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洋装在身,白酒的路能否更长
来源:  2015-12-21 09:24 作者:

  近十年来,中国白酒持续增长。白酒业的利润空间及蕴藏的巨大投资机会,不仅吸引了国内众多资本的参与,国际资本也是虎视眈眈。从2005年到现在,已有多个国际资本入主中国白酒的案例,未来,国际资本向中国白酒业的渗透还将继续。

  拓市场!

  外资频频收购中国白酒

  2005年,“泰国酒王”TCC以5500万元整体收购云南玉林泉酒业,开启了国际资本进驻中国白酒的序幕。随后,国际资本瞄准了最优质的原酒基地四川,将川酒锁定为并购目标。

  不过,与“泰国酒王”直接整体收购的方式相比,帝亚吉欧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2006年12月,帝亚吉欧以5.7亿元收购了水井坊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43%的股份,从而间接持有水井坊16.87%的股份,成为水井坊的第二大股东。2008年下半年,帝亚吉欧又买入全兴工会所持有的全兴集团6%股权,增持全兴集团股份至49%,离控制水井坊仅一步之遥。到了2010年3月1日,经过持续努力,帝亚吉欧再次购入全兴集团4%的股份。为了达到审批条件,今年2月28日,水井坊股份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水井坊旗下全兴酒业55%的股权、以6482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中资企业成都金瑞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而最终为帝亚吉欧收购扫清了政策障碍。商务部最终批准了帝亚吉欧的收购。

  在帝亚吉欧展开收购的同时,进入中国多年的另一洋酒巨头——法国路易威登集团旗下的酩悦轩尼诗酒业公司,则看上了文君酒,并以近1亿元的代价,从剑南春手中获得了文君55%的股权。在上世纪80年代,文君酒曾与四川六大名酒齐名。但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经营不善,企业和产品每况愈下,资不抵债,2000年,文君酒厂由蓝剑出资1.2亿元收购。2001年,蓝剑引入剑南春作为文君酒厂的战略投资者,后来剑南春全资收购文君。经过技改及产品调整后,文君酒开始扭亏为盈,随后被轩尼诗收购。

  随后,剑南春又与瑞典V&S合作,共同推出天成祥白酒品牌,后者获得51%的股权。2008年,美国高盛集团,首次染指中国白酒,以3.55亿元的代价,获得口子窖25%的股权。口子窖是安徽一家知名白酒企业,在拓展市场过程中,受到竞争对手的挤压,遭遇资金难题,最后引入了资金实力雄厚的高盛。

  谋发展!

  国际资本的中国“白酒经”

  国际资本收购中国白酒后,如何来念好中国“白酒经”?成为业备关注的焦点。入主玉林泉酒业后,泰国TCC坚持了“五个不变”:玉林泉品牌不变,品质不变,生产工艺、生产场地和纯粮酿造不变。但因用人不善,被收购的玉林泉一度陷入困局。玉林泉前几任高管均是TCC派来的,由于文化差异和经营理念不同,并没将玉林泉引上正轨。后来理清发展思路后,TCC增资2亿元,对玉林泉进行扩能建设,押宝玉林泉。

  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后,对水井坊产品结构进行了重新梳理,砍掉了众多中低端品牌,坚持走高端奢侈品路线。同时在渠道建设、市场拓展重点方面也进行了调整,人事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架构。但从销售数据来看,被收购后的水井坊目前还是表现平平,销售收入及利润均出现下滑趋势,在出口方面也

  一度下滑。不过到了2010年,借助帝亚吉欧的国际网络及渠道,水井坊在出口方面终于取得了突破,出口交易额及出口量均有大幅提升,在推动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化方面,作出探索并为其他中国白酒提供了借鉴。但其出口量离茅台等一线品牌,还有较遥远的距离。

  轩尼诗控股文君酒后,投入大笔资金对文君酒厂生产车间进行了改造,换上了新的设备,并建设了极具文化韵味的文君庄园,以此展示文君酒文化。在产品方面,中低端产品全被抛弃,文君酒重新开发了自己的高端产品,价格从600多元至1000多元不等。在市场方面,文君酒目前基本放弃了四川本土市场,将市场重点放在广东。开拓市场是不急不徐,销量并不大,稳步向前推进。在走向国际市场方面,文君酒也在推进过程中。 

编辑:赵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