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观察我国的酿酒产业,不难发现,近五年,我国酒企的利润快速上升,年均增长50%左右。其中白酒产品的利润年增长率达到60%。2010年,中国白酒实现销售额2661亿元,销售同比增长35.2%。
高额利润与产业多元化驱动,无疑是白酒产业投资风生水起的基本逻辑。
“喝遍天下酒,独恋黄山头!”随着黄山头酒的出名,让藕池这样一个酿酒小镇蜚声全国。1951年建厂的黄山头酒业,至今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巅峰时期,“黄山头大曲”曾连续9年获湖北省和中南地区浓香型白酒质量第一名。
后来,随着企业改制,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加之管理不善,虽然其与四川剑南春集团有过合作,但也没能阻止黄山头酒业滑入低谷的命运,市场份额越来越小。2008年2月,上市公司凯乐科技重组黄山头时,黄山头仅在湖北省公安县境内保持着600万元左右的年销售额,外地市场销售几乎为零。7个月之后,经过技术升级改造和重新策划包装的黄山头酒重新上市,并最终定位为中高端市场。
与黄山头的遭遇相似,石花酒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白酒行业大洗牌的浪潮中,没能跟上市场的脚步,不但错失了进入中国名酒行列的机遇,还被一批后来者抢走了家门口的市场。加之缺少品牌保护意识,让假冒劣质酒毁掉了消费者对石花酒长期形成的信任。一夜之间,石花酒风光不再,产品开始积压、货款回收日渐艰难,最后陷入生存困境。临危受命的总经理曹远亮在上任后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体制、创新品牌、创新产品等。由于切脉准确,石花“霸王醉”以自身独特的口感重新赢得了部分失去的市场。
相比较而言,古隆中的复出,经历更为曲折。
古隆中酒业的前身是创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襄樊市酒厂,1997年被湖北三九长江实业公司兼并重组后更名为襄樊三九酿酒厂,同一时间,作为三九长江公司党委书记的邹远东代表三九集团,在短短14个月时间内,先后将中部五省55家国有企业兼并。尽管是襄樊三九酿酒厂的企业法人,但邹远东并没有参与企业管理,而是仍交由酒厂原有领导班子管理。
2008年,正值全国“两会”前夕,有消息称:襄樊三九酿酒厂“两个领导班子、两套公章共存”,并指出三九长江公司产权在2005年挂牌转让“不规范”、资产“打埋伏”,并把矛头直指邹远东“无权领导三九酿酒厂”。此消息一出,在酒厂内外均引起严重动荡,不仅职工人心惶惶、企业形象受损,不少经销商也纷纷提出撤销合作。
对来自别有用心者的挑衅和责难,邹远东相信清者自清,多次深入酒厂,重申公司产权转让中的程序规范和法律依据。同时,他还积极向湖北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反映事实,寻求支持。
事实面前,来自邹远东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得到了酒厂职工和社会的全面认可。理清真相后,酒厂的改制工作得以稳步、顺利进行。
2009年9月9日,改制后的湖北古隆中演义酒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邹远东出任董事长,主打“洞藏”、“年份酒”的概念,让古隆中酒又很快得到市场认可,并确立了“立足襄阳、鼎足湖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北、走向全国”的发展战略。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