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压力迫近,川酒酝酿“反击”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06-24 11:29 作者:石磊
    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促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川酒确立了新的产业发展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指导意见,这被视为川酒发展的一个拐点讯号。

     多年以来,四川白酒始终稳居行业领跑地位,无论是整体规模、主导品牌,还是市场份额、消费者口碑,川酒都具有明显优势,在整个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随着白酒市场调整的持续和深化,川酒的领先优势却在逐渐缩水,其背后的江苏、安徽等产业板块日渐迫近。而从单一企业的表现来看,曾经风光无限的川酒企业普遍面临着严峻挑战,价格走低,利润水平下降成为普遍现象,市场销量纷纷被外省企业赶超。甚至有观点认为,这一轮行业调整将把四川白酒推下“神坛”。
     压力迫近,川酒必须及时行动,此次《意见》的出台,或将加快川酒进入发展新阶段。

川酒大数据:危机感甚于优越感

     在数据表现上,川酒向来具有一定的优越感,即便在白酒市场剧烈震荡的2014年,川酒所交出的业绩答卷仍可圈可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白酒行业累计产量1257.13万千升,同比增长2.5%;全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5259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四川省累计生产白酒349.97万千升,同比增长5.57%,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27.84%;四川白酒行业销售收入1838亿元,同比增长3.3%,占行业销售总额的34.88%。无论生产或销售,川酒在行业中均占据着三分之一左右的强势份额。

     而从横向对比来看,四川白酒5.57%的产量增长,超过了大多数白酒生产大省,安徽省在去年的白酒生产总量增长4.66%,河南省增长1.76%,江苏和山东两省的白酒产量更是出现负增长,分别下降了4.05%和9.99%。同期,贵州省白酒总产量增长11%,湖北省白酒总产量增长17.13%,增长幅度超过四川。

     但上述数据所带给川酒的优越感已大不如前,来自市场的压力不断迫近,使川酒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

     由泸州市商务局、国家统计局泸州调查队和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办公室联合发布的《2014中国白酒价格运行报告》显示,去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累计下跌3.84,跌幅较上年同期扩大0.86个百分点。川酒在价格方面的下滑表现尤其明显,与2013年价格跌幅低于全国不同,在2014年四川白酒批发价格各项指数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川酒在去年的批发价格指数累计下跌4.53%,跌幅较上年扩大2.99个百分点,且高于全国水平0.69个百分点;环比来看,四川白酒批发价格连续12个月环比下降,月均下跌0.42%,高于全国水平0.14个百分点。

     如果把价格表现做进一步细分,四川的名酒品牌和地方性品牌的批发价格跌幅,均高于全国同层次的平均水平,川酒中的名酒品牌在2014年批发价格同比下跌6.7文章来源华夏酒报8%,高于全国名酒批发价格跌幅0.8个百分点,高于省外名酒1.78个百分点;四川省内的地方酒批发价格同比下跌2.79%,高于全国水平0.83个百分点,而同期四川省外的地方酒批发价格却整体上涨0.12%。

     这一组数据所暴露的情况非常明显,四川省白酒行业的价格调整幅度远高于省外地区,这使得川酒规模优势的价值被稀释。事实上,在2014年出现产量总体下滑的江苏白酒板块,利润表现却非常坚挺,这种反差进一步否定了川酒的优越感而加剧了危机感。

     采购经理指数(PMI)的调查结果,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川酒的现实处境。PMI是国际上衡量商业活动整体增长或衰退的重要手段,根据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产生,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当PMI大于50%时,说明产业经济在扩张发展,当PMI小于50%时则意味着收缩衰退。

  2014年,四川白酒PMI在全年12个月中有4个月运行于扩张区,8个月运行于收缩区,全年白酒PMI均值为45.1,说明行业整体运行处于收缩状态。而同期四川省全省制造业PMI年均值为50.1%,比川酒高出5.0个百分点,这表明四川白酒行业的发展运行状况甚至低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作为四川省的重要支柱产业,这种整体表现无疑使川酒倍感尴尬。

     在川酒上市公司中,水井坊正面临着连续三年亏损而被迫退市的巨大危机,泸州老窖、五粮液等在营业收入、净利润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下滑,沱牌舍得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虽有所增长,但总体体量还很有限,与一些外省酒企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虽然仍稳居行业领先地位,但川酒调整变革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不容回避,面对严峻形势,川酒不仅需要营销策略上的创新突破,更需要顶层设计的大胆变革,才有机会赢得这场“保卫”之战。

川酒为何“重感冒”?

