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国家队、地方队、专业队、国际队同台竞技 酒类展会步入
来源:  2015-12-21 09:24 作者:

     始于1955年的全国糖酒会被誉为食品行业的第一盛会,是糖酒食品行业交流、交易的重要平台,为我国酿酒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消费市场的深度变革,尤其是渠道扁平化、酒类消费多元化、渠道竞争白热化的进一步加深,全国糖酒会达成交易的商务功能日渐减弱,而地方糖酒会、专业性的酒类展览甚至国际性酒类展览正快速发展,酒类展览交易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酒类展会步入多元化时代


     在计划经济时代,全国糖酒会有着浓重的政府主导色彩。不可否认,全国糖酒会对中国糖酒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也成为很多企业每年必须参加的行业盛会。


  但随着酿酒行业的发展以及展会经济的兴起,一些区域糖酒交易会、葡萄酒展等专业的展会、国际性酒展等陆续出现,尤其是地方糖酒会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以河南为例, 2011中部糖酒商品交易会暨中部进口酒展刚刚结束不到半个月,第七届河南省糖酒食品交易会就于8月27日—29日在信阳市举办,而2011年中国糖酒食品博览会暨国际糖酒商品交易会也将于10月12日至15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对此,营销专家刘飞洲认为,酒类展会呈现多元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是需求差异的延伸。他表示,酿酒行业要求专业化、细致化和高效率的展览交易,因为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带来需求的分层和需求的个性化,因此,酒类的消费必然也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低端市场的消费表现为一种共性,而高端白酒消费市场需求甚至已经碎片化了,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经销商必须顺应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变化才能生存、发展和壮大,而专业性的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经销商的这种需求变化。差异化的酒类展览才能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产品,总体来讲,酒类展览业进入多元化阶段主要是会展业敏感地洞察到了酿酒行业发展的需要,是需求出现分层的结果。


  此外,刘飞洲认为,酒类展会多元化也是由展览业自身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他指出,传统糖酒会本身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当时通讯等条件不发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交流加快,细分的、专业性的行业展会由于其针对性更强,越来越得到厂商的青睐,未来的发展格局应该是糖酒会这类综合性的国家级或者地方展会和各种专业展会共存,二者相互补充。


     实际上,酒类展览的多元化不仅仅是消费者的需要,也来自于企业和经销商自身的发展需求,因此,酒类展览的多元化也表现在企业的参展结构上,一方面,由于消费的需求差异,经销商需要到各地区采购商品,而生产企业也需要对重点地区进行重点招商开发,但两者同时又必须参加全国糖酒会等国家级展览会,甚至国际性展览会以了解行业信息或者面向全国展示或招商,形成了地方性展会、专业性展会、国家级展会、国际展会交叉参展的复杂结构。


     葡萄酒代理和销售商519网经理严海韬告诉《华夏酒报》记者,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会展业,由于葡萄酒销售主要业务在长三角地区,公司一般只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地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区性葡萄酒类展览,针对性比较强,另一方面,公司会派人观摩全国糖酒会等大型展会,了解市场信息,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效果比较好。


“国家队”:在变革中前行


     长期以来,消费者需求碎片化、路途遥远、展览费用高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全国糖酒会的招商效果减弱,与此同时,央视曝光的“假冒伪劣产品”、会外展等问题也困扰着全国糖酒会,但由于独特的地位和悠久历史,全国糖酒会的作用仍十分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糖酒会也将在变革中实现新的发展。


     TOPWINE CHINA主办方,北京世联新睿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晓东表示,全国糖酒会最大优势是能集中全国酒类的经销商进行采购及充分的信息交流,这是其他很多展览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实际上,全国糖酒会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展会,成为糖酒食品行业信息的风向标,国家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规范指导信息、行业发展的状况、经销商舆情、竞争对手的相关情况、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情况等汇总成一股股信息流快速进入企业,企业通过整理、吸纳、筛选,会很快地在会议期间做出自己的规划,甚至能够明确今后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各企业的产品、企业信息快速通过全国糖酒会展现出来,传递到全行业,而且每届糖酒会都举办众多的行业、企业发展论坛,吸引了国家部委、各行业协会等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的参与,坐而论道糖酒食品行业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全国糖酒会也积极转型,朝着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努力。全国糖酒会办公室副主任、中糖新世纪国际会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古平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糖酒会近年来一方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参展企业审核,保证参展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减少知识产权侵权等案件的发生,同时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积极打击会外展,维护正常的展览秩序,未来还将试水网络糖酒会平台。


