中一家葡萄园的老伯伯看上去十分和蔼。他说他的家庭从1845年开始种植葡萄,现在已经交给女儿来经营了,他女儿也是从35岁才开始回来接手葡萄园的。每年30000瓶酒的规模并不大,销售葡萄酒的收入也仅仅够全家以及庄园运营一年的开销而已,好在这裡的人们习惯了优哉游哉的生活。酒至酣处,主人们开始聊起了葡萄种植和採摘的传统,原来以前种葡萄都是用皮绳和草绳来系,现在都是用铁丝系了。而採摘葡萄就更有意思了。在这裡都是男人背葡萄,由女人来採摘,如果男人发现没有採完的葡萄,才再轮到他们採下来,这时候,女人就得给男人一个吻作為奖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