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测仪”热卖 交警称:未必准
醉驾入刑”一周,催热了“醉驾经济”,酒精测试仪热卖,不少店家卖断货。
昨天,导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车主为了避免被抓,喝了酒后提前自测,再确定是否开车。“买个测试仪,包你过检查”,已成为不少店家的宣传口号。
不过,交警说,网上销售的酒精测试仪不一定准,不要过度依赖,最后的血检才是证据。
最贵的没人买 部分店家断货
昨天,导报记者登录数家购物网站,输入“酒精测试仪”一词,搜到数百个相关页面。
购物网上的图片和介绍文字显示,这些凭借呼气测试体内酒精含量的仪器,大多只有普通MP3大小,大的也不过和遥控器相当。
不过,它们价格差距较大。最贵的将近2万元,号称德国原装进口,通过美国、荷兰、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认证,最便宜的9元就能买到。导报记者注意到,卖家在一些测试仪上打上“警用”标签。
最贵的和最便宜的,都只能赚赚眼球,鲜有买家问津,成交记录显示,50元—100元价位卖得比较好;不少店铺自5月1日 “醉驾入刑”后的交易量明显攀升,其中有不少厦门买家。一些卖家说,以前这种东西一个月也卖不出几件,现在,有部分店家甚至卖断货。
“醉驾入刑”成店家宣传口号
“驾驶必备”、“司机喝酒好帮手”。为了吸引消费者,“醉驾入刑”成为不少卖家的宣传亮点,他们纷纷在网页上打出各种广告语。
比如:“酒后驾车,罚款事小,安全事大。您的酒量可能超一流,驾车前请用本品测试,做到安全驾车。”“朋友相聚难免要喝点酒,那么喝多少可以安全开车呢?这款产品会告诉您。”
厦门买家董先生说:“按我1斤白酒的量,两三杯啤酒实在不算什么。喝完再泡茶聊天,一两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可是,这时能不能开车,心里还是没谱,自己先测下才放心。”
另一位买家陈先生说,他是跑业务的,应酬多:“喝完之后,我都会休息大半天,但心还是很虚,也不知道到底要休息多久才能到安全值,有个测试仪就方便了。”
灵敏度不一 质量良莠不齐
这些测试仪操作很简单,只要对准进气孔吹气5秒钟,就有不同颜色的灯亮起,黄色表示警告,红色表示酒精超标,绿色表示正常。
一厦门卖家告诉导报记者,酒精测试仪的感应器越灵敏,价格就越高。尽管有些卖家打包票说 “绝对准”,但也有卖家坦言,便宜的测试仪和交警专用的多少还是会有差异,“不能保证一定过关,只能供参考”。
导报记者仔细查看了多种型号的测试仪后发现,有些计算数据和平常交警检测数据不统一,如,有些仪器超过30mg/100ml才会“报警”,而交警部门检测时,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79mg就属于酒后开车。
部门声音交警:测试未必准血检才是证据
一基层交警告诉导报记者,交警使用的酒精测试仪,都是经过技术监督部门检验的,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校准一次,灵敏度非常高。
“酒精测试仪不是酒后驾驶唯一的检测依据,它只是初步检测,然后还要抽血检测,血液酒精含量测试才是证据。”该交警说。
对于酒精测试仪热卖一事,这位交警坦言:“测试结果未必准确,曾有外地的车主就因为自己测没事,结果血检不过关被抓。最好不要抱侥幸心理,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