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安徽白酒事业局是多大的局?
来源:  2015-12-21 09:37 作者:
  近日,一则“安徽省或将成立专门负责白酒生产、销售的白酒事业局”的消息在业内流传,此迹象表明,徽酒产业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
     消息的源头暂无从查证,《华夏酒报》记者也没有从徽酒企业那里得到肯定的答复。但消息似乎并非空穴来风,据悉,此次安徽拟成立的白酒事业局属于正厅级,独立于经贸厅、轻工厅之外,直属于安徽省政府。
     目前,安徽省酒类行业唯一能和政府部门搭上桥的就是安徽省酒业协会。但作为民间组织,安徽省酒业协会更多的职能是协调服务。如果一旦有政府背景的管理部门出现,其兼顾白酒的生产与销售,显然也是把酒类的生产者和流通者聚到了一起进行监督管理。这表明徽酒产业已经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而未来的徽酒也会在整个白酒格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徽酒是多大的局?
 
     徽酒能走多远?徽酒能否像川酒和黔酒那样,走向全国并开拓海外市场?
     这显然不是哪一家徽酒企业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的徽酒尚没有绝对的领军性企业,无论是古井、迎驾还是口子,哪一家敢说自己是徽酒的“老大”,其他两家企业肯定会不服气。因为几家企业的市场和销售规模都在那明显地摆着呢,当老大是需要真材实料的。
     那么,此时冒出来的白酒事业局又会给徽酒设下怎样的一个“局”?
     从目前徽酒的整体发展水平看,安徽的白酒生产企业众多,存在市场竞争过度的情况。
  这种局面造成安徽白酒产业过于分散,尤其是在皖北地区,几乎每个县级市都有自己的品牌白酒企业,而这些企业因为受惠于当地政府的地方保护而享受到了极大的政策优惠。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禁锢了安徽省内大型企业的竞争力发挥,使得原本有限的财力、人力资源投入在安徽省内市场竞争中。
     与省外的企业相比,安徽白酒行业缺少特大型龙头企业,省外市场开拓能力也有待提高。
     从目前徽酒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古井贡来看,其三季度财报显示,1月~9月,古井贡净利润在52575万元~56080万元之间,增长率为50%~60%,营业总收入为32.58多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45.68%。
     显然,对比茅台的百亿利润和泸州老窖(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和47.1%),距离还在增大,而之前与古井贡差不多体量和品牌效应的洋河股份如今已经一骑绝尘,现在的古井贡显然已经沦落到第三梯队了。
     为了奋起直追,古井集团在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实现销售额过百亿元,品牌影响力进入全国白酒行业前三甲,白酒产能规划6万千升,窖藏能力12万千升,灌装能力12万千升,日产过1200千升,仓储3000千升,明确提出成为“安徽绝对的老大”。
     同时,古井集团还提出了跨区域并购概念,并提出了战略根据地版图概念:古井在周边方圆500公里内,收购整合区域性名酒厂,打造古井方圆500公里的大中原白酒版图。
     此外,徽酒一线品牌中的口子和迎驾也都在积极谋划上市的步伐。据安徽迎驾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倪永培介绍,除了上市规划之外,目前迎驾正在倾力打造生态文化,“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生态酿酒环境,有取之不竭的山泉剐水,有精挑细选的绿色食粮,有传承千年的酿酒工艺,这些都是生态迎驾酒的有力支撑。”
     显然,以古井为代表的徽酒企业们正在思索着如何布一个更大的局。在这个局里面,市场将更为广阔,但问题是这些都是企业各自布的自己的局,而不是站在整个徽酒层面的战略大局。
     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产生了,徽酒军团们在省外市场的开拓上或者说在全国市场的征程上都遭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因为,徽酒们是在用一个个小局来对抗别别人的战略大局,白酒金三角是一个大局,组建后的苏酒集团也是一个大局,目前正在谋划中的鄂酒集团无疑也是一个大局。
     可以肯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企业个体之间的竞争将逐渐弱化,白酒行业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将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以区域板块为竞争舞台,以规模化资源为竞争资本的“战国时期”,“以省级为单位的集团军”的集中化策略将是行业的主旋律。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政府背景下,徽酒的“局”能有多大?
 
政府要转变职能
 
     “局”的不同,自然就决定了竞争层次的不同,也决定了未来白酒行业格局的变化。
     正是基于此,作为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古井集团董事长余林呼吁,安徽要成立专门的酒类管理部门。在余林呈报给安徽省政府的文件中,明确提出,“把白酒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成为增加收入、调整结构、提升安徽综合实力的一项主导性产业。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省内白酒资源,全力做大做强安徽白酒业,进而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川酒企业平均税赋为33%,而徽酒企业平均税赋在38%左右。白酒消费税计税价格,依法由税务机关根据不同企业在50%至70%范围内自行核定,四川省自行核定一般为50%,而安徽省的自行核定在60%以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税赋负担,无形中为徽酒增加了运营压力,这些显然是安徽相关政府部门尤其是或将成立的白酒事业局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四川、贵州、江苏等地都有相应的酒类管理部门,政府层面对酒产业的支持也很大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唯独在安徽,企业都是自己埋头苦干,政府部门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多。”安徽一家大型白酒企业总经理面对《华夏酒报》记者直言不讳。
     事实上,在《华夏酒报》记者的调查中,很多安徽的白酒生产企业非常羡慕四川和贵州等地企业的运营环境。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白酒行业的结构调整及在地方经济中地位的逐渐凸显,白酒业的区域特色已经逐渐凸显,各大区域板块间都呈现出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的格局。区域板块的发展受益于区域名酒的推动,反过来也推动着区域名酒成长为全国名酒,因此,区域板块的发展至关重要。
     但显然,安徽省政府对白酒这一象征文化传承的传统产业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而安徽的地方政府则更没有以足够的战略眼光来看待整个徽酒的高度和深度。
     据《华夏酒报》记者了解,其实,早在2010年前后,地处安徽亳州的徽酒两大代表品牌古井贡和高炉家就有“合为一家”的意思。
     据知情人透露,双方惺惺相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的原因不在企业身上,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在当地亳州市政府身上,“当地政府并不希望两家企业合并,那样会影响到整体的财政收入。”
     目前,改制后的古井集团还属于国有企业,亳州市国资委依旧处于控股位置,而拿亳州与宿迁对比来看,明显看出,地方政府的眼界左右了企业未来的发展高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权责不明,由此带来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还比较突出,甚至还有些政府部门仍然大包大揽那些本应该交给市场、企业来独立解决的事务,也有一些地方的行政权力还存在缺乏法律约束和公众监督的问题,无形中也给企业带来了运营的压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现在的社会对政府高度干预的体制提出了转型的要求,它要求更加灵活、开放、自由的市场竞争,政府跟企业的关系也在发生转变,政府应该思考怎样去营造一个良好环境,而不是去参与市场。
     所以,尽管徽酒企业希望能有相应的政府部门来为企业“办实事”,但如果成立的白酒事业局不能转变相应的职能,不能真正站在徽酒整体利益的角度看徽酒的发展,不能为徽酒的外向性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这样的局不设也罢。
     一句话,局不在大小,干实事就行。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苗倩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