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让“幸福”飞舞——2011,中国酒业十大猜想(1)
来源:  2015-12-21 09:20 作者:

  2010,中国酿酒行业波澜不惊,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我们在为成绩欣喜之余,不禁想问:2011年,中国酿酒行业将沿着怎样的发展轨迹前行?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同展望2011年,猜想新一年酿酒行业可能出现的新现象、新变化。


  酒类立法加速推行,《酒法》何时能亮相?

  实现概率:★★★☆☆ 

  2011年2月17日,根据国务院关于“研究制定酒类管理专门法规”的要求,商务部紧急召集河北等三省酒类管理部门开会研究酒类立法工作;2月18日,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又在国务院法制办共同商讨酒类管理法规的制定情况,由此,广受酒类行业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酒类立法再度进入人们的视线——酒类立法加速推行,《酒法》何时能够面世?

  远者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山西朔州毒酒案,近者如2010年底的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曝光事件,酒类质量安全问题总是在不经意间跳出来刺痛着人们的神经。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研究制定酒类专项法规,但始终没有取得质的突破。

  而随着行业的发展,酒类立法的必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了。

  一方面,酒类质量安全事关民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酒类生产和流通过程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约束管理;同时,多数酿酒企业都是当地的耗水耗粮耗电大户,一定程度上也是排污排水大户,酒类企业如何在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方面实现突破发展?法律的规范、监督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假冒名牌酒品在赚取高额利润、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严重侵害了酒类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形象,酒业打假维权同样需要法律手段的介入。

  总之,酒类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尚需要一部更具针对性、专业性和全面性的酒法加以规范监管。

  我们看到,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包括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桥、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利强在内的酒类行业人大代表达成一致共识,共同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提交的《关于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酒法>立法》的议案上署名——酒业大鳄联名呼吁尽快建立《酒法》。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蒋秋霞再次提交了酒类立法议案。 2010年10月27日至30日,由全国政协委员步正发带队,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质检总局、财政部、税务总局、相关酒类协会和企业组成的酒类立法调研组赴广州、深圳等主要酒类销售地区进行调研。

  2011年1月21日,政协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尽快制定酒类管理专门法规的调研报告》。据了解,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对酒类立法工作高度重视,已经与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联合进行了详细的立法研究,酒类企业盼望已久的专门法规出台进程大大加速、

 由此,我们不由充满希冀地猜想:《酒法》面世会否在2011年取得重大突破? 

     
   高端白酒“涨”势放缓?品牌格局面临新一轮洗牌

  实现概率:★★★★☆  

   2011年伊始,五粮液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销售终端对部分产品调价,包括经典的500ml 52度五粮液每瓶从789元/瓶调整到889元/瓶,52度五粮液1618从839元/瓶调整到939元/瓶,价格上涨达100元/瓶。2010去年岁末因茅台酒涨价而引起的一片热议还未消散,五粮液此番又出重拳,不禁让人感叹,白酒“涨”势依然凶猛。

   当然,为了与茅台竞争白酒行业的王者“宝座”,五粮液此举早在人们意料之中。即便是二线品牌、区域品牌,也借着两大白酒巨头的高端博弈,尝试在300元—600元之间播种扎根,且效果十分明显;而在农村,10十元/瓶以上的酒已被广为接受,几十元的酒也大有市场。可以说,整个白酒市场的价格水平都在逐渐提升。

   接下来,我们关心的是,2011年白酒涨价之风还能刮多久?新的价位区间又将给市场品牌格局带来哪些影响?——涨价究竟是让消费者明白了价格与成本之间的那点“秘密”,还是重塑其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为白酒市场升级打开通路呢?显然,后者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也是行业发展、增长方式转变所必须的途径,但需要更加艰苦的后续工作来确保其实施。涨价之后,白酒产品应当在传统定位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借此赢得更广泛消费群体特别是未来核心消费者群体。

   标签上的价格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白酒品牌的竞争力,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认可度才能决定其市场地位与高度。所以,2011年,白酒行业的涨价势头或将放缓,更多的企业将致力于品牌文化与营销模式的调整创新,以提升品牌价值为核心工作,力求实现价值与价格的统一。

   无疑,这将带来白酒品牌格局的新一轮洗牌,当茅台和五粮液直逼千元大关,其身后留下了广阔价格空间,是泸州老窖强势跟进?是剑南春王者归来?是郎酒再上层楼?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市场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1] [2] [3] [4] [5] [6] [7]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