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两点,备受关注的上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行的陈年茅台酒专场拍卖会正式开拍,整场拍卖会从作家叶辛送拍的一号拍品开始便一路火爆,几乎每一瓶酒都要经过几轮激烈的竞价,遗憾的是,全场起拍价最高的“酒王”——一瓶1955年的五星茅台因无人应价流拍,而其余99瓶陈年茅台全部高于定价50%以上成交,成交总额达522.8万元。
大腕云集拍卖会市民多来探虚实
据上海国拍公司副总裁范干平介绍,这次拍卖会可谓“盛况空前”,几乎所有国家级知名媒体及上海本地媒体全部都到了,那几十台“长枪短炮”里,囊括了上海滩最好的摄影记者,此外,中国台湾、香港,日本的媒体也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经统计,此次参拍者共有近200人,其中包括来自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的茅台酒大藏家,被称为茅台收藏第一人的赵晨也来到现场。
除了大腕,更多的是来一探虚实的上海市民。一位带着孙女前来参拍的老阿姨告诉记者,她并不准备竞买茅台酒,只是家中有陈年茅台,这次是来看一下成交的情况,由于参拍人数众多,不得不交了5000元保证金拿到号牌才得以入场,记者看到,很多参拍者都拿着目录,认真记录着每一件拍品的成交价格。据了解,像这位老阿姨一样前来打探消息的不在少数。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拍卖公司此次印刷了几百份拍品目录,没想到也成了市民争相购买的物品,每本25元的价格并不便宜,但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市民们称,想买一份回家对照家中的茅台酒,自己可以鉴别一下家中酒的真假,也可了解一下价格。
范干平表示,此次拍卖会对茅台的起拍价主要是参照此前举行的各大拍卖会的成交价与委托人商量定价。一般来说,上世纪60年代的10万左右,70年代的4万左右,80年代的2.5万左右,90年代后由于假酒增多,被挡在了拍卖会门外。
酱瓶茅台最受追捧
记者在拍卖会现场发现,在所有拍品中,酱色瓶茅台被很多竞拍人疯抢,最后的成交价往往比底价高出1-2倍。专家介绍:酱瓶茅台为上世纪80年代的特殊产物,为当年国宴的特供酒。资料显示,这种茅台“瓶外施酱色釉,瓶底露胎,制作规整。因为酱色釉,藏界都称其为‘酱茅’”。
一位已有50多年收藏经验的陈先生表示,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车轮牌”茅台酒的酒瓶上,贴印有由金色麦穗齿轮和红色五星组成的图案,注册商标为“车轮”牌。当年的售价只有3-5元,目前这些酒的价格都是“天价”。60年代的茅台酒注册商标为“葵花”牌,当时售价是3.5-7元,现在市场价是四五万元左右。文革时期则出现了“三大革命茅台酒”,当时在贵州的售价是7.5元,在上海的售价是8元,目前市场价也达到四五万元。80年代初中期的茅台酒则是“地方国营茅台酒”,当时的售价是20多元,目前市场价是二三万元,投资回报率也有1000倍左右。“本次陈年茅台拍卖会吸引那么多市民参加,说明茅台作为“国酒”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收藏,当然其中不乏商人拿去投资炒作。市民想要通过拍卖会收藏茅台,还需谨慎入市。”
“酒王”虽遭流拍难掩现场火爆
拍卖会从下午2点正式开始,经过3个多小时的角逐,99件拍品全部“名酒有主”,几乎每一瓶酒都要经过多轮竞价才能竞得。一瓶瓶盖有损的上世纪50——60年代的地方国营五星茅台酒起拍价为5.5万,最终以25万元成交,成为当天成交价最高的茅台酒,其他茅台酒的成交价也多数超过了起拍价的一倍。
一名坐在记者旁边的参拍人连声惊叹:尽管有所准备,但还是没想到竞买的人这么多,价格也较高,只能比原计划少拍几件回去了。
广东人余女士并不懂酒,也不了解茅台酒,此次专程从广州飞抵上海参加拍卖会,主要是想为父亲的60大寿献上一份心意,“从来没送过父亲什么,现在条件好了,父亲酷爱喝酒,就送他瓶茅台酒生日那天喝吧,品相不在乎,是真酒就行”。
一旁的王先生来自北京,是专门收藏茅台酒的藏家,目前已藏有200多瓶陈年茅台,他笑着提醒余女士:陈年的酒拍回去,最好兑着新茅台喝,否则太浪费喽。
此次拍卖会上,年轻买家176号频频举牌,多次以高出起拍价1倍多的价格买下拍品,引起大家的注意,拍卖会一结束,176号便被记者团团围住,这位年轻买家坦言自己此次买了20多瓶酒,总价超过百万,主要是用作投资收藏,他十分看好未来陈年茅台酒的市场。谈及流拍的“酒王”,这位买家认为起拍价定得太高是流拍的主要原因。
此次拍卖会的“酒王”被定在倒数第二号拍品,即99号拍品,起拍价为126万元。据了解,委托人是一名退休老干部,当天下午他来到拍卖现场后很快就离开了,据称主要感觉压力有些大,决定回去听消息。据介绍,这瓶酒是一位参加过红军长征的老军人送给委托人的,一直存放在卫生间洗脸盆下的柜子里,经专业人士认定为1955年出厂,是目前在市场上露面的出厂日期最早的茅台酒。
尽管流拍有些遗憾,但上海国拍公司副总裁范干平表示,100件拍品,成交99件,仅有1件流拍,总成交额达522.8万元,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3月27日,该公司还将举行第二场陈年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不排除这瓶茅台有再次现身的可能,流拍的原因主要是委托人起拍价定得较高,但酒是好酒,肯定还会有买家关注它。
叶辛举槌宣传贵州
此次陈年茅台酒专场拍卖会的一号和二号拍品是由与贵州渊源颇深的著名作家叶辛先生提供的。拍卖会一开场,拍卖师便介绍说,叶辛先生已亲临现场,如果拍卖成功,竞买成功者除能获得茅台酒外,叶辛还会亲自签名送出目前市面上已绝迹的由他本人撰写的《茅台酒秘史》一书。
当拍卖师宣布1号拍品起拍价2.5万,立即有人应价,随后以每次1000元的加价幅度不断有人应价,10多个回合下来,1号拍品最终以4.2万元成交。
2号拍品开拍后,叶辛先生被拍卖师请上拍卖台,由他本人亲自举槌,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只听见各路摄影记者咔嚓声不断,镁光灯晃得人睁不开眼,最终这瓶酒也以4.1万元拍出。
叶辛先生告诉记者,此次他送拍的两瓶茅台酒是遵义市政府送的,1985年,他应邀到遵义为当地的干部上一堂文学课,三个小时的课程,遵义市政府发了50元的劳务费给叶辛,叶辛说,当时的工资才80多块,一堂课就给50块,太贵了,所以婉拒了遵义市政府的好意,当时的市委副书记见状,在叶辛临走时,送了两瓶茅台酒给他,说这是遵义土产,留作纪念。叶辛从不喝酒,这两瓶酒因此保留到现在。
举办此次拍卖会的上海国拍公司副总裁范干平告诉记者,他和叶辛一样,都在贵州工作过较长时间,对贵州有很深的感情,他们也是很好的朋友,这次拍卖会,他说动叶辛将酒拿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宣传贵州,也算为贵州出点力。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