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葡萄酒,人们常常将其与“艺术”联系到一起,不论是生产的艺术,还是品味的艺术,讲究的总是一种高雅的文明。然而,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产业,有着悠久历史的白酒,总以一种“粗放式”的感觉示人。仓廪足然后知礼仪,古今皆然。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对每个行业的产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白酒行业也开始谋求“艺术”之路,注重从田间到餐桌每一个细节的完美。于是,企业对于酿酒原料的关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实,在很多年前,一些实力雄厚的白酒企业已经开始关注酿酒粮食基地的建设问题,并付诸实践,但这个问题引起行业普遍关注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华夏酒报》前段时间刊发的关注酿酒粮食基地建设系列报道,引起了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白酒专家黄业立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中指出,“建设酿酒粮食基地不仅是满足酿酒‘量’的需求,更是‘质’的需要。酿酒粮食基地建设对鲁酒而言非常必要。”
选择适合鲁酒风格的酿酒原料
鲁酒酿造的原料主要是高粱,这些酿酒高粱大多从东北等地采购,小麦则从当地采购。近几年,白酒产业大发展,酿酒高粱紧缺,价格上涨,酒的成本不断上涨。由于没有专门的原料基地,酿酒用粮必须从市场购买,适合酿酒的粮食无选购余地,且存在因喷洒农药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因此,粮食质量很难保障。
黄业立向《华夏酒报》记者介绍说:“酿酒原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白酒的质量和出酒率。我曾考察过日本清酒。该酒采用专用大米酿造,不能用其他大米代替。为确保产品质量,还要将大米外缘含脂肪、蛋白质等三分之一部分研磨掉,剩余的米芯淀粉含量达99%以上。因此,产出的酒质量稳定,纯正细腻幽雅。”
“最近,我到泸州老窖公司参观学习,品尝了国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窖1573,该酒窖香浓郁,绵甜爽净,高贵典雅,其不但采用百年老窖,传统工艺酿造,而且有专用粮食生产基地,采用泸州地区糯高粱酿造。这种粮食皮薄红润,支链淀粉比达90%以上,淀粉含量在62%以上,且蛋白质、单宁含量适中,脂肪含量低,含有花青素等成分,因此,产出的酒口感好,出酒率高。”
白酒是中国的传统酒种,香型有10多个。每个香型酒都具有各自的典型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除采用自有的独特工艺外,也与使用的酿酒原料有关。
山东是白酒产销大省,商品酒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鲁酒主导香型是浓香型,占到总量的90%以上,也有酱香、清香以及新兴的芝麻香型等,但这些香型所占比重并不大。经几十年的奋斗拼搏,浓香低度和芝麻香白酒已成为鲁酒的优势产品,为鲁酒走向全国,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确保鲁酒浓香低度和芝麻香白酒的优势地位,选择适宜鲁酒浓香低度和芝麻香白酒风格特点的酿酒原料十分必要。
酿酒粮食基础建设三步走
当前,全国白酒重点产区,四川、贵州等省和各省市名优酒企业都在以“大跃进”的姿态发展白酒产业,白酒供过于求的局面更加严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确保鲁酒两个优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制胜,产品质量是关键。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除进一步加强生产技术的管理创新外,研究选用适合这两个酒种的酿造用粮,建设粮食基地成为重中之重。
为了保持酒质的稳定、企业的持续发展,许多鲁酒企业开始谋划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将白酒生产上下游资源纳入这个循环体系。
《华夏酒报》记者在去年采访古贝春集团董事长周晓峰时,他便提出了万亩五粮种植基地的计划。一方面,这可惠及百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粮食基地的建设可以稳定产品质量,保持产品风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鲁酒的酿酒基地建设,黄业立提出了几点建议,具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研究选用适合鲁酒浓香低度和芝麻香两个优势产品的粮食品种。浓香型白酒的优势在四川,四川省酿酒采用当地产的糯高粱,山东省酿酒大多使用东北高粱,哪种粮食更有利于鲁酒风格的形成,且出酒率高,应安排有省级科研中心的企业,如泰山、古贝春、扳倒井等进行对比试验,以确定浓香型鲁酒的选用品种。芝麻香白酒的优势在山东,企业也应对重点粮食产区的原料进行酿酒试验,确定适合芝麻香白酒的粮食品种。
第二步,试种。由行业协会或企业,联合农业研究部门申请科研课题,在山东省适合种植高粱的地方选点试种,并对所产粮食的酿酒指标和经济价值进行鉴定。
第三步,建设酿酒粮食基地。试种结果在山东省种植可行,可由企业与种植户签订合同,建设粮食基地。如果在本省种植不行,也可在原产地建设粮食基地。基地建成后,企业要设专人管理,确保粮食质量。
最后,黄业立指出:“鲁酒持续发展,企业要做强做大,优势产品要愈来愈强,必须科学务实,高瞻远瞩,努力搞好酿酒粮食基地建设。”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