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鲁酒市场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首先,随着鲁酒集体的崛起,品质和品牌的提升,在山东市场上站稳了脚跟,鲁酒占到了85%以上的省内市场份额。尤其是主流白酒企业,在区域市场上精耕细作,收获颇丰。鲁酒的这种区域强势,被称为“区域为王”。
随着鲁酒企业实力和威力的与日俱增,鲁酒已不满足于眼下的区域市场,而是蓄势以待,时时寻求省外市场。泰山生力源和孔府家在山东省外市场上的优异表现,也给鲁酒企业带来了信心。鲁酒主流企业一边强身健体,增加实力,一边跃跃欲试,不断冲击省外市场。种种迹象表明,鲁酒省外市场拓展的帷幕已经拉开,在未来的征途上鲁酒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市场博弈又将怎样进行?
巧抓市场机遇 创新竞争战略
市场竞争战略是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由企业的产品群和新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即企业用现有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它是发展现有产品的新顾客群,从而扩大产品销售量的战略。通过这一战略,可以使企业得到新的、可靠的、持续的销售渠道。
众所周知,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大多数鲁酒企业都把目光集中在本地市场,在家门口耕耘,那时所采用的市场开发战略和市场开发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可模仿性较强。
随着鲁酒开发更大市场的需要,鲁酒企业调整竞争策略,转换市场开发模式。一些思路超前、操作性强、适用性强的市场开发战略应运而生。
“多元化发展战略”大显身手
目前,鲁酒部分企业实施了“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多元化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并构建起较大的产能,以生产规模优势和企业资本优势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雄踞鲁西北的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制定实施了“多元化发展战略”。2005年,10万千升白酒扩产项目一期工程和年产10万千升酒精扩产项目奠基,从而拉开了进军全国白酒10强、争做长江以北最大五粮型酿酒生产基地以及“多元化”发展的新序幕;2009年,古贝春热电、酒精、粉煤灰制砖三大项目建成投产;2010年,10万千升白酒扩产项目二期竣工投产。目前,古贝春借助“多元化发展战略,一直保持着年均30%的发展速度,并高起点制订远景发展蓝图,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拉动产品上档升级,以“古贝春”重点打造省内及周边市场,以“国蕴酒”重点打造山东省外市场,市场扩张步伐加快,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捆绑式发展战略”显山显水
在鲁西南地区迅速成长壮大的花冠集团,一贯秉承“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酿酒”的企业理念,坚持“以文化拓市场,以品质赢市场”,与经销商捆绑发展,共同进步,帮助经销商成立自己的公司,理顺经销商内外关系,使经销商轻装上阵,真正与经销商形成与花冠同呼吸、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使销售渠道一直保持健全、通畅,为赢得鲁西南及周边地区的广泛市场奠定了基础,并迅速成为鲁酒的骨干力量。
“双品牌发展战略”驱动竞争升级
以前,鲁酒走不出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品牌乏力,导致市场开拓受阻。对此,鲁酒人有着清醒的认识。因而,鲁酒把品牌塑造放在了重要位置,花大气力打造品牌,几年的工夫,鲁酒的品牌建设大有建树,一批骨干品牌应运而生。
不仅如此,有的企业还同时建设了两个及其以上的品牌。素有“少壮派”美名的扳倒井集团,在原有浓香酒的基础上,推出了令当前国内高档白酒消费者尊崇的“芝麻香”型白酒,形成了“复粮芝麻香”和“优雅浓香”两大香型齐撒芬芳,“国井”和“扳倒井”两大品牌交相辉映的“双品牌、双香型”竞争战略。同时,实行积极的营销策略,在建立了稳固、持续的省内大后方市场之后,用好用活政治营销、体育营销和事件营销策略,不断向省外发力,成为鲁酒走出山东的强力拉手。
“双轮驱动”战略抢占市场
一直以来,鲁酒存在着产品和市场营销模式雷同,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对此,许多企业主张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走差异化经营之路,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上独辟蹊径,以新取胜。文登颐阳酒业和蒙山酿酒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代表。
颐阳酒业有着老产品“文登学”酒,但是近年来他们又重点开发和研制了“颐阳补酒”,他们用“文登学”酒打区域市场,用“颐阳补酒”打全国市场,区域市场和全国市场优势互补,双轮驱动,点线结合,长短结合,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
