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两大部针锋相对 奢侈品关税陷部门利益之争?
来源:  2015-12-21 09:23 作者:

    今天上午,在商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进一步明确到奢侈品关税的调整的出发点是扩大国内消费。而财政部此前曾在其官网上表示,降低奢侈品关税表面上看是为了扩大“内需”,其实并非如此。这也是商务部和财政部关于“奢侈品进口关税是否下调”意见相左的再一次“升级”。

    商务部:降税是为扩大内需

    姚坚曾经在6月15日表示,中国将进一步下调进口关税,包括部分中高档商品的关税。这也是长达一年多的奢侈品进口关税下调传言首次得到官方证实。这一消息公布之后,各方争议很大。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再次问道奢侈品关税的调节情况,姚坚表示,奢侈品关税的调整的首要出发点是扩大国内消费。“前一阶段我们看到有一些专家对这个事情有不同的评论,我想各方的评论都有他的出发点,但是根本的出发点还是要以扩大国内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根本的出发点,这是中央在转变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这样一个总的框架下制定的一个根本的原则。”

    姚坚解释道,中国这几年持续出现贸易顺差,但是中国的国内旅游服务贸易已经是逆差了。而造成逆差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购物。由于中国国内的一些商品与国外同等商品的价格差距很大,导致了每年有大量的人群走到外面去消费。

    商务部发言人姚坚曾经在以前的发布会上透露过,商务部的一个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海内外的差价,内地市场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我们知道大量的游客采购商品回来,有人说中国的个人单次海外采购量大概是1000美元,有这么多中国的海外游客,他带回来的商品都没有计入到海关统计里面,这实际上导致了对中国的进口低估了数百亿美元的规模。”姚坚说。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进一步改善中国贸易平衡状况,降低国内的奢侈品关税来扩大国内消费可能势在必行。“使那些看不见的进口变成实实在在的进口,使那些虚高的价格变成老百姓能实实在在享受的价格,这应该是共同的目标。”

    财政部:降税只是表面上“扩大内需”

    而中国企业家网记者在财政部官方网站上看到在6月30日刊登了其下属媒体中国财经报的一篇题为《不应取消或降低奢侈品进口消费税》文章,该文章称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不但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该文章援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微博)的观点称,对进口奢侈品征消费税,也就是对富人征税,无疑有利于社会公平,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不但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一些群众很反感的奢侈品和奢侈消费行为征收高额消费税,才是真正合乎民意的选择。

    该文章还指出,征收进口消费税并不是造成人们到国外购买奢侈品的根本原因。中国游客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购买奢侈品,其税负是一样的,但因漏缴税款而使国外价格低于国内;同时部分人选择去国外购买是出于对原产地质量可靠和炫富的心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毛捷博士也表示,“与其取消奢侈品进口消费税,不如脚踏实地发展本国名牌产品。”

    文章写到,扩大内需的目的是为了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不是为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更不是为了拉动外国经济增长而削弱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鼓励消费者在国内购买外国奢侈品,表面上看是为了扩大“内需”,但实际上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极其有限。消费者无论是在外国购买奢侈品,还是在国内购买外国奢侈品,最终拉动的都是外国的经济增长。

    邓聿文:调整奢侈品税 不能受限于部门利益

    奢侈品关税究竟该不该下调,商务部和财政部为何观点为何相左?国研中心外经部部长张小济最近表示,商务部与财政部之所以存在分歧,主要是各自立场不同。商务部主管贸易和国内消费,降税后贸易规模扩大,国内市场更活跃;财政部主张不降税主要是不希望财政收入减少,并且也担负着引导消费的责任。

    著名的评论家邓聿文最近在《每日经济新闻》上发表文章说,奢侈品税该不该降,“应该从问题本质出发,而不能受限于部门利益。”

    他认为,奢侈品关税的降低并不会像财政部那样加速社会的两极分化。相反,对奢侈品征重税必然会减少富人在国内的购买能力。这样,税负虽然很高,但由于减少了交易,实际能征到的奢侈品消费税不会很多。

    但是邓聿文承认,降低进口奢侈品关税会冲击国内相关企业和产业。“但是问题是,提高关税就不会了吗?”相反,大量优质国外奢侈品进来,也会促使国内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邓聿文表示, 降与不降奢侈品税,各部门应该更理智点,真正地从问题的本身出发,而不能仅仅考虑到“部门利益”。

编辑:王晓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