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只是猜测一个高管去留的“小事件”,后来因为几个高管“扎堆”换东家而成为行业的“重磅新闻”,看来,酿酒行业依旧是按耐不住寂寞。
既成事实的“事实”
“刘敏要离开古井”的传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自今年4月份,曾带领古井集团在泥泞中成功复出的曹杰辞去古井所有的职务后,刘敏的去留问题就成了圈内不少“好事之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而当时,在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未选举出新任董事长之前,暂由公司董事、总经理刘敏主持董事会日常工作。
12月15日,《华夏酒报》记者就“刘敏辞职”一事致电古井集团办公室主任,其明确表示“没有的事”。
安徽省安庆市的古井总代理商郑总也向《华夏酒报》记者表示,“并不知情,我们和古井的合作很好,不会因为哪一个人的原因对合作产生影响。”
“这个消息也是传了半年了。这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事情,我想干,古井不愿意,我也没办法;古井要我留下,我想走,也没辙。我也不可能在古井干到退休……”12月15日下午,刘敏接受《华夏酒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自己就是“努力把工作干好。”
不过,刘敏还是强调自己还没有考虑,也没有最后决定离开古井。
《华夏酒报》记者从2007年12月的古井贡第四届董事会第15次会议决议公告中注意到,刘敏总经理的职务任期到“第四届董事会职务届满”。
事实上,在这个既成事实的“事实”中,刘敏或许也已萌生退意,具体什么时间离开,目前有两个时间点,一个是今年年底聘用合同到期,另一个是明年5月份,董事会换届。
而早在2009年,刘敏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希望“把古井作为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那时的他,只是认为古井是另一个可以证明“他可以做事情的地方”。
从2008年1月上任以来,刘敏凭借着专业的酒业营销技能和广泛的人脉关系,开始了老帅的新征路。
“我之前是想在古井干到死的,但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毕竟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有不同的要求,这也很正常。”
那么,如此一来古井总经理一职将由谁补上?业内人士估计,新的总经理应该会从酒厂里选拔产生。
采访中,刘敏还透露,大约在两个礼拜之前,徐可强已经在西凤上任,出任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
此外,近日,啤酒业内也流传着一则相似的消息:“侯孝海将重回华润总部代替于舒天担任营销中心总经理”一职,而于舒天则转去天津负责分区工作。
看来,临近岁末年初,企业一只手在市场上忙于铺货促销,另一只手也没闲着,在四处“挖人”。
理念、业绩考量职业经理人
2007年底离开华润雪花后,侯孝海曾加入河南金星啤酒,其后又闪电离职去了百威英博,此后在公开媒体上消失了两年多。如今,转了一圈的侯孝海再进华润。
再看白酒行业,一个是年届50的刘敏,一个是65岁的徐可强,刘敏从宝鸡酒精厂到西凤酒任总经理,从孔府家、金威啤酒再到古井;徐可强从辞去五粮液总经理职位到离开酒鬼酒,如今再次出现在西凤酒的全新舞台上。
其实,酒类行业高级职业经理人在业内上演大挪移的事时有发生,营销策划人穆峰分析认为,决定职业经理人去留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实际控制人和经理人在经营思想上是否能够取得一致,职业经理人和当家人建立默契才能相得益彰,否则一拍两散是迟早的事。反面的例子已经很多,正面如唐骏跟他老板陈发树就是非常有默契的一对,结果两人各得其所,互相成就。
据介绍,职业经理人走人的情况无外乎两种:一是经理人没有做到公司股东提出的业绩要求,考核通不过被请走;二是与当家人的经营理念分歧大,经理人不能施展抱负心灰意冷主动请辞。“尤其现在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比较复杂,股东们众口难调,让经理人无奈。”
那么,总经理拍屁股走人,对企业经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穆峰看来,主要受到影响的将是企业下一步的经营计划。“人走了,既定计划是否会重新修正?执行上会不会变样?政策的延续性肯定会有影响。”
实际上,这也是经销商们最关心的一点。“每个领导风格不同,人一变做事也要跟着变,都说做生不如做熟,我们适应新人新政策也需要时间,所以没事还是希望不要变。”酒商王先生如是说。
据了解,促使徐可强离开的原因正是其带领的酒鬼酒经营团队与投资方中糖集团在经营思路上的分歧长期不能统一;刘敏的“正常离开”或许也有着对国有体制羁绊的束缚和想法不能实现的无奈。
其实,无论是徐可强任期内的酒鬼酒还是刘敏任期内的古井贡,其公司的业绩都是有目共睹的,2009年酒鬼酒实现营收3. 65亿元,较上年增长11 .76%;古井贡酒2010年前三季度报告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61元,每股净资产3.7元,净资产收益率17.04%。
“好的公司业绩不是靠一个人来完成的,职业经理人到企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随着时间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很多正面和反面的效应就会被放大。”方德营销咨询董事长、营销专家孟跃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职业经理人到公司后,角色就立马发生了变化,从聚光灯下走进企业成为一名员工,原先光鲜的外衣就变成了企业的“工作服”,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证明“你能行”。
应该说,外来的人员到企业后,肯定面临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也打破了原有的一种晋升体制。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一直困扰企业的问题,就是“空降兵”职业经理人与公司土生土长的“自家人”之间的融合,不少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自身培养了一批忠诚的团队,当“多年媳妇熬成婆”之后,“婆婆”突然发现自己依然还要受制于外来的“新媳妇”,矛盾自然会产生。
企业需加强人才培养
“你会发现,无论是酒鬼、西凤还是古井,他们在寻找经理人的时候都带有一种功利性或者机会性的心理,看重的是他们的‘名人效应’,这就决定了这些职业经理人的‘寿命’都比较短。”孟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跃说。
一方面是职业经理人想再造辉煌,成就一片新天地,却苦于无法说服老板实施自己的理念规划,同时还要提防“婆婆们”的明枪暗箭;另一方面则是老板对职业经理人难以掌控,以致不愿意过多放权,一旦分歧达到无可调和的时候,离开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这似乎成了很多职业经理人的宿命。
这其实也反映了目前酒行业内大家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人才缺乏。
对此,孟跃认为,企业更应该注重自己培养人才。
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陈吉福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人才队伍是企业一步步建立起来的,而不是靠“挖”来的。
有一个例子,安徽的迎驾集团是从大别山区一个县级小酒厂发展成如今的大企业集团的,他们的技术和营销人员便是自己长时间培养出来的,更多的时候,他们也自诩“我们是山里人”。目前,迎驾已经是徽酒的“隐形老大”,销售额排名徽酒第一,就连安徽一家酒业上市公司副总也坦承,“迎驾的终端做得是最扎实的”。
总之,企业要想持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在企业日常工作中保持稳定的运行,良好的完善的人才战略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企业需要的是会过日子的“丈夫”。
可以肯定的是,刘敏离开古井后还会有新的东家,徐可强应该也不会“终老西凤”。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