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从一枝独秀到多元化绽放
来源:  2015-12-21 09:50 作者:

     遵义白酒产区日渐成型之时,恰逢中国白酒行业遭遇十多年来最大危机。诸多企业身陷泥潭,被逼变革升级。因而遵义建设白酒产区的举动,常常被业界人士寄予更多厚望。
     出于打造地方白酒品牌集群的目的,遵义产区正在快马加鞭、急速前行。而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如何平衡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关系,如何有效提升区内企业产业化程度并带动整个行业的升级,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核心产区带动大产区
     对于遵义产区的推动者而言,建设产区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呈现出遵义地区白酒产业的多元化风貌,改变仅有茅台“一枝独秀”的状况。
     “大家不要误会,以为我们遵义产区只有酱香酒,”贵州湄窖董事长陈长文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遵义白酒的多元化特色
——在业界公认的五大主流香型之中,遵义独占其中三种,酱香酒、浓香酒、董香型酒。此外,湄窖酒业依托湄潭地区的茶叶资源,开发出茶香型白酒,同样独树一帜。
  事实上,遵义早就确立了一大十星的品牌集群发展思路。所谓“一大”是指茅台酒;“十星”是指习酒、董酒、鸭溪酒、湄窖、云峰酒业、酒中酒、糊涂酒业、钓鱼台国宾酒业、国台酒业、五星酒厂。
  拥有品牌的多元化、香型的多样化,继而努力建设产区、发展多元化品牌的背后,是白酒产业之于遵义的重要性——按照遵义酒类发展管理局局长龙庆松的说法,白酒产业已经成为遵义第一支柱性产业,建设产区并依托产区发展品牌集群自然成为遵义白酒产业的重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打造遵义白酒产区将有效提升遵义白酒业的产业化程度。相关资料显示,遵义地区有证白酒企业达到248家,而规模以上企业有100多家。从销售数据上来看结构性的不足更是明显,其中10亿规模以上企业仅有3家,1亿以上企业仅有21家。
     “波尔多是先有大产区概念,后有核心产区。我们则恰恰相反。”龙庆松表示,与波尔多产区的操作思路不同,遵义产区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是依托最为优势的核心产区,带动其他重点产区的发展。
     历史悠久的波尔多常被作为遵义建设产区的样板而提及, 而其大产区之下还有4个主要的核心产区:Médoc(梅多克),Graves(格拉夫),Saint-Emilion(圣埃米利永), Pomerol(波美侯);另外还有一个专门产甜白葡萄酒的产区Sauternes(索泰尔讷)。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遵义白酒产区的规划,则以茅台镇这个核心产区为引领,沿着一线两点均衡发展,最终形成白酒品牌“梯级布局”,“一大十星”。这样的目标,同样是遵义白酒产区化建设的初衷!
