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冬日,位于阿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龙江龙集团酒业新厂区内一派紧张忙碌:生产线上的工人们将一瓶瓶散发着醇香的白酒放入箱
中;停在厂房外的一辆辆货车满载成箱白酒正准备驶向全国各地。与此同时,在龙江龙集团蓝谷公司,尽管生产线已开足了马力,却仍难及
时满足包括沃尔玛等大超市和经销商们签下的订单。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白酒市场需求减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在众多高端白酒集体降价应对危机之际,哈尔滨龙江龙集团则凭借其全国最大固体酒生产基地和“纯粮”优势,瞄准中低端市场不断前行,并通过新开发的蓝莓饮料,在新兴市场中扬帆远航。
需求减,酒业迎“寒冬”
哈尔滨龙江龙集团是2002年由国有企业哈尔滨阿城酒厂改制而来,其前身是解放前的大兴昌烧锅酒,具有百年历史。改制7年来,该集团已从单一的白酒企业发展成为以酒为主集药业、蓝莓饮料等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集团支柱产业龙江龙酒业成为省内白酒行业骨干企业,并于2006年获得东北白酒行业中首个中国驰名商标。其白酒产品也由最初的“大兴昌”,发展到第二代的“阿什河”、“龙江春”,以及第三代的“龙江龙”共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尽管龙江龙酒业有着百年的历史,但在危机面前,企业的高端白酒产品市场也岌岌可危:去年中秋、“十一”旺季消费不旺,元旦、春节消费市场境况低迷……其高端白酒产品正进入近几年来少有的“寒冬”。此外,粮食、燃料等主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使得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不断增加。龙江龙酒业开始面临2003年以来的首次“成本剧增”、“需求不振”双重压力。
“白酒是经济型消费品,经济形势好时白酒行业就繁荣,经济不景气,白酒行业也容易受影响。”回顾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白酒行业业绩急剧下滑的情景,龙江龙集团董事长刘国仁告诉记者,近期,由于江苏、福建等地企业大批倒闭、停产,龙江龙在当地的白酒销售已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