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进口葡萄酒贸易额近年一直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但今年以来,宁波进口葡萄酒业务赶超了温州,同时,上海、广州、厦门等城市也在着力发展进口葡萄酒生意。业界人士认为,已进入成熟期的温州进口葡萄酒行业亟待再上规模,在国内市场葡萄酒需求高速增长期得到再次突破。
宁波进口葡萄酒生意直追温州
浙江省进口葡萄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酒最多的是哪个城市?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温州。
但眼下有业界人士担忧,温州可能会失去这个桂冠,而终结温州这一5年历史的城市将是宁波。
据温州海关统计,今年1月—5月份,温州地区进口葡萄酒为455万升,而宁波进口葡萄酒为500万升左右。
当前,占比宁波进口葡萄酒份额最大的宁波保税区,将今年的葡萄酒进口目标确定为超过1000万升。而2010年全年,宁波口岸进口葡萄酒仅为658.7万升,仅是温州当年进口葡萄酒量的一半左右。
“宁波政府部门将进口葡萄酒作为一个产业进行打造,势头不可小觑。”温州市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徐亮说。
来自温州海关的数据显示,温州今年1月—5月份进口葡萄酒同比增长了37.53%,但较往年增速下降幅度较大。
宁波将进口葡萄酒作为一个产业打造,始于2009年。当时,宁波保税区有大量仓库闲置,提供给进口葡萄酒商利用。之后当地政府推出优惠措施吸引全国各地的进口葡萄酒企业在宁波扎根。这些措施包括政府出资对进口葡萄酒生意进行宣传,利用本地会展业的优势,举行进口葡萄酒展会等等。对宁波进口葡萄酒生意推动最大的属2010年6月在宁波保税区开设的进口葡萄酒直销中心,该中心有意打造成华东地区进口葡萄酒集散地。
据了解,宁波进口葡萄酒直销中心,跟北仑港直线距离仅几百米,进口葡萄酒下船后仅几分钟就可送达仓库。如果进口葡萄酒不出仓库所规定的范围,不需缴纳进口关税。
目前,该保税区已吸引了包括网易丁磊在内的几十位进口葡萄酒商入驻。
今年6月上旬,宁波政府部门又腾出宁波国展中心,给进口葡萄酒企业作为常年的展示中心。
“宁波的进口葡萄酒生意迅速壮大,并不完全是宁波有北仑这样的大港口的区位优势,更大的动力源自政府层面的推动。”温州一位经营进口葡萄酒生意多年的陈姓酒商指出。
外地城市向温州葡萄酒商招手
当年,温州的许多进口葡萄酒均是取道宁波而入。“现在,宁波的进口葡萄酒生意氛围逐步形成,我们已将宁波作为仓储重点,然后走向全国市场。”温州万谷酒窖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日文表示。
宁波在向温州的进口葡萄酒商招手。同时,广州、厦门、漳州、泉州、钦州等多个城市均在使出各种解数吸引温州进口葡萄酒商到当地落户。


“一些沿海城市看到国内葡萄酒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纷纷出台政策扶植这个产业。”徐亮说。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沿海一带,欲将进口葡萄酒生意做大的城市不下10个。
“从广西钦州这样一个小城市都要打造西南区最大的进口葡萄酒集散地,就可以看出沿海城市发展进口葡萄酒业的决心。”徐亮称,目前,广西钦州市已在保税港区划出87亩地,投资2亿元,建设1.6万平方米的进口葡萄酒展示厅、商铺及2000平方米的红酒文化展示与推广中心,该项目主体工程最近已建成,将成为每年有6万千升葡萄酒消费量的西南地区葡萄酒集散地。
中国葡萄酒消费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4年,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将超过1瓶。Vinexpo委托著名葡萄酒调研机构IWSR进行的调查表明,2005 年—2009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翻了一番,到2014年将再上升20%,总消费量达13.8亿瓶,成为全球第六大葡萄酒消费国。
Vinexpo主席Xavier de Eizaguirre表示:“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步伐。”他预测,未来10年,随着中国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葡萄酒热情的上升,中国有望跻身全球前三大葡萄酒消费国。2009年,中国市场共消费11亿瓶葡萄酒,较2005年增长1倍。同期,全球葡萄酒消费量为310亿瓶,较2005年增长了4.5%。
显然,中国葡萄酒市场的这块大蛋糕谁都想分得一块。
公开资料显示,像厦门、漳州、泉州三个闽南地区的城市,今年1月—5月共进口葡萄酒672.5万升,同比增长78.4%,其中,5月份进口量创出历史新高,进口180.1万升,同比增长1.1倍,环比增长60.6%。
一些城市的进口葡萄酒生意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温州人的贡献。
“广州、上海、宁波等城市原本就活跃着一大批温州籍的进口葡萄酒商,一些一直扎根温州发展的进口葡萄酒商也将部分业务转向了这些城市。”徐亮指出。
据了解,一直扎根温州本土的进口葡萄酒商,今年以来在外地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吸引下,纷纷将部分业务转入相应城市。
温州酒商为何将业务重心转移?