无独有偶,蒙山酿酒也是采取的这种市场竞争战略,他们的“蒙山”系列白酒有着65年的历史,植根于沂蒙山区,在那里有着稳定的市场和忠实的消费者。近几年来,他们充分利用沂蒙山区盛产毒蝎这一有利条件,经过多年的研制,开发出了“十足全蝎酒”,并把它定位在全国市场,同样采取了“双轮驱动”的市场竞争战略,“十足全蝎酒”在华东、华南等省市销售走高,市场看好,有利推动了企业健康发展。
品牌寻求突破产品剑指高端
鲁酒要想在未来市场上有竞争力,就必须从根本上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业内人士认为,鲁酒品牌影响力不强,产品线过长,难以形成品牌聚集效应,针对鲁酒当前现状以及市场竞争态势,鲁酒开始调整、缩减、优化现有产品线,并针对省内外市场的需求,以中端产品为核心,以高端产品为动力,重新挖掘品牌基因,确定品牌地位。
山东不仅是个产酒大省,同时又是文化大省,酒文化资源丰厚。更重要的是,鲁酒企业都认识到了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下大气力提炼酒文化:兰陵挖掘“千年文化”,孔府家挖掘“儒家文化”,景阳岗、梁山酿酒挖掘“英雄文化”,黄河龙挖掘“龙”文化,四君子挖掘“君子”文化,扳倒井挖掘“井”文化,泰山生力源挖掘“泰山”文化和“小窖”文化,景芝挖掘“古镇”文化和“香型”文化,趵突泉挖掘“泉”文化等。
古贝春、景阳冈、扳倒井、花冠等企业还建立了高水准的酒文化馆和酒道馆,更将酒文化直观、真实地展现出来。为鲁酒的品牌经营注入了新鲜血液,并通过这一强劲有效的品牌经营战略,完成了品牌的整合,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完善的品牌体系。
与此同时,鲁酒又以独特的工艺技术,集思广益,生产出时尚、创新、紧贴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强的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如孔府家开发的儒雅香白酒,将清、浓、酱、芝四香合一,以其高贵典雅的风格在华南、华东等市场备受青睐。另有一些区域性白酒,在品牌号召力和资源相对薄弱的条件下,主动创新思路,策划出物美价廉,或者个性鲜明的主导产品作为突破口,做足地缘优势,作大地产概念,也创造了不俗的市场业绩,如山东的“天地缘”等。
在做足做好地缘优势的同时,鲁酒利用自己的工艺和技术优势,创新高端产品,在省内外市场引起高度关注。2010年11月,古贝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产品上市发布会,隆重推出浓香和酱香型系列“国蕴”酒,售价直逼千元,其大方、漂亮的包装和深邃的文化底蕴令众人折服。另外,芝麻香系列的“泰山五岳独尊1545”、“九朝陈香”、“一品景芝”、“国井扳倒井”、“趵突泉”、景阳冈“赖茆”等直指高端。
现在有一种可喜的现象在鲁酒中形成,那就是鲁酒人思想意识的创新和心胸格局的放大,令鲁酒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如兰陵集团,在甩掉了沉重的包袱之后,轻装上阵,快速发展,在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之后,市场竞争又推新举措:产品直接定位三高,即高端、高档、高价位,对市场的布局也体现了战略的远大,制定了“巩固临沂,导航山东,占领全国,走向世界”的全新市场战略。
改变营销格局拓展竞争空间
前些年,鲁酒受传统的影响比较大,加上“内忧外患”的市场环境,战线一直不能拉长,一直在省内转圈圈。近来,随着鲁酒实力的剧增,到省外市场打拼已是必然。
然而,走出山东区域市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营销格局必须创新和改变,必须根据当地市场调整营销策略,尽快适应,否则就会“水土不服”。
创建新型厂商合作模式,稳固现有渠道,发展省外渠道,是鲁酒企业近几年市场运作的新亮点。以泰山生力源为例,泰山生力源是鲁酒中省外市场表现最为突出的企业,究其原因是,他们采取省内、省外的渠道模式不同的策略,省内市场则采取了小区域的直分销模式,而省外市场执行的是大客户代理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股份合作这一模式,把省外主导市场的经销商和企业的成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建立渠道“三级体制”,组建利益的共同体。渠道“三级体制”就是:厂家、厂商联合体和渠道体。厂家是决策层,厂商联合体是执行层,渠道体是到达最终消费者的平台和桥梁。
花冠集团就是以利益为纽带,以品牌为旗帜,与渠道商共同建立互利双赢的经营实体,其核心理念是渠道、网络、市场、服务全部实现统一,共同做市场,共同谋发展。事实证明,花冠的市场之所以得到快速而有效地推进,坚守住鲁酒的西南门的同时,切入省外市场,是厂商共同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分产品、分渠道,“三盘互动”,创建核心市场。鲁酒的渠道现状是:多产品,多经销商,省内市场稳定,省外市场资源匮乏。面对这些问题,鲁酒省内市场的运作,注重了产品线的调整和深度分销队伍的建设,将不同产品线交由不同经销商运作。在一个区域中,以二到三个产品线为主形成核心市场区域内部联动,营造出高度的整体品牌氛围。在具体渠道运营上以核心消费者(团购先导)、核心酒店、名烟名酒店三个盘为重点突击对象,通过三盘互动,创建核心市场。
开拓外省市场时,鲁酒企业有效选取目标区域,以周围相邻的数个城市为目标,同时开发,区域联动,形成共振,扩大影响,有效辐射周边市场,如兰陵在苏北开发的市场就采取了这种模式,其效果非常理想。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