产区建设助力产业升级
     在改变品牌结构的同时,产区化建设也被赋予了推动白酒产业化升级的重任。因遵义白酒产区的建设时机,恰逢中国白酒行业陷入到低谷、频提转型的时刻。
     “遵义市白酒产业发展规划”显示,遵义大产区将会按照“一带两点”的规划来建设,所谓一带指的是赤水河流域,包含着仁怀、习水、赤水等地;两点则分别指董酒、珍酒所在的汇川董公寺和湄窖所在的湄潭。
     其中,赤水河沿线是重中之重。最新数据显示,仁怀、习水、赤水三县市白酒产量达到32.88万千升;沿着这样的一线两点,多个工业园区项目以及配套项目将在未来逐一建成。
     在仁怀市,将主要围绕茅台镇建设国酒工业园区,以及名酒工业园区。而在习水县,则围绕习酒建设相关工业园区,土城工业园区。赤水市则重点建设复兴白酒产业园区。
     仁怀名酒工业园区性规划范围总面积约12.29平方公里,将境内适宜白酒产业生产的7个规范发展区的乡(镇)区域布局为仁怀市名优白酒产业聚集发展区,土地资源总面积约96322亩。
     这样的配套设施显然足以支撑目前遵义产区内白酒企业的发展,并为未来留下一定上升空间。
     一线两点涵盖了遵义地区主要白酒产地,一大十星则容纳了遵义地区最强的白酒集群。在未来,遵义产区的核心品牌依然是茅台,其处于金字塔尖位置,而其他十星企业,则形成梯状品牌集群。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一位业界人士曾这样形容遵义地区的白酒企业,实际上,数百家企业曾散乱分布在河谷与市区,各自为战。
     因此,以产区为平台,聚合本地区的白酒企业抱团发展,成为产区化建设的目标。而在业界人士看来,统一的园区规划、优质原粮基地、配套生产企业等等统统出现在园区,就意味着老牌企业可以借此实现集约化、节约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今后,遵义白酒企业将以统一面目出现,打响“遵义产区”这块招牌。最后,又让遵义产区这块金字招牌反哺产区内企业。
     抱团发展、产业升级的模式已经基本确立。在产区化的背景之下,目前遵义地区白酒企业整合方式主要有几种:一是由地方龙头企业之间的同业整合,茅台正式收编赖茅字号可视为其中一例;二是引进业外资本,如娃哈哈大举进入遵义,发展酱香酒品牌;三是由政府主导,以“提高行业门槛”的方式,来淘汰不合规的酒厂。最终,形成以茅台为塔尖,“高中低产品并举、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的良性发展格局”,“重点培育3~5个二三线白酒品牌,打造酱酒5朵金花”。
行政力与市场力
     在大力推动产区化建设的过程中,业界观察者对于遵义能否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充满疑虑。但实际上,行政力的推动、市场化的运作,都成为遵义产区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规章、生产准入体制等等,皆有赖于政府的主导与推动。
     在谈及遵义市酒类发展管理局的职能定位时,龙庆松用了这样一个形容:“我们应该是企业的娘家,不是婆婆。这两者的区别你是管理与服务。”
     在这位负责人眼中,酒类发展管理局是一个完全服务性的机构。“为企业减负,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效率。”
     实际上,还有许多事项的推动都少不了政府的参与——产区标准化就是一个重要问题。遵义酒类发展管理局的意见认为,“产区打造最重要的是标准的打造”。这将是从原料、生产工艺,再到质量等的一整套标准体系。
     而这种想法已经在落实,相关的白酒研究机构已经设立。未来,以此为科研依托的工艺酿造标准、质量标准有望获得国家级认定。
     行政力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此,国外产区建设的经验之中,不乏政府主导的身影。著名酒类营销专家谢一颖认为,与法国波尔多相比,美国纳帕谷的产业生态发展模式可能更适应遵义产区。
     美国的纳帕谷在初期的建设之中,并不单纯依靠园区内企业的力量。而是在政府引导、扶持下,由区内各企业、各酒庄自我运营。同时,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旅游、度假、金融、文化、会展、培训教育等项目。在业界专家看来,这样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同样适合于遵义,也就是说,遵义产区不妨由政府在初期推动,最终形成一个市场化运营的良性循环过程。
     在酒这个主题之下,可以延伸出诸多领域,这些同样需要政府的统筹与引导:例如在遵义发展生态文化民俗等主题的旅游生态,这些都是纳帕谷带给遵义产区的启示。
     致力于酒类企业园区设计的专家王安权也看重白酒延伸产业的发展。他建议遵义将“遵义产区”作为城市名片来打造:“以遵义为中心,以产区为支撑的工业旅游线路,集旅游、参观、体验、品鉴、展览、定制、传播酒文化、普及白酒知识的体验中心和国酒香型的酒业景点”,甚至,“将之在全国推广,借遵义产区打造遵义城市名片”。
     行政力的介入并不意味着市场力的消失,实际上,业外资本的觊觎、同业之间的整合,都体现了在遵义产区化建设这个大背景之下,行政力如何与市场力共同作用,推动区内企业整合升级。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