     对此,刘飞洲表示,转变是必须的,不转变就必然会被淹没掉,关键是转变必须顺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厂商关注糖酒会的核心需求在哪里,要体现出对展商的价值来,让展商感受到明显的参展价值,包括需求对接、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以及各种附加的服务等,从大的趋势来看,糖酒会要发展必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办成永不落幕的糖酒会。


“地方队”:快速发展中存危机


     近年来,地方糖酒会蓬勃发展,中部糖酒会、山东糖酒会、安徽糖酒会、湖南食品展等地方性的糖酒会基本上从年头举办到年尾,尤其是年末的酒类销售旺季,同行之间、供应商之间的交流会因为效果好、投入少也日渐成为主流,由于各展会之间的干扰性不强,很多时候还会出现几个展览扎堆举办的情况,而有的城市,例如郑州,每年都要举办几次各类地方性的酒类展览交易会。


     相比全国范围的糖酒会,地方糖酒会只针对一个地方,其优势比较明显。山东糖酒会招商部经理孙海辉表示,地方性展会和全国糖酒会相比,地方性、针对性更强,由于是一个区域的展会,专业观众更好组织、展会宣传更好做,而且展会往往会与地方政府合作,让政府带团过来,效果更加直接。


     然而,有业内人士表示,地方展会也有着与生俱来的缺点,那就是区域性太强,一旦本地市场培育成熟,企业的参展热情就会减少,而且对本区域不热衷的企业也不愿意参加,增加了招商的难度。


     另一方面,地方展会的快速崛起也让业内人士比较担忧,各类展览公司看到了酒类展会的市场“钱景”,纷纷举办糖酒会,极易导致展会的边际效应递减,而且部分不正规的展会骗展现象屡有发生,展会的市场效应泡沫化,给参展企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专业队”:专业化程度凸现


     近年来,随着酿酒行业的深度发展,不少单个行业的展览开始形成气候,例如由于葡萄酒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葡萄酒的专业性较强而带来的葡萄酒展览快速崛起。TOPWINE CHINA等酒展在为国内葡萄酒商提供交易平台的同时,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客商参展。


  与此同时,随着酿酒行业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企业对酿酒设备及原辅料的需求快速增长,酿酒设备展览开始从以往只是酒展中一个部分而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展览,例如,2011中国国际酒业技术装备博览会,吸引了全世界的酿酒设备及技术商参展,中外机械设备同台竞技。


     面对全国糖酒会、地方糖酒会的竞争,专业展览规模也逐渐增长,对于专业展览的独特之处,朱晓东认为,专业展会的主要特征是针对专业对象进行定向传播、定向交流,吸引了该领域精英企业的核心产品参展,提高了展览的水平和质量,也决定了参展商和参观者的范围,展览中既有展示,也有体验,一方面作为专业会展的平台,搭建了一个界定范围的商务平台,双方可以短时间达成商业目的;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同质化的企业大量聚集迫使参展企业重视消费者的产品体验,产品说服力非常强,直接针对受众,比广告更聚焦,比终端更全面,无论从营销还是推广上更有效。


     刘飞洲肯定了专业展览的专业性,他认为,未来专业展览即将进入上升期。


  刘飞洲表示,传统糖酒会由于汇聚商品过多,效率比较低而参展成本却又比较高,给参展商带来的价值不明显,而专业展览直接对接厂商需求,交易的效率明显提升,交易的成本明显下降,所以,专业性展会的地位会呈上升之势。


“国际队”:加大推广力度


     随着酿酒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不少酒类展览提出了国际化展览的口号,一些酒展也开设了专门的国际展区,供国外企业进行展示。然而,随着今年国际市场葡萄酒消费的走弱,法国SITEVI国际葡萄、葡萄酒及果蔬产业链展览会等国际展览会开始大力在中国进行推广,吸引中国采购商和展览商赴国外参展,而一些国外的展览公司也开始布局中国的业务。


     日前,中国国际啤酒、饮料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ChinaBrewChinaBeverage)就携手慕尼黑液态食品技术博览会进行合作,由后者负责联系前者的国际展商,包括对其招展工作以及展前和展中的服务工作,同时负责国际观众的招揽宣传工作。


     对此,刘飞洲认为,国际展会来华一方面将对国内展会业产生较大冲击;另一方面也使国内外酒行业互通有无,对酒行业发展十分有益。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