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啤酒市场将随着明天亚太酿酒广州厂的投产而更为激烈。对于旗下有着喜力、虎牌和力加三大品牌的亚太酿酒公司来说,新工厂20万千升的产能将极大地释放其发展潜力,从而冲击华南本来已经饱和的啤酒市场。
5月18日是亚太酿酒的黄道吉日,7年前的同一天,不仅攻下了广州第一家经销商,从而挤进高额吨利润的华南市场,7年后还直接将厂建在了珠三角腹地。广州厂建成后,将主要生产旗下畅销的喜力、虎牌、力加三大系列产品。由此,在华南地区销售的喜力将不再借助上海生产基地,无须通过长达7天的海运抵达黄埔港,从而大大缩短运输半径。
“运输成本占整个啤酒销售成本的10%。”广州亚太酿酒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梁雄光告诉记者,近年来,运输环节是企业最为高企的成本压力;而另一方面,作为高端品牌,亚太也期待喜力作为先锋主力占领超高端领域,而这就急需产能的支持,广州厂的建成,无疑在此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和国产啤酒巨头的跑马圈地运动不同,在中国市场厮杀的外资巨头,除了嘉士伯在西部进行厂房收购兼并外,喜力和百威都选择了在珠三角腹地自建工厂———百威选址佛山,喜力选址广州。实际上经过啤酒巨头的多年圈地性质的收购,资产稍微优质的啤酒企业基本上已经被华润、青啤和燕啤以及百威四大巨头收入囊中,“国内已经没有值得外资收购的啤酒厂。”梁雄光对记者表示。
梁雄光表示,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在啤酒企业当中,吨利润最高的重庆啤酒以250元/吨高居榜首,而金威仅为38元/吨。但这和超高端的喜力仍有着10倍的差距———超高端啤酒的吨利润可以达到2000元。“全国2010年的啤酒销量是4000万千升,而高端啤酒只占到10%左右共有400万千升,这一块如果由喜力、百威、嘉士伯三家瓜分,达到三足鼎立,即每家都有300个亿,已经足够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