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全球葡萄酒业:危机下负重前行
来源:  2015-12-21 09:25 作者:

    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重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又一次冲击。在各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进入“后危机时代”。

图1



     大的经济动荡往往会令已经在进行中的发展变化进程加速,这一次也不例外。本文将关注自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后全球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后危机时代”全球主要葡萄酒生产国所面临的挑战。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生产

     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统计数据,从2008年到2010年,全球葡萄酒产量下降了3%。这一数字未将中国计算在内。

     Vinexpo/IWSR报告表明,2009年中国的葡萄酒产量达668,800千升,较2008年增长了28%。该报告预测,如照此增速计算,到2012年,中国的葡萄酒产量将达到1,189,000千升,超过澳大利亚的预期产量1,124,000千升(详见表1)。

  消费

  表2为主要国家的葡萄酒消费情况。OIV估计,2008年至2010年,全球葡萄酒消费下跌了3.6%,这与经济衰退直接相关。在全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球前六大葡萄酒消费国中,跌幅最大的是西班牙,下跌17.1%。而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却逆市上升,增幅达50%。

  全球供需平衡情况

     OIV每年对全球葡萄酒产量和消费量进行测算,以对供需平衡程度做出评价。从表3可看出,自2008年起,全球葡萄酒产量一直处于过剩状况,3年来过剩总量已达81,30000千升,这无疑导致价格下降压力出现。  

  国际贸易

     全球消费的葡萄酒中,约有40%来自国际贸易。

  从图 1中可看出,欧盟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在全球葡萄酒出口市场所占份额正在不断下跌;南半球的低价优质葡萄酒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东欧国家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滑,并且这一趋势有望持续。为了阻止市场份额继续下滑,欧盟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将不得不继续降价。

  表4为2008—2010年全球主要葡萄酒生产国的出口情况。总体来看,自2008年以来,全球葡萄酒出口量下降了3.3%。而智利和新西兰的出口量增长最为显著,远超出其它国家。   

     自2008年以来,全球葡萄酒进口量增长了7.3%,中国依然领先增长,其次是俄罗斯。表5将所有欧洲国家合并计算,因此未能体现出欧洲国家之间的葡萄酒贸易情况。实际上,欧洲国家间的葡萄酒贸易量相当可观。根据最新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2008年为目前的最新数据),主要欧洲国家按进口量排名依次为:德国(136,600千升), 英国(108,000千升), 法国 (570,000千升)和荷兰 (356,700千升)。

  结语

  无疑,经济衰退对全球葡萄酒市场产生了冲击,但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推动下,需求量正在上升。在成熟市场,由于消费者品鉴能力的上升以及南半球国家的大量优质低价葡萄酒不断涌入市场,其竞争环境也日渐激烈。欧洲葡萄酒生产国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份额将继续下降,但迅速发展的亚洲市场无疑为它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良机。

  [作者系美国政治经济学专家,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财政部任职,被派驻45个国家。]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