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四大优势资源吸金 泸州转体“中国白酒交易中心”
来源:  2015-12-21 09:22 作者:

    机会总是惠顾有准备的人。现在的泸州酒业,在酒业人士的努力下,一个季度一个新模样。《华夏酒报》记者走进四川泸州醇窖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伯文的办公室,酿了一辈子酒的他,谈起今年泸州酒业的销售状况,红光满面地说:“现在的泸州酒,销售状况良好,全国各地不少慕名而来的客商,有的甚至开口就要1万千升,就把期酒给买下,封存了!”据悉,泸州醇窖公司拥有3个分厂、880多口古酒窖,之前还是一个手持100万元流动资金的酒企业,转眼间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上亿元资产的大企业了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华夏酒报》记者走进泸州市酒类产业管理局,泸州酒业的报表显示:2011年一季度,泸州市产酒30.4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较2010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5.1%、60.4%,过去低价位的散酒,今年已经全面涨价了。


    资本力量瞄准泸州酒业


  众所周知,泸州盛产优质酒。但长期以来,资金的瓶颈困扰着泸州酒业的发展。而近来一种原酒质押贷款的融资方式为泸州酒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原酒质押贷款的目的在于打造川酒千亿产业,提升四川省地方名酒及原酒企业的竞争力,解决白酒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据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政银企联络办公室相关人员介绍说,到目前为止,仅民生银行、光大银行驻四川办事处,就发放了原酒抵押贷款协议约数亿元。有关人员还向《华夏酒报》记者透露,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开展了对泸州原酒抵押贷款服务,不仅加速了企业的生产改造和技术升级步伐,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市场开发力度,促进产品更快地进入区域外市场。


  全国各地的品牌酒,不少品牌以泸州酒作基酒、调味酒。过去卖酒难的状况,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还了。今年,江苏、安徽、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的酒企业,纷纷斥资泸州,参股泸州酒企,联合组建“产供销一体化”集团企业。


     谈起银行、外资投入对泸州酒业的推进力度,邓伯文告诉《华夏酒报》记者,今年,自山西的煤炭企业、广东及沿海各地房地产企业、温州投资商等外资投资商,纷纷瞄准了泸州酒业这一投资的“热土”。在资本的强势推进下,泸州酒企的发展规模、速度,可谓一天一个样。

                                                                       《华夏酒报》宫华明 制图


    四大优势资源 架构“中国白酒交易中心”


  近几年来,一些四川省外投资者开始密切关注泸州酒业,从考证窖龄开始,直至关注到酒品价格上涨;投资者看重的是泸州酒业具备百年窖池聚集、产业聚群优势明显、酿酒人才储备充分、拥有生态绿色的生产环境这四大优势。


     单从泸州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看,各地有各地的酒体风格。但窖池是决定酒品质量的最重要一环,是浓香型白酒生产的关键,与酒体风格息息相关。在发酵过程中,窖泥中微生物如己酸菌、丁酸菌、甲烷菌的生长繁殖,处于长期活跃的状态;随着窖龄的时间延长,营养成分的不断补给,窖泥中的微生物体系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窖泥质量及窖池的使用时间,是决定基酒质量的重要因素。


  据记载,早在明朝时期,泸州酒窖竟比水井还多,单是上百年的酒窖,都多达上万口。这对投资者来说,可谓极大的吸引。


     《华夏酒报》记者在对投资商进行采访时,发现他们对泸州古酿酒窖池的了解可谓熟稔于心,“泸州全市拥有30年以上持续运转着的古酒窖高达4万余口,其中泸州老窖10086口,泸县9600多口,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共计2万多口。”


     “2005年以前,泸州酒业虽然有自然资源优势,但远未达到如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这些投资商向《华夏酒报》记者谈起泸州酒业的又一个显著优势时,普遍认为,正是在泸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导向下,泸州酒业有了更为明确的定位和长远的总体规划,行业影响力也逐步得以提升。


     “如今,在泸州市,不但实实在在地拓建出了占地12平方公里的泸州酒业园区,泸州市政府已成功举办了四届酒业博览会;同时,还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00多家酒业大型企业入驻。泸州的品牌效应与优质企业资源一起,使整个白酒产业的平衡进一步凸显。而泸州稳步成长为中国白酒交易中心、中国酒业投融资中心,可谓实至名归。


     从2007年起,泸州市政府每年在市本级可用财力中安排5000万元资金作为酒业发展基金,安排300万元作为奖励资金,安排2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资金,安排200万元作为贷款贴息资金,集中用于支持泸州酒业发展。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酒类产业发展资金。入驻酒业集中发展区的企业和酒类“ 小巨人”企业其担保费按银行贷款利率的10%计收,其余酒类企业按15%计收,力争每年拉动酒类企业融资1.5亿元以上。同时,加快酒业集中发展区建设。酒业集中发展区内新建项目,免征市政建设配套费,企业购置生产经营用房交易手续费按最低标准减半收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区县引进企业入驻酒业集中发展区,按《泸州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指标分成办法》执行;对新引进市外资金到酒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的单位或个人,按《泸州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予以奖励。


     除了政策支持外,泸州的自然资源优势也不容小觑。“泸州依托环境资源优势,大面积发展有机红粮种植基地,规划100万亩种植基地,现已经建起了41万亩的有机红粮种植基地。一些投资商走过泸州有机红粮种植基地时,亲眼见到了具有川南特色的的绿化道路,美如花园的农户家庭,与酿酒、原粮种植、养殖、名酒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成产学研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完整闭合的“名酒名园名村”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在一些投资商看来,泸州酒已经从源头上掌控了有机饮品的生产标准,现在购买泸州酒储存,今后待产品升值,无疑是一个投资的好项目。


  另外,据《华夏酒报》记者了解,泸州不仅拥有国家级酿造大师、酒体设计师、品酒师,而且拥有30年工龄以上的中高级酿酒师数百人,拥有30年以上工龄的酿酒技术工人近万人。他们不但技术精良,而且还是全程掌控酿酒技艺的复合型技师。泸州是全国第一个由政府出钱,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品鉴、现场观摩培训,全面提升泸州酒业技术的地区,所有酒业技术人才,都纳入泸州市人才中心,由政府财政给予奖励津贴的优势人才队伍。


     “泸州酒业已经集群为中国白酒交易中心了,交易中心吸引了来自全国的资本来这里投资,到这里采购原酒。这既是‘中国白酒金三角’历史积累的结果,也是泸州率先于全国打造酒业支柱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结果。”《华夏酒报》记者从投资商的谈话中,已经领略到,一块充满激情和不断发展的投资热土,正在泸州悄然形成。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苗倩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