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孙利强:国产葡萄酒面临“内忧外患”
来源:  2015-12-21 09:20 作者:

  “暴增”、“成倍增长”、“激增”、“量增价跌”、“大幅攀升”、“猛增”、“骤增”……这些看上去来势汹汹的词汇,时常被拿来描述近年来我国的葡萄酒进口量。进口葡萄酒正以越来越快的增长速度,在中国市场上争夺话语权,甚至有专家预言,1—2年后,进口葡萄酒将与国产葡萄酒平分秋色。


  外有洋酒逼近,而2010年年底的昌黎假酒曝光事件又给国产葡萄酒造成了一定影响,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双面夹击下,国产葡萄酒该何去何从?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利强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积极应对洋酒和假酒是以张裕为代表的国产葡萄酒最主要的课题。


应对洋酒,质量是根


     在本次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针对进口葡萄酒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建议国家对葡萄种植产业给予补贴性政策,并建立起政府、行业组织和葡萄酒厂商共同组成的反倾销机制。如果能够享受补贴性政策或是建立反倾销机制,对于国产葡萄酒来说自然是个重大的利好,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国产葡萄酒应对进口葡萄酒的最终武器,还是产品质量。


     作为国产葡萄酒的代表,张裕对进口葡萄酒攻势的感受更为强烈,在探索如何应对进口葡萄酒方面也更积极。“为了在与进口葡萄酒的竞争中争取更多的市场,保持张裕这个民族品牌在市场上绝对的地位,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一方面加大品牌宣传,另一方面从原料抓起,坚持质量是根。”孙利强对《华夏酒报》记者表示。


     进口葡萄酒在宣传推广时,总是会强调其品质的优良,为了酿出更优质的葡萄酒,在产品品质上与进口葡萄酒抗衡,张裕格外重视原料、酿造设备、酿造技术三个方面的工作。


     在葡萄原料基地建设方面,张裕目前在烟台、新疆、宁夏、陕西、辽宁、北京等地共拥有25万亩葡萄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基地,拥有200位专家与技术骨干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的绿色种植标准、采收葡萄质量与安全指标检测、数小时新鲜入厂发酵等精细化的基地管理,保障原料的品质与安全。这同时也是张裕在葡萄原料方面的战略性布局,为张裕今后迎接国内、国际更严峻的竞争做好准备。


     在酿造设备方面,张裕先后于1998年、2008年、2009年在烟台、宁夏、新疆三地建成三座原酒发酵中心,全部实行自动化控制;每年都大规模引进法国著名橡木主产区出品的橡木桶,确保陈酿葡萄酒的最佳风味;2007年在烟台建成年生产能力达3万千升的解百纳生产中心,自动化控制的管路系统,令葡萄酒风味调配更为精确和均衡;2006年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灌装生产线,每小时可灌装葡萄酒15000瓶,已于2010年1月16日启动的张裕国际葡萄酒研发与制造中心将历时5年时间,建成集葡萄酒、白兰地、起泡酒、保健酒等酒种的研发、制造、生态旅游、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球领先水平的葡萄酒研发与制造基地。


     在酿造技术方面,张裕拥有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平均每年在科技开发方面投入约1.83亿元,每年新工艺研究项目达85 项。目前,通过组建国际酒庄联盟的形式,张裕还聚集了一批来自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新西兰等世界各地的一流酿酒专家。


     通过这些基础性工作,张裕希望用产品质量告诉消费者,中国也能酿造出与世界知名产区或国际葡萄酒公司相媲美的葡萄酒。

     2010年年底,昌黎假酒曝光事件不仅给当地葡萄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整个国产葡萄酒行业蒙上了一层灰尘。然而,这样的产区悲剧并非第一次发生,之前吉林通化、河南民权的教训已经给国产葡萄酒敲响了警钟。通化和民权遭曝光后,整个葡萄酒行业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两大产区的一些企业不得不关门转行,正规企业也遭受牵连,市场萎缩,品牌信誉大打折扣,产区发展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局面。先后三大产区由于假酒事件陷入危机,不得不引起国产葡萄酒企业的高度重视。


     在整个交谈过程中,孙利强始终给人一种亲切儒雅的感觉,唯独在谈到昌黎假酒被曝光事件时,对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假酒的危害不仅仅涉及到个别企业,更有可能会毁掉整个产区甚至整个国产葡萄酒行业。”


     如何遏制假酒,避免出现产区悲剧?除了有关部门加大对制假售假的监管力度外,企业自身也应加强安全防范。以张裕为例,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后,张裕率先引进发达国家应用成熟的先进RFID电子标签,以此构建了张裕产品从葡萄园到消费者的全程质量安全系统。这个电子标签就像为每瓶葡萄酒贴上了号码唯一的“身份证”,里面输入了该瓶酒从生产到仓储、物流、销售各环节的信息,可实现实时动态追踪,确保产品的全程回溯和问题产品的快速召回。据了解,该系统已经应用到张裕爱斐堡、张裕卡斯特酒庄酒产品上,今后将逐步扩展到张裕解百纳及其它产品。


     为了实现对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张裕首先对葡萄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张裕葡萄基地的管理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与全国2.5万种植户一起,为每一块葡萄园建立信息档案,包括地理位置、坡度、向阳度等“风土”条件、种植品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以及种植户自身信息、收获葡萄数量及糖度等信息;张裕还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制定了葡萄原料质量安全标准,所有这些质量安全标准与措施都被制成小册子发放给葡萄种植户,对种植户进行培训,从源头上解决葡萄酒原料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张裕还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合作,进行葡萄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深入研究,来提升葡萄原料的质量。


    其次,张裕还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分析与控制体系。近三年来,张裕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购置原子吸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葡萄酒自动分析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葡萄原料与葡萄酒质量安全性指标的检测。作为国家发改委、山东省经贸委的葡萄与葡萄酒安全平台建设项目,张裕在行业内首次制订葡萄与葡萄酒质量安全内控标准,并依此出台了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做到层层把关。


     应该说,不管是在应对洋酒还是应对假酒方面,张裕都走在了国产葡萄酒行业的前列,但是,要解决好洋酒和假酒这两个行业课题,仅靠一两个企业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当国产葡萄酒行业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整体崛起时,才能在应对洋酒和假酒方面占据主动权,守护好国产葡萄酒的阵地。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苗倩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