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产品同质化等原因,企业品牌难以从产品差异来进行简单界定,而且这种同质化现象不仅仅限于白酒行业,在啤酒、葡萄酒行业也十分明显,例如,啤酒行业多从麦芽浓度进行区分,葡萄酒则以产地、品种等方式进行区分,而受制于消费者对酿酒技术的认知有限,这些差异难以反映在消费者的认知上,致使品牌缺失了独特的产品基础。
除了产品同质化带来的品牌认知同质化,目前,酿酒企业过度依赖广告进行品牌宣传,一窝蜂地炒作“年份酒”“高端酒”等概念,缺乏独特的品牌诉求、品牌推广理念和方法,品牌同质化十分严重。在品牌推广过程中,一部分企业盲目地给自己贴标签,特产酒、历史名酒、政务用酒、喜宴用酒等概念泛滥,没有了核心诉求,让消费者对品牌概念模糊,同时,在品牌推广中剑走偏锋,刻意追求创意,以“导演和创意为中心”,忽视了告知消费者购买的理由。然而,消费者接触广告的时间有限,并不会主动去理解广告的含义,他们很难说出企业的品牌优势和特点,对酒类品牌的认知很困难。
对此,易观商学院首席讲师、品牌营销专家陈亚洲认为,这种种误区都表明,酒类企业在打造品牌之始就缺乏系统规划,品牌推广、品牌策略没有明确的定位,在品牌创意上过多地追求华丽的辞藻或独特的创意,在品牌营销中过于依赖传统手段,虽然在实际宣传中花样百出却缺乏中心点,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投入巨资却达不到品牌推广的效果。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盲目地将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历史文化当作塑造品牌的主要手段,甚至生拉硬扯、无中生有地给企业增添历史光环。
从品牌发展来看,企业历史文化在发展初期对品牌的推广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是历史和文化的相对同质化,最终使得企业品牌淹没在商品大潮中。
陈亚洲认为,现代商品经济发达,企业对品牌的营销大大超过商品的营销,做白酒品牌要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挖掘出独特的文化加以传播,避免同质化,而文化和历史都是赋予品牌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以挖掘和开发,但不能生搬硬套,要能够推动品牌传播和形成销售力,追求有效性。
在品牌实际推广中,一些企业为了适应不同消费者、区域市场,而学习五粮液的品牌簇群战略,采取了多种命名的办法,一个企业有几十个的品名,品牌过度延伸影响了企业的品牌推广,虽然能够占领多个细分市场,但是对企业的品牌推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品牌不等于知名度,品牌应取决于目标受众的感受,并非越多越受关注,这么多的子品牌或者品名反而分散了消费者的注意力,无法有效构成深厚长远的积累”,陈亚洲说,“尤其是高端酒、年份酒的打造,企业都应该量力而行”。
在陈亚洲看来,高端酒、年份酒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企业品牌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目前这类产品缺乏强烈的差异化特征,仅仅表现在价格的差异上,而且品牌决定价格,而价格不能决定价值,品牌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跟随茅台等强势白酒品牌追高最终将使企业走进死胡同。
对于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品牌宣传,陈亚洲建议说,品牌推广从线下扩散到线上是大趋势,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推广将成为很多企业的机遇,企业在传统的媒体推广基础上,多关注微博、博客等网络传播手段,这类网络传播精准,可以筛选目标群体进行针对性传播,并可及时地反馈信息,从效果和性价比上看都优于传统媒体。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