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七大优质葡萄海岸之一,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中国现代葡萄酒工业的发祥地和最大的葡萄酒工业生产基地,葡萄酒年产量是全国的四分之一,产值占全国的二分之一……烟台已经拥有了21.5万亩酿酒葡萄基地、27.14万千升的葡萄酒年产量、139.8亿元总产值、众多名牌产品、葡萄酒专业人才教育基地和一系列葡萄酒文化旅游项目。
烟台发展葡萄酒产业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还有着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和百余年葡萄酿酒文化,以及独特的人文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雄厚的科技实力。到“十二五”末,预计烟台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50万亩,葡萄酒生产能力将达到80万千升,葡萄酒产量将达到50万千升,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
在取得了众多骄人成绩的同时,烟台葡萄酒人并不满足。作为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首任局长,衣凤凰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技术创新、彰显文化魅力,不断延伸、拓展葡萄酒产业链条,加快葡萄酒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扩大烟台葡萄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把烟台打造成一流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在2011年,烟台将会新发展酿酒葡萄3.5万亩,葡萄酒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亿元、利税55亿元,葡萄酒文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的城市品牌更加响亮。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成立后开展工作的第一年,在这样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时间点,衣凤凰接受了《华夏酒报》记者专访,为我们深入分析了烟台葡萄酒产业的现状并介绍今后的发展方向。
切实抓好基地建设
增加“与狼共舞”的底气
众所周知,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优质的酿酒葡萄是生产高档葡萄酒的基础。从成立伊始,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就把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作为彰显烟台产区葡萄酒特色、推动烟台葡萄酒产业上档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10年12月20日,刚刚就任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局长,衣凤凰就开始广泛地深入烟台市各个县区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深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入调研烟台酿酒葡萄基地的发展现状。
在经过了深入的调查走访之后,衣凤凰当即指出,目前,烟台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远远不能适应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需要。按2010年烟台葡萄酒27.14万千升的产量计算,烟台需要50万亩酿酒葡萄基地,但现在只有21.5万亩,不足需求量的一半。
“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基础就是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如果基地建设滞后,烟台葡萄酒会失去这个产区应有的风格,个性就会不突出,连带出现同质化问题,最终会影响到烟台葡萄酒的市场竞争优势。”衣凤凰在谈到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时,格外强调了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造成基地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衣凤凰认为,一方面是由于酿酒葡萄比较效益低,农民不愿意种。烟台的地理环境适宜种植大多数北方水果,与苹果、大樱桃、鲜食葡萄的经济收益相比,酿酒葡萄的效益低。以2010年的状况看,农民种植一亩苹果,收入在10000元以上,而种一亩酿酒葡萄的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发展酿酒葡萄基地的积极性非常高。西部地区劳动力和土地租用价格、农民对预期收入的期望值等都比较低,有昼夜温差大、葡萄含糖量高的优势,部分企业愿意在西部地区建立基地。
摸清了烟台酿酒葡萄基地的现状之后,衣凤凰为烟台酿酒葡萄基地发展开的药方是:通过生产高质量的酿酒葡萄来提升烟台葡萄酒品质,用高端葡萄酒来增加烟台葡萄酒和世界名酒竞争的筹码,增加烟台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抗衡的底气。
2011年,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将会重点抓好张裕公司万亩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威龙公司王屋葡萄产业基地建设、正大公司福山基地建设等项目,鼓励其它骨干企业扩大自建基地规模,规范生产技术管理,提高酿酒葡萄产出质量,为生产高档葡萄酒提供优质原材料保证。同时,加大新品种苗木的选育引进力度。加强与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沟通,搭建酿酒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交流的平台;抓紧建设酿酒葡萄苗木研究中心,加大对适宜烟台自然环境、符合酿酒工业高端发展需求新品种葡萄苗木的选育力度,搞好现有优势品种的脱毒选育工作;制定并逐步推行烟台酿酒葡萄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有效提高酿酒葡萄种植的无公害、规范化水平。协调搞好世界名优酿酒葡萄品种的引进、试种工作。