“现在,进口的葡萄酒基本上都通过上海口岸报关,手续不像在温州口岸报关那样麻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葡萄酒中国代理商坦言。
据了解,由于船期等物流方面的原因,从上海、宁波口岸转到温州口岸报关,往往需一周左右时间,而如果在当地口岸报关,只需一两天。“通关速度不够快,特别像高温天气,葡萄酒堆在港口容易影响品质。”
针对一些进口葡萄酒商转投到其他城市,温州市酒类行业协会调查认为,口岸基础设施欠佳、手续繁琐等是一些进口葡萄酒企业外流的“引子”。
“温州的港口吨位也不低,但是我们不愿意到温州口岸报关,原因是港区缺乏相应的配套设备,而葡萄酒类产品不能长时间露天存放在港区。”上述知名葡萄酒代理商指出。
根据进口葡萄酒企业反映的情况,温州市酒类行业协会拟写了《关于优化改善温州投资软环境的建议》,计划上呈给温州市政府,希望得到优化。
一些进口葡萄酒商反映,相关部门对那些仿冒品牌或假葡萄酒制造商的打击还不够彻底。“现在温州本地假冒进口葡萄酒可以用猖獗来形容。”上述李姓酒商无奈地表示。
据悉,前几年,温州的仿冒进口葡萄酒大多集中在城乡接合部的商业市场,而目前部分甚至直接潜入到酒店、餐馆销售。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5月19日,瓯海区工商部门查获温州瑞成贸易有限公司涉嫌假冒的葡萄酒中,3264瓶涉嫌假冒LAFITE(法国拉菲)系列葡萄酒,7478瓶涉嫌假冒法国CASTEL系列葡萄酒。而这些假冒葡萄酒均是该公司从外地以每瓶10元—20元不等的价格低价购入劣质酒,然后委托相关印刷企业设计酒标与包装,再以40元—200元不等的价格在市区销售。
“温州仿冒进口葡萄酒已经形成产销一条龙,一些从业人员原来就是进口葡萄酒的销售经理,他们知道进口葡萄酒的经营情况,于是涉足仿冒业务。”徐亮表示。很显然,仿冒与假冒进口葡萄酒业务让一些做大了的进口葡萄酒商苦不堪言。
期待进口葡萄酒商回归温州
“为进一步发展温州进口葡萄酒行业,温州市政府相关部门曾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温州进口葡萄酒商们的意见。”徐亮称,2010年温州市政府就为打造进口葡萄酒集散地进行过多次探讨。
“为建设进口葡萄酒集散地,地方找过多处,但都没成功。”徐亮坦言,进口葡萄酒集散地选址包括双屿的东艺保税仓库、江滨路、文化市场、农业开发区、吴桥、空港物流区等地,但终因产权、支持优惠力度不明确等政策问题未敲定。
相关进口葡萄酒商也表示,目前,温州的进口葡萄酒经营非常分散,急需找一个地方,建起一个“窝”,将进口葡萄酒集中起来优化经营。
“进口葡萄酒集散地建成后,再改善一下软环境,在全国经营进口葡萄酒生意的酒商,很可能会回到温州发展。”上述陈姓酒商指出。
据业内人士估计,全国的进口葡萄酒贸易商中有三成都是温州人,或者老板是温州人,或者有温州资本参与,包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不少大型进口葡萄酒商均姓“温”。
温州市酒类行业协会会长林小芬称,前不久协会组织人员参加西班牙等国的葡萄酒庄推介会时,发现一些高端葡萄酒的推介现场,总有温州人的身影。“国内做得比较好的进口葡萄酒商,大家彼此基本熟悉,所以在推介会现场很容易认出。”
筑巢能引凤。能让在外的温州籍进口葡萄酒商回归温州,不仅有利于温州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会增加温州本地的税收。
“虽然温州人控制着全国相当份额的进口葡萄酒,但是目前这部分税收却没有留在温州,反哺不了温州本地。”徐亮认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