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首酒启航,红星高照,龙行天下”为主题的北京首都酒业有限公司经销商大会上,首都酒业公司董事长于吉广在谈到首都酒业对营销工作的要求时说,公司将通过“四个坚持”打造其京酒行业领航者形象。
首都酒业是北京一轻控股有限公司贯彻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大企业并购重组力度,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产业集群”的战略思想,按照一轻控股公司“7+1+3”集团化发展战略,联合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京泰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现阶段由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组成,旗下拥有红星、古钟、六曲香、龙徽、桂花陈、中华、夜光杯等知名品牌。
1949年5月6日,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红星的前身)成立,1965年,北京市政府发布第337号(65)工生通字第33号文,决定成立北京酿酒总厂,对全市酿酒工业实行统一领导和归口管理。对归口顺义牛栏山酒厂、杨镇酒厂、昌平酒厂、大兴酒厂、通县牛堡屯酒厂实行“七管两不变”的管理原则。在北京酿酒总厂的扶持下,北京有16家归口酒厂陆续生产二锅头酒,集体振兴北京特产。“红星”为北京二锅头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谈到“四个坚持”促进首都酒业发展时,于吉广说,首先坚持品牌引领,渠道为先。
品牌是企业通往市场的通行证,渠道是产品和消费者见面的通路,产品的动销主要靠品牌的拉力和渠道的推力。中高端产品动销更强调品牌的力量,而中低端产品的动销则更强调渠道的力量。
于吉广介绍,首都酒业将继续加大市场投入和传播投入,实施整合传播和精准传播,同时,公司将利用地处怀柔的北京二锅头博物馆、地处前门的源升号博物馆和龙徽博物馆大力开展体验式营销,提升品牌张力。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首都酒业品牌运营商,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首都酒业和各品牌运营商共同努力发展好公司的品牌;二是,双方的合作是以品牌为纽带的长期战略合作;第三,双方之间要有共同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合作才能长久。
于吉广说,面对当前首都酒业的产品结构情况,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渠道建设。一是保障渠道利润。二是提高客户资金周转率。三是进行渠道整合。四是规范渠道运营。
第二,坚持市场主导,质量为先。
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于吉广说,红星和龙徽品牌是老百姓一口一口喝出来的品牌。首都酒业将坚持以质量立业,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产品是企业和市场对接的载体。首都酒业将不断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把握市场脉搏,为广大品牌运营商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继续深化产品质量管理,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优质、安全的酒类产品。
第三,坚持规模与结构并举,结构为先。于吉广表示,从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引导来看,结合首都酒业的产品结构特点,我们在注重规模增长的同时,将更加强调优化产品结构。
于吉广介绍,红星将经营指导方针由“保规模,上结构”调整为“控规模,上结构”,更加强调从追求规模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追求结构为主的内涵式发展。“控规模”不是压缩规模,而是控制规模增长的速度。“上结构”是指要努力增加中高端产品销量在总销量中的占比。
龙徽将坚持“上规模,调结构”的经营方针,在增加销售规模的同时,更强调调整结构,以龙徽品牌为龙头,中华和夜光杯品牌为两翼,构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第四,坚持新双重原则,自身为先。
在谈到第四个坚持时,于吉广说,在全国市场坚持“新双重原则”,即在坚持以我为主的重点市场、重点产品,重点产品重点投入,重点市场重点支持的同时,还要针对主要竞争对手的重点市场、重点产品采取应对措施。
在谈到未来发展时,于吉广介绍,在推动增资工作的同时,首都酒业整合北京地区酒业资源的工作已经展开,公司将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并购多家北京地区酒厂。在首都酒业上市后,公司会适时进行全国酒业资源的整合。在“十二五”期间,首都酒业公司将根据北京市国资委的战略部署,以品牌、市场为核心,集中利用优势资源,坚持走大众为本、科技领先、国际化的路线,巩固和提高红星品牌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使“红星”成为二锅头第一联想品牌,用百分之百的中国优质葡萄酿造中国最好的葡萄酒,提升龙徽品牌进入国内葡萄酒第一阵营的速度。
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会展、体育休闲、都市型现代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丰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涵”。首都酒业公司在做优做强主业的同时,还将发挥现有优势,继续打造红星二锅头博物馆、龙徽葡萄酒(文化)博物馆等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延伸打造酒店、庄园、商务会所和旅游,形成多业态立体化运营的发展格局。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