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白酒价格是高,是低?
来源:  2015-12-21 09:25 作者:

     中秋、国庆等节日来临之际,53度飞天茅台的市场零售价在高位继续上扬。五粮液8月30日则发布公告称,自2011年9月10日起对“五粮液”酒产品出厂供货价格进行适当调整,上调幅度约为20%至30%。与此同时,泸州老窖、剑南春等白酒价格也陆续开涨。


  近日,洋河股份公告称,决定自9月13日起适当上调公司部分产品出厂供货价格,其中“蓝色经典”系列产品,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0%;“珍宝坊”系列产品以及部分零星产品,平均上调幅度约为5%。


  高档白酒市场真是“涨”声四起。白酒为什么会涨价?涨价带来的利润流向了哪里?


白酒企业扎堆提价


     笔者通过走访北京的沃尔玛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了解到,2010年价格为700元/瓶—800元/瓶的53度飞天茅台酒在今年春节时的定价是1099元/瓶,如今已涨至1688元/瓶。


  另外,52度五粮液的价格也达到939元/瓶,1000ml装55度五粮液定价为2580元/瓶。如高度数剑南春、古井贡等高端系列产品的价格也都涨至每瓶千元以上。初步算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多数高度数高端白酒的价格翻了一倍还多。


     价格飞涨的同时,由于需求旺盛,市场上出现断货。笔者看到,不少大卖场里的货架上只有53度飞天茅台的价签,并无现货出售。


  据家乐福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像53度飞天茅台这样的高端白酒即使价格涨到1688元,春节后他们也很难从厂家拿到货,偶尔能进到一箱,也很快销售一空或被预订。


     高端白酒市场长期以来供不应求,是造成其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高端白酒不可复制的产地优势导致了其产量扩张有限,形成了稀缺性,这种稀缺性不仅带来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更是赋予了其不断提价的能力。持续上涨的价格则直接促进了白酒企业业绩的快速增长。


     贵州茅台8月30日公布了华丽的中报,增长58%的业绩让很多市场人士大呼超出预期。“我们当时预计贵州茅台增长45%就已经很不错了。”华创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薛玉虎表示。


  据统计,白酒板块已经连续3年高增长,其中3年来白酒上市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24.06%、30.69%和57.45%。


  而贵州茅台、古井贡酒等白酒企业超出预期的增长,也预示着白酒行业的盛宴并未结束。


价格上涨有多种原因


     高端白酒价格涨得“离谱”,除去成本上涨、产量有限外,业内对于涨价的理由也出现了多种“版本”。


     特殊消费支撑上涨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认为,高端白酒的涨价表面上看像是“消费升级”,越涨还越受追捧,但究其实质,依然还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一种“身份需求”引发的特殊消费现象。


  五粮液集团曾用涨价是“满足广大消费者身份需求和价值体现”为由解释涨价原因。用高端酒充场面、充身份,使得高端酒越贵越抢手,价格定得再高也能够找到销售出路。不担心销售的高端酒,价格当然越定越高。


  炒作引起投资囤积


     许多人将投资目光转向了高端白酒市场,1980年产茅台酒的价格已炒至上万元。投资逐渐成为高端白酒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国家出台白酒价格限令,但是仍然阻止不了众多投资者的热情。


     意在品牌形象升级


  内人人士表示,提高供货价格会产生传导效应,最终影响到终端产品价格。消费者最直观的品牌认知就是终端价格,所以五粮液还需要在终端价格上与茅台同步。


     对于白酒的提价行为,在企业看来,白酒作为中国酒类代表的价值其实一直被低估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琦认为,国产高端白酒涨价涨出了中国人的自信和影响力,提高了白酒的国际地位,使整个白酒行业受益。


涨价牵动行业格局


     随着中秋、国庆消费旺季的到来,高端白酒在茅台、五粮液涨价的带动下,很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涨价热潮。而且,现有的市场供应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巨大的缺口将直接影响白酒今后的市场格局。


     二线白酒品牌直接受益,价量跟涨。市场上热销的各种名酒的酒窖数量有限,增加的产量只有在未来数年以后才会有明显的反映。


     白酒市场的状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认为,市场放开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规则基础之上,各个市场主体依照规则参与竞争,既不能低价倾销,也不允许牟取暴利,主管部门应该负起监管责任。


     资深品酒师海牙则认为,在不少欧美国家,一些品牌的葡萄酒价格也堪称不菲,但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有完备的标准体系和规范,对葡萄酒的原料产地、等级评定等进行严格管理。


  国内白酒市场,虽然品牌厂商的定价不断攀升,大有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势头,但最为关键的酒类品质分级标准、管理规范以及第三方监督力量等,却始终处于空白的状态。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苗倩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