     由于市场寒潮所造成的白酒行业不适,在川酒身上似乎表现得尤为明显,导致川酒“重感冒”的症结何在?

     从市场来看,川酒的产品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在行业调整之前,川酒基于扎实的生产能力和品牌基础,在高端白酒消费中占据着强势地位,以“六朵金花”为主导的川酒高端形象深入人心。而高端白酒也正是本轮行业调整的主要区域,由于公务消费的大幅缩减,而商务型、鉴赏型的高端白酒消费还未形成主流,因此高端白酒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川酒受到的直接影响较大。

     此外,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也是本轮行业调整的主因之一。四川本已是白酒生产大省,加之在此前的产业快速发展期,川酒企业普遍扩建了生产规模,一经市场变故,即转化为沉重负担,客观上也加大了川酒企业的调整难度。仅以郎酒集团为例,在2005年集团酱香型白酒产量不到2000千升,浓香型白酒不到5000千升,到2012年,郎酒集团产能已突破30000千升,当年底竣工投产的两河口基地则具有酱酒年生产能力13000千升,加上年产能达17000千升的黄金坝生产基地,全部建成后,郎酒集团年产能将达50000千升,增幅在7倍以上。事实上,在郎酒大规模扩产的后期,已在市场爆出严重的库存危机,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川酒发展矛盾的一个缩影。

     另外,受形势所迫,各地白酒品牌纷纷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在省外对川酒形成更强有力的包夹抵抗之势。特别是在中低档产品即大众化、日常化消费领域,各地白酒品牌普遍全力争夺,客观上也增加了川酒调整、下沉的市场阻力。

     所以,川酒的“重感冒”症状,不能简单归咎于企业应对不利,而是由多方面因素积累所致,也暴露出川酒整体在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上的一些弊端。要想扭转不利形势,川酒当从根本做起。

调整延续,川酒后势可期

     对于白酒市场格局的推倒与重建,实则早在行业调整之初我们已有所预判,当调整全面袭来,固有的秩序势必被打破,更擅于迎合新趋势的酒企上位,调整应对不力的酒企则难免下滑。彼时,川酒对调整发展也抱有极为积极的预期,希望借助于白酒消费的理性回归,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生产优势,巩固行业地位,扩大领先优势。

     但在市场实际情况中,川酒企业发现逆势上行的难度比预期中更大,川酒企业所尝试的种种调整举措,成效并不明显,到今年年初,川酒整体表现“寒意”彻骨。

  全国两会期间,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对媒体坦言,“这是我在五粮液最累最难的一年”,而且白酒行业还没有真正触底。

  稍晚些时候,泸州老窖集团董事局主席谢明则表示,2014年是“泸州老窖最为困难的一年”,公司在形势判断、营销工作乃至内部管理方面有所欠缺,综合造成了市场下滑的表现。

     外在表现低迷,内在感受艰难,这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川酒,不复曾经的意气风发、活力蓬勃。但要断言川酒将进入下行轨道,甚至行业地位失守,还远远不到时候。

     毕竟这一轮的行业调整尚未结束,且正在触及行业的深度与本质,许多酒企所埋下的调整伏笔,其成效目前还没有充分显现,特别是一些战略性、决策性的深刻调整,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而经过一段时期的适应之后,以及所处于不同的行业地位、市场秩序下,酒企们对发展的预期,对未来的心态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对白酒市场竞争走势产生影响,未来行业格局还有很大变数。

     从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川酒便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有望在行业调整的下一阶段实现后发制人。五粮液一季报显示,公司1月~3月实现营业收入67.35亿元,略有0.23%的增幅;泸州老窖在一季度则实现营收19亿元,净利润实现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9%和9.59%;水井坊在今年前三个月的表现更是给力,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4%,实现净利润4800万元,成功实现单季扭亏;川酒上市企业中唯有沱牌舍得在第一季度的表现差强人意,共实现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9.73%,净利润为437.2万元,同比大降45.61%。

     整体而言,川酒在经历了“最困难的一年”之后,其强大综合实力仍是复苏发展的根本保障。在《意见》的主线引领下,加之川酒企业进一步加强调整力度,而前期调整成效也传导至市场,川酒在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仍值得看好。(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