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黄酒如何迈向全国市场?
来源:  2015-12-21 09:38 作者:
  2005年,“黄酒复兴”的号角吹响。时至今日,中国黄酒业在以古越龙山、会稽山、金枫酒业为龙头,以及以绍兴塔牌、张家港酿酒、安吉乌毡帽等为代表的黄酒企业共同努力下,继续践行规模化、全国化的发展步伐。2013年,在白酒行业发展面临节点之年,中国黄酒该如何健康发展?

  2012,加快步伐走出去

     数据统计显示,全国黄酒行业2011年的总产量为310万千升,较2001年的130万千升增长了1.38倍,复合增长率为9.07%。其中,2011年规模企业的产量约为150万千升,5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6.09%。

  在2012年,黄酒企业纷纷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结合多种活动营销模式把黄酒文化向全国推广。

     2012年10月10日,由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吃大闸蟹喝会稽山”活动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随着黄酒旺季的到来,该活动将在江浙沪餐饮渠道全面铺开,并持续4个月。

  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傅祖康介绍说,2011年公司已经举办过类似的活动,2012年的活动力度更大。公司下一步会考虑去北京市场进行推广。

     2012年11月7日,第18届中国绍兴黄酒节开幕式暨古越龙山绍兴黄酒开酿仪式启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黄酒节活动除了绍兴主场的活动外,还在宁波、温州两地通过媒体宣传活动,征集300余名游客,来绍兴体验“绍兴黄酒文化之旅”。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晓刚则向媒体介绍说,该公司2013年计划在100个城市举行黄酒节推广活动。

     2012年,安吉乌毡帽的电商平台“乌毡帽酒馆”启动,而这也是公司全国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另外,公司“竹雕”系列、“冰雕”系列、“浦江之缘”系列等低度化的产品在市场开拓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如“浦江之缘”在上海市场的口碑较好,一些不善饮酒的人士也比能接受这一10°左右的清爽型黄酒。

     而黄酒行业另一龙头企业则在2012年传出欲收购一家绍兴黄酒企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金枫酒业控股公司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糖酒集团)与绍兴白塔谈过收购事宜。但目前双方因价格问题未能达成一致。

     2012年9月20日,“塔牌手工冬酿私藏原酒2007”登陆金马甲高端商品交易平台,发售规模近4500万元。

     除了江、浙、沪等黄酒产区外,像豫、闽等地的黄酒企业也开始“复兴”。2012年9月,首届中原黄酒论坛在河南南阳召开。而在2012年秋季全国糖酒会上,除了国内知名黄酒企业布展外,当地的宏盛闽侯酒业的“青红酒”也格外显眼。

  2013,黄酒如何走?

     根据酿酒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黄酒产量将达到240万千升,收入达230亿元。2011年,黄酒规模企业产量约150万千升左右,收入为117.94亿元,复合增速为18.15%。相比而言,葡萄酒行业的增速已经超过黄酒行业,加上进口葡萄酒的助推,黄酒行业的规模已经小于葡萄酒行业。 

     傅祖康说,目前,全国黄酒的年产量已经超过300万千升,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料酒的形式消费,饮用黄酒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开拓。

     现在,黄酒全国化还未真正落地。他认为,缺乏创新力是影响黄酒行业发展和全国化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创新的代价很大。此外,行业内缺乏有冲劲的领军人物,有实力的企业因受到体制和品牌影响力的限制而无法带动行业整体创新发展。

     傅祖康认为,创新包括酿造工艺的创新和产品的创新。在短期内,黄酒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品类间的竞争。此前,上海“和酒”的新型营养型黄酒开创了黄酒新格局。此后的清爽型黄酒也带动了江苏等地黄酒的发展。但是,在同质化现象的影响下,这些产品被无限复制,小企业通过复制在产品上做文章,而大企业、大品牌的影响力还没有真正形成。

     “黄酒全国化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找到让消费者喝黄酒的理由。”在他看来,做强做大黄酒行业是所有黄酒人的责任。

     有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形势以及外围市场投入增大等因素,前期对酒类行业的影响较小,但是到后期,市场表现传导到厂商,就会有较大的影响。黄酒行业还未进入良性循环发展阶段,一方面资本力量不足,长线投入太少。这主要是受制于行业企业净利润不足;另外一方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面,行业营销创新机制缺乏,品牌宣传拉动力不足,渠道力量推动不足。

     除了全国化之外,黄酒高端化也是这几年业内关注的热点。动辄数百、数千甚至上万元的黄酒产品一经上市确实引起了业内不小的关注。不过傅祖康认为,从这几年的市场实践来看,实现黄酒产品的高端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自黄酒复兴以来,不少企业就在探索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售价,出现不少千元以上的产品,但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这样的产品并不“亲民”,还是要从大众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找到让他们喝黄酒的理由,让消费者认可黄酒的价值。

     科技创新也是未来黄酒行业的看点之一。据了解,古越龙山2012年9月揭牌的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资金达4100万元,建设期为三年,将于2014年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中国酒业协会黄酒分会秘书长沈振昌介绍说,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国家级黄酒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的功能主要包括对食品安全性能控制、技术装备改良、新产品开发、基础研究等方面。在新产品研发方面,该研发中心可对新产品进行升级,在技术应用方法上进行改良等。除了古越龙山外,金枫酒业、会稽山等大型企业都已建有省级研发中心。

     会稽山规划建设年产20万千升优质高档黄酒的中国黄酒产业基地项目也是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据介绍,这一项目规划用地1000亩。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一期项目投资总额为4.18亿元,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3.76亿元。

     傅祖康表示,目前,黄酒行业年产量在300万千升左右,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公司在推进黄酒产业基地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淘汰原有落后产能,并通过技术革新,实现酿酒自动化工艺,提升产品品质。

     2012年是酒业不平静的一年,我们期待中国黄酒能在2013年迎来行业发展新机遇,焕发行业新的生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