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来源:  2015-12-21 09:35 作者:
 白酒原粮基地建设方兴未艾
 
 据《华夏酒报》等媒体报道:7月份,稻花香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总占地面积约240亩的黑龙江稻花香产业园,主要进行白酒生产酿造和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并以此为基地全面辐射东北市场。东北独特的酿酒环境和天然的粮食基地优势,也吸引了一大批白酒企业前来投资。比如四川丰谷酒业在吉林榆树市投资建厂,湖北枝江酒业在黑龙江绥化投资3亿元建厂,湖南浏阳河酒厂则在吉林省农安设立生产基地,他们几乎一同看中了东北这块“肥沃的黑土地”。
 8月份,汾酒60多名中高层领导先后来到内蒙古兴安盟呼和马场和吐列毛杜农场,对落户在两场的汾酒集团原粮4万亩高粱基地和2万亩大麦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近年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企业纷纷启动和加快了粮食产业基地或者储备基地建设,以确保酿酒原料的供给。如泸州老窖在泸州建成了10万亩有机高粱基地,高粱种植的产量是根据公司的产能进行配置。
 白酒企业纷纷在产粮大省组建原粮基地,反映出企业内心对原酒的追求与渴望,力求摆脱企业产能与原酒不匹配的困扰,以保障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对酿酒用粮需居安思危
 
 酒企“圈地”运动的兴起绝非偶然,它折射出酒业在酿酒用粮问题上的居安思危和深谋远虑。
 从国际来看,全球粮食危机仍不断上演,各国纷纷转变粮食进出口政策,力保内需,控制粮食用途。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8月份食品价格平均指数为213点,虽与7月持平,但仍在经历暴涨后的高点徘徊,粮食危机隐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忧仍未消退,全球各组织仍在加紧呼吁采取共同行动。
 从国内来看,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连年增长,粮食安全整体问题不大。然而从长远看,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步伐缓慢,但城市化水平提升、农村劳动力数量下降、耕地面积减少、淡水资源不足、自然灾害频发、粮食消费需求增速,使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较为严峻。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多的人口,13亿人的吃饭问题永远是头等大事,在粮食安全上绝不能高枕无忧、掉以轻心。高粱虽然早已不是人们的主食,但它的种植也需要占用土地,所以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
 从政策角度看,白酒因耗粮高等原因一直是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2008年,国家粮食部门更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保障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供给”。
 从行业自身看,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年产量即超过1000万千升,再加上规模以下企业的年产量,其数字蔚为壮观,已大大超过2015年的规划目标。白酒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高粱等粮食原料的增速,粮食原料供应出现缺口不足为奇。特别是由于自然灾害、政策导向等原因易造成高粱减产,使白酒的原料缺口日益凸显且价格日渐走高。
 酿酒行业作为粮食的深加工产业,耗粮较多。酿酒业对国内乃至全球的粮食供给及粮食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原料市场的“价格战”、“抢购潮”在所难免。为了稳定原料供应和质量,不少白酒企业都开始在原产地或高粱主产区建立起自己的原料基地,并把原粮基地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原粮基地建设的积极意义
 
 其一,有利于构建“全产业链酿酒产业”。
 《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白酒产业发展要按照“从田间到餐桌”的思路,构建“全产业链酿酒产业”,包括有机原料基地、酒类生产、包装、物流、销售、旅游等价值环节,以工业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反哺农业,回馈社会。
 其二,有利于促进白酒业持续健康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上有粮”才能做到“心中不慌”。粮食是白酒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政策受限的背景下,粮食原料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可靠保障更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原粮基地建设可以让企业从“四处找粮、等米下锅”的窘境中解脱出来,使粮食原料的供应达到稳定可控的状态。
 其三,有利于提高酒类产品质量。
 原粮基地基本由企业经营或者管理,遵照“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的生产模式,从播种到收割进行全程监督,既保证了企业的粮食供应更加稳定,也能通过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来保证粮食的高品质、无公害,对保障食品安全、发展绿色食品大有裨益。
 其四,有利于增加对“三农”的贡献。
 农业生产本身毛利率很低,只有把它纳入到产业链中才能提高其价值。酿酒原粮基地可以租用农户土地,给予其工资补偿,开展技术培训,加强设施建设,实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种植,实现种植、生产、加工一条龙;还可以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酿酒专用品种,既促进农民增收又助推和扶持了农业的发展。
 其五,有利于为酿酒行业正名。
 “酿酒浪费粮食”的观念在社会上根深蒂固。原粮基地的建设谱写了白酒业发展的新篇章,打造了一条从粮食原料种植到生产加工的绿色生物链,促进了酿酒粮食种植品种专有化、规格标准化,促进了酿酒品质的改善、出酒率的提高,使粮食得到转化、增值和深加工,让人们正确认识酿酒与粮食价值升级的关系、“浪费粮食”与“消耗粮食”的区别。
 
原粮基地建设不可掉以轻心
 
 其一,充分认识原粮基地建设的风险性。
 原粮基地建设的积极意义很多但风险也不少,必须引起业内的重视。正如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所言:“原粮公司虽然成立,但由于其生产经营的特殊性,较多地受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及农业科技薄弱、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的影响,其成长发展必然面临诸多困难与曲折,其运营模式与经营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摸索、创新与完善。”由此看来,在葡萄基地建设上的前车之鉴,值得白酒业汲取。
 其二,创新原粮基地建设新模式。
 白酒企业建设原粮基地是一个新事物、新举措,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只能靠企业不断总结创新。汾酒实施“后向一体化”战略、组建原粮基地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就是探索中的一种模式。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表示:原粮公司要紧紧围绕“行业发展、汾酒发展、消费者需求、助农增收、开拓创新”五个使命为理念,正确处理成长速度与理性经营的关系,积极创新市场经济形势下的经营发展模式,探索新型农工商合作关系,走出一条别具风格的现代农业合作之路。
 其三,坚持依法诚信互利共赢的原则。
 原粮基地建设牵涉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利益,需要兼顾、平衡与政府、农民、股东、员工、企业的关系,必须坚持依法诚信互利共赢的原则,与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公开透明的法律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稳定有序的经营环境,实现和谐发展、长期共存。
 其四,建立信息发布机制。
 要保障酿酒用粮安全,需利用当前农业规模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契机,逐步建立起酿酒用粮的数据统计体系和统一权威的发布渠道,定期发布国际国内酿酒用粮供求数量、质量检测与交易价格的相关信息,建立酿酒用粮的预警机制。行业协会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争取成为信息发布的主要窗口。
 其五,多渠道保障酿酒用粮。
 酿酒行业要解决粮食价格上涨和稳定粮食供给等问题,可采取引入期货交易和扩大进口粮食规模等重要措施。尤其应该适时引进粮食期货概念,进行资本化运作,通过近远期交易降低粮食成本,保证酿酒粮食供应;而部分缺粮的酿酒企业也可以从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农业大国进口酿酒粮食,通过多元化供给渠道来缓解酿酒用粮的供求压力。
 其六,走存量资产整合重组之路。
 目前白酒行业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众多企业都要为自己的产能指标配套组建原粮基地,将造成土地等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的泛滥,还会使一些企业蒙受人力物力财力乃至信誉的损失。从产业升级、行业发展的角度看,酿酒业特别是白酒业还是应该走存量资产整合重组之路,通过购并、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组建大集团,盘活现有的各类资源包括原酒资源、基地资源。近日有消息称,茅台组建大集团已进入实操阶段,希望能见到成效。
 酿酒企业重视组建原粮基地固然可喜,但如果不考虑需要与可能一哄而上,则令人担忧了。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苗倩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