“我们会积极为烟台的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争取补贴,以推动烟台酿酒葡萄基地的发展;同时,葡萄酒企业也需要从长远需要、现实情况出发,不应该在基地建设成本问题上斤斤计较,要算大帐,要加大葡萄基地建设,逐步提高葡萄收购价格,做到让利于民,让种葡萄的农户增收,他们积极努力地种出更好的葡萄,才能真正实现基地建设的良性发展。”
树立强势产区品牌
打造魅力“葡萄酒城”
国际上驰名的葡萄酒产区比比皆是,诸如法国的波尔多、美国的纳帕、意大利的皮蒙等。在国际知名葡萄酒产区内,尽管也有数百家甚至数千家葡萄酒生产商,但都以产区品牌对外宣传,使消费者形成了对产区品牌的高度认同。产区品牌的打造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宣传推广是互相促进的,而不是矛盾对立的。产区品牌打造好了,产区内的所有企业都能从中获益。
对于烟台的产区品牌形象,衣凤凰认为,尽管烟台已经拥有了一批葡萄酒名牌产品,但缺乏资源有效整合,烟台产区的整体品牌形象还没有树立起来,这影响了烟台葡萄酒在国内、国际葡萄酒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衣凤凰把烟台产区品牌比喻成“眼睛”,所有的烟台葡萄酒企业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烟台葡萄酒的声誉形象。把烟台产区品牌做成最具中国风格的顶级葡萄酒产区,不仅每个企业都能从中受益,而且还提升了烟台的城市形象,推广了烟台的葡萄酒文化。
烟台葡萄酒产区品牌打造作为2011年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点,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将在抓好葡萄酒市场监管的同时,进行一系列产区品牌宣传。陆续会在中央级媒体和国内葡萄酒消费主要城市播映烟台“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宣传片,而且还要面向国内外征集产区形象标识和广告语等形式,进一步扩大烟台葡萄酒的市场影响力。与此同时,还将组织企业集体亮相国内外各种葡萄酒展销会、博览会等。
谈到这里,衣凤凰特别向《华夏酒报》记者指出,今年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的第85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将组织部分葡萄酒及相关企业统一参展,届时将在糖酒会上掀起一股烟台葡萄酒产区冲击波。适当时间,还将组织部分葡萄酒企业到广东等国内葡萄酒消费主要城市统一进行市场推介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打造个性化本土文化
延伸葡萄酒产业链条
浓厚的葡萄酒文化是打造葡萄酒知名产区的重要条件。近年来,烟台市葡萄酒爱好者不断增多,人们对葡萄酒的认同程度不断加深,各种葡萄酒文化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葡萄酒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形成。特别是葡萄酒文化旅游成为烟台旅游的新热点。
在看到烟台市葡萄酒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衣凤凰指出,烟台本土葡萄酒文化的宣传普及力度还不够,还没形成浓郁的葡萄酒文化和消费氛围,葡萄酒与休闲旅游、胶东饮食等方面的结合还不紧密,企业市场营销方式类似,概念性炒作的成分偏多,缺乏对烟台自身葡萄酒文化特色的研究。这正是烟台葡萄酒在与进口酒对阵时候的弱势所在。
对于培育烟台葡萄酒文化,让烟台葡萄酒不仅征服消费者的味蕾,更从内涵上吸引和征服消费者,衣凤凰布置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专栏,宣传葡萄酒酿造、品鉴常识,普及推广烟台葡萄酒文化;二是创办烟台葡萄酒文化宣传网站,把葡萄酒爱好者有效凝聚起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烟台葡萄酒产业、喜爱烟台葡萄酒文化;三是筹划建立“烟台葡萄酒文化展示中心”,打造一个集收藏展示、科普推广、品牌集聚、品鉴欣赏、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葡萄酒文化基地,使其成为展示烟台葡萄酒产业、树立烟台葡萄酒城形象的窗口;四是整合葡萄酒旅游资源,集中推出一条或几条精品葡萄酒旅游线路。与相关部门主动配合、积极作为,加大推介力度,把烟台打造成国内著名的葡萄酒海岸旅游休闲区。
完善政策资金支持
夯实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发展葡萄酒产业,人才队伍是基础,政策、资金是关键。从今年开始,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将积极争取各个方面的支持,凝聚整合力量,共同推动烟台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
在政策、资金方面,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将甄选产业项目,争取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尽快制定出台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管理办法,争取出台鼓励扶持措施,促进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会积极完善葡萄酒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不仅会支持烟台地区的高校设立葡萄酒学院或开设葡萄酒专业,为烟台葡萄酒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而且还会加强与国内外其它葡萄酒知名产区、教育机构的联系沟通,帮助企业引进葡萄酒专业高端人才,促进企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