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资本、管理双输出 川酒大胆出击扩张版图
来源:  2015-12-21 09:25 作者: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白酒产业频现资本身影。资本与白酒的碰撞,使得行业格局重新洗牌。在这一白酒行业资本浪潮中,四川白酒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的川酒品牌,以雄赳赳气昂昂的态势,大胆出川八方出击,扩张自有版图。

  川酒扩张泸州老窖首开先河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路资本前赴后继步入白酒行业,将这个原本保守的产业搅动得热火朝天。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贴牌期,到2003年至2006年前后的改制并购期,中国白酒如今身处新资本整合期,运作方式呈现多样化态势,在这一阶段,四川白酒表现突出。

     2004年,川酒领军企业之一泸州老窖斥资1500万元收购常德武陵酒有限公司60%的股权,业内震动。三年磨一剑,2007年在常德武陵酒业生产基地举行盛大的酱香武陵酒起航仪式,全新酱香武陵酒系列正式上市。这意味着,作为中国酱香型白酒三大代表之一、中国十七大名酒、湘酒著名品牌的武陵酒,凭借资本的魔力,整装再次向市场发起冲击。

     业界熟知,之前数年,武陵酒是一个几乎被市场所遗忘的白酒品牌。在中国酱香型白酒市场中,武陵酒一度与茅台、郎酒并称为“茅武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变型,武陵酒陷入低谷。多次重组均以失败告终,2002年破产。两年后,泸州老窖与武陵酒达成战略合作,收购武陵酒有限公司60%的股权。2007年6月,泸州老窖再次增持武陵酒500万股股权,持有武陵酒80%的股权。

  资本、管理双输出

     泸州老窖的传统优势是酿造浓香型白酒,在入主武陵酒后,泸州老窖成功横跨了“浓”、“酱”两大领域,并实现旗下国窖1573、泸州特曲、武陵酱酒“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战略格局。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表示,他希望利用武陵酒在中南地区良好的声誉,打开中南市场,改变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格局。种种信息表明,未来泸州老窖将给予武陵酒多方面的支持,一期将注资6000万元对武陵酒进行品牌塑造和资源整合。3年内,武陵酒将达到3亿元的销售额,从湖南市场逐步走向全国市场。

     除了泸州老窖这样的白酒“豪门”携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管理经验和资本走出四川盆地大打资本牌的同时,四川乃至近邻重庆的不少白酒二三线品牌也行动起来,在近年开始尝试。

     今年8月在贵阳举行的中国首届酒类国际博览会签约仪式现场,来自四川某地的一家白酒企业引人注目,其投入巨资在贵州兴建一座全新的白酒酿造企业,主打酱香白酒产品,欲借助贵州浓郁的酱香白酒氛围,迂回“杀”入家乡白酒市场,继而进军全国。

  在接受采访时,这家白酒企业负责人再三要求笔者不要透露其企业名:“现在正在建厂房,明年才能投产。我们的统一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营销策略还在制定中,公司上下统一认识,今年先埋头做事,明年一炮打响!”

     在白酒新资本时代,走出四川的川酒企业初试资本运作时的小心谨慎甚至低调,由此可见一斑。

  资本时代创造中国白酒新历史

     新资本在推开白酒这个传统产业大门时,也对整个白酒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改变了白酒企业的运作机制、法人治理结构。

     以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的资产收购为例,2010年6月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宜宾普拉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对宜宾普光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吸收合并方式整合。这是“五粮液”顺应新资本时代,解决多年来体制性管理难题的又一重大举措。

     业内专家分析,本次收购后,改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了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了公司的公信力,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新资本运作方法系统改变了酒业的商业链条,这是一个行业大变局的新资本时代,每一个品牌,每一个成功的酒企,都正在投入这场新资本的运动之中,同时也在深刻地创造着中国白酒业的新历史。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