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白酒国际化必须展示“匠心”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09-15 11:02 作者:孙文东



  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在贵阳的召开,为白酒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国际化思潮。中国白酒不仅有组织、大规模地亮相国际舞台,而且整体地位得到巨大提升,真正吸引了各国评委、专业人士的深入了解。我们有理由相信,布鲁塞尔大赛将为中国白酒带来更充分的决心和信心,去争取国际市场的突破发展。

  但该赛事的意义不仅于此,当国际顶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级水平的评酒赛事来到我们“家门口”,来到中国白酒的核心产区,我们更应该以国际化的市场规则重新审视白酒,明确中国白酒与其他酒种之间的差异所在,在此基础上,尽早明确中国白酒走向国际的步骤和路线。

  当来自全球的目光聚焦于白酒,便很容易发现彼此间的差异,这不仅是工艺、口味等方面的区别,更是深层次的文化隔阂。

  业界普遍将文化视为白酒打开国际市场的最有利条件,认为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推广与发展,将成为白酒国际化的强大推手。但从现阶段来看,这种文化差异性也导致了白酒的传播不利。就好比西方人对中国人的一些表达、处事方式感到不理解,白酒所代表的东方式文化哲学,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价值观念,这同样令国外消费者感到困惑。

  在认识到这种差异性之后,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如何消除由此带来的市场局限性,让国外消费者更易于理解白酒,更乐于欣赏白酒 。

  事实上,无论酒类产品还是酒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甚至如酱香型白酒在北方市场,清香型白酒在南方市场,都遭遇过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问题,况且中国白酒走出国门,要面对完全陌生的市场环境与消费习惯,文化差异无可避免,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不同酒种和不同的品牌,之所以各具特色与魅力,正是其文化差异性使然,不同文化基因塑造了不同的产品个性,表现出各民族、各地域的不同人文风俗。如果硬要把这种文化差异抹去,完全改走国际路线,那中国白酒也就变了味,其国际化发展将变得非常困难。

  白酒行业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学习使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来讲述、传播中国白酒的文化特质。

  那么,适合白酒运用的表达方式究竟是什么呢?从本次布鲁塞尔大赛的情况来看,对“匠心”的理解和表现,是我们亟待补上的一课。

  纵观世界上的各大代表性酒种,无论其具有怎样的文化特征,但有一点是相似相通的,即注重对产品本身的精雕细琢,将生产变成一门极致的艺术,而这种“匠心”投入能够赢得全世界的认可与尊重。以法国的白兰地为例,从原料到酿造,从贮藏到品鉴,其每一个环节都被赋予“匠心”解读,最终完成了白兰地的价值拼图。站在消费者立场上,在为“匠心”付出所打动的过程中,也逐渐接受了白兰地所代表的酒文化。

  作为世界上酿造工艺最复杂、微生物成分最丰富的酒种,中国白酒自古以来就凝聚着无数“匠心”。在白酒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突出白酒的技艺之美、雕琢之美,然后引出更多的精彩内涵,这样的步骤路线,或更容易收到市场实效。

  除了决心和信心,中国白酒必须讲好自己的“匠心”故事。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