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单枪匹马是打不出天下的,宜宾旅游产业要与宜宾白酒产业相联动,酒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融合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也对此作了重要批示,要求旅游产业要把握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把宜宾打造成为国家级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日前,《华夏酒报》记者专访了宜宾市旅游局局长陈有树。
一城三海力促宜宾旅游走向全国
旅游业是无烟产业、绿色环保产业,消耗少,投资效益高,在拉动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陈有树对《华夏酒报》记者说,近年来,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旅游强市”的战略定位,特别是随着宜宾酒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健康发展。2010年,宜宾突出打造了以万里长江第一城、五粮液酒海、蜀南竹海、兴文石海为核心的“一城三海”旅游品牌,从而打响了“长江第一城,酒都最宜宾”的主题口号,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108.01亿元,比“十五”末年均增长33.63%。可以说,旅游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已超过石油、汽车等传统行业而跃居全球第一大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对外开放的先导产业,已经成为宜宾的绿色环保产业和无烟工厂。
剑指“金三角”描绘宜宾旅游发展蓝图
陈有树说,宜宾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打造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将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化特色化、旅游产业化”“五化联动”的战略定位来打造“酒都宜宾”。为了实现把宜宾打造成享誉全球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和“酒都宜宾”,把宜宾旅游打造成为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西部旅游的黄金目的地,宜宾编制了宜宾酒文化旅游规划,从酒文化旅游布局上,将力推酒都特色街区(北区和南区)、酒文化影视城、酒都博物馆、酒文化主题公园等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从有利于旅客观赏和品味酒都文化特色角度,将宜宾酒文化旅游划分为文化特色街区和酒文化产业园区两块来做,推进酒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和打造。
在开发酒文化旅游产品上,深度挖掘民间重大节日与酒有关的风俗,开发宜宾苗族“拦路酒”“祭花杆”等旅游项目,争取用五年时间将“酒圣节”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经济文化旅游活动。针对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引导企业开发品种多样、包装精美、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旅游礼品酒。
在酒产业体验旅游线路上,以五粮液工业园区为主体,结合李庄酒工业园区、高洲酒业、红楼梦酒厂等,开发以体验白酒生产工艺流程为主导的工业旅游线路;打造以饮酒为主题的餐饮美食街及白酒品牌发布会展中心。
据《华夏酒报》记者了解,宜宾酒文化特色街区主要包括酒文化影视城、旧州塔五谷园、酒文化博物馆、江北商业步行街、流杯池酒文化主题公园和武庙、华藏寺、东楼观光游览区、冠英街历史文化街区等。而酒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包括五粮液、李庄酒工业园区、高洲酒业、红楼梦酒厂等。以五粮液工业旅游园区为主,李庄酒工业园区、高洲酒业、红楼梦酒厂等为辅,通过绕城快速通道与国省干线公路,打造宜宾白酒工业旅游一条龙,旅游区涵盖老城区“酒之源”历史展示区和“酒之盛”工艺体验区,以及“长发生”“利川永”“刘鼎兴”等酿酒古窖池。
“五化”联动让旅游与酒业比翼双飞
如何使酒产业与旅游产业相得益彰、同步发展?陈有树向《华夏酒报》记者说,宜宾市委市政府本着“酒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融合,酒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联动”的思路,出台了《宜宾市酒类发展“十二五”规划》,拟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整合白酒金三角的酒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辟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国际旅游专线”,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国际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形成,以拉动该区域旅游文化产业以及绿色农业、工业、民俗文化等其他产业的发展。首先规划“白酒金三角”旅游线路,把宜宾纳入“白酒金三角”旅游线路的整体规划中,以酒为核心,谋划宜宾的旅游业,打造国际国内独一无二的旅游精品。以酒为线,把酒文、酒史、酒俗串起来,在搞好原有酒业旅游景点建设的同时,新建世界酒类展览馆、中国酒文化大型博物馆、名酒银行、酒文化休闲园林、宜宾古代酒作坊;把流杯池公园建成酒文化主题公园,在流杯池公园建酒诗酒词碑林等旅游新景观,把红色旅游、生态旅游、酒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变单纯的观光旅游为观光、休闲旅游;建设“酒产业旅游”游客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购酒超市、酒产业特色酒店、酒楼、酒吧、酒博物馆、酒文化城、酒主题公园、酒雕塑、酒建筑等等。把酒文化旅游品牌以及自然生态观光休闲旅游整体包装。将酒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有机结合,自觉融入有着强大吸引力的川南旅游体系。
二、加快区域品牌向国际品牌发展的步伐,打造白酒世界奢侈品品牌,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目前,“中国白酒金三角”地区的白酒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地方品牌与酒业发展态势仍不相称,地方政府应大力扶持地方酒类品牌,力争多培育出几个全国知名的二线酒类品牌,才能夯实“中国白酒金三角”白酒的发展基础。同时,必须要有国际化的开放视野和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将具有较强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凝结到地域品牌建设上,联合打造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和国际品牌,提高整个区域品牌的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竞争力,将中国白酒推向世界国际市场,打造成为世界奢侈品品牌,对传播中国文化和精神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打造全球性、国际化的酒文化圣地。“中国宜宾酒圣节”已经成为宜宾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一张节庆文化品牌。以五粮液为代表的酒产业,既是宜宾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传承酒文化的最佳载体。借助国际国内在宜活动和民俗节气向世人推出“中国酒都”,从宣传画、明信片、邮品、扑克牌等、影视、歌舞、酒圣祭祀大典、图书等,宣传宜宾酒都。要动用各种媒体,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宣传。把宜宾白酒之都推向世界,成为全球性、国际化的酒文化圣地和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西部旅游的黄金目的地。
背景解读
一个浸泡在白酒里的旅游城市
宜宾是“中国酒都”,是世界名酒五粮液的故乡,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这样一座与酒有关的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早在2006年,宜宾就借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将宜宾建成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不仅有“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中国旅游目的地四十佳、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的蜀南竹海,而且有“十里酒城”五粮液工业旅游区,不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兴文石海,而且有抗战文化特色的李庄古镇……可以说,旅游资源禀赋极佳。
酒都宜宾,到处都浸透着酒文化气息,“十里酒城”五粮液堪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区”,五粮液的建筑艺术,无处不与酒文化结缘;在蜀南竹海,一直流传着“竹王造酒”、黄庭坚与箐斋液的故事,明代蜀南魁首、两京祭酒、礼部尚书、太子少保的周洪谟,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兴文石海,也一直流传着僰王与酒的故事……一句话,如果说法国波尔多被誉为是浸泡在葡萄酒里的城市,那么,宜宾便是浸泡在白酒里的旅游生态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