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试水文化产业 东圣酒业谋求多元发展
来源:  2015-12-21 07:27 作者:
  在市场大跨步的发展趋势中,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将目光转向了多元化发展,除了白酒品牌的多样化,文化产业也逐渐被这些白酒企业所吸纳。《华夏酒报》记者获悉,预计今年10月份,一场“年画巡展”将在法国正式拉开帷幕,跟随年画巡展的还有四川东圣酒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几款新产品,意在打造白酒新兴产品“年画酒”。

  东圣酒业从毁灭到涅槃

  发生在3年前的四川汶川地震,给身处重灾区绵竹的东圣酒业带来了将近3100万元的损失,生产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然而面对重重困难,“东圣人”并没有失去信心。在确定企业里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安全后,东圣酒业领导第一时间率领大家积极参与当地的营救工作。在灾难发生10天后,东圣酒业恢复了生产,1个月后,其全国的47家省市级客户纷纷到达四川绵竹,来支持这个在灾难中重生的白酒企业。社会的支持与企业团队那份坚韧的信念,使得每一位“东圣人”对未来都更有信心,灾后每年的产销量都保持在35%以上的增速,2010年的涨幅更是达到40%。

  在当年的地震中,遭受重创的企业有很多,通过灾后重建获得新生的企业也有很多,但是通过灾后重建,一并拉动当地传统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并不多见,而东圣酒业便是一个。

  涉足年画领域,寻求多元发展

  提起四川绵竹,除了当地的白酒产业闻名以外,年画也是最著名的传统文化产业。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板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 

  在汶川大地震中,绵竹年画产业基地、画舫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地震后,在中央灾后重建资金及江苏援建方的大力支持下,绵竹市共投入近一亿元,重建年画产业基础设施,先后新建了绵竹年画博物馆、绵竹孝德年画村等,民间年画作坊元气逐渐恢复,2010年,整个年画产业总产值已达5亿元。

  正是看见了这个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四川东圣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坤明告诉《华夏酒报》记者,目前正在与当地政府洽谈年画产业这个合作项目,并按计划正在组建一个年画公司,试图把年画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开拓,争取与东圣酒业并肩发展。

  瞄准国际市场,推出“年画酒”

  面对繁荣的国内白酒市场,“东圣人”似乎觉得远远不够,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据了解,目前,东圣酒业已将产品远销到澳大利亚,而今年10月份将在法国举办的“绵竹年画巡展”上,东圣的产品也会首次出现在法国市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圣针对海外市场专门生产出一种“年画酒”,而这部分产品暂时只作巡展且不在国内销售,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东圣酒业战略性发展的大门。

  目前,市场上做白酒出口的企业有很多,但是真正做强做大的屈指可数。大多数企业在做白酒出口时,往往只是为了给企业本身增加一个卖点而已,而出口销量的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国内白酒市场繁荣,但是要真正走入国际市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东圣酒业的“年画酒”只能作为企业自身的一个卖点,利用文化产业的平台来开拓目前企业的白酒市场,但是如何运用这张牌才是学问,做得好了就能为企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做不好了只会被打回原形。

  谋求长远发展,提高自身价值

  自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之后,西南片区的所有白酒企业都在努力做到最好,不管是从品牌的规划,还是企业整体的管理,都做了大规模的改动。董事长钟坤明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建设的年产1万千升的基酒生产基地,正是为了响应政府“打造白酒金三角”的号召,也计划在
未来5年内实现上市。

  其实,对东圣来说 ,最大的问题在于品牌发展的规划与管理。据了解,东圣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只局限于二线城市,其中,河南、山东和江苏市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场占其销售的比重较大,河南市场就占到总销量的30%。众所周知,进入资本市场,对于二线品牌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专业的品牌管理才能体现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对企业入驻资本市场十分有利。东圣酒业现在面临的就是如何体现品牌的价值。

  如今的中国白酒市场,消费者对于品牌文化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单纯对产品本身的追求,在未来的市场中,如何提升品牌的文化,以达到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如何将更多的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渠道,如何提升企业的自我价值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当今白酒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