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隆重纪念党的90华诞,向党的生日献礼,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肥晚报联合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举办“古井贡酒红色安徽·发现巡礼”大型采访宣传活动,以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而这次活动也是安徽媒体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报道活动的“开山之作”。
率先开启安徽“红色记忆”
江淮大地,是一片红色的沃土,也是一个红色的摇篮,这里诞生了无数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和足以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重大事件:“是革命家,是教育家,怀如此奇才,生而无愧;为革命死,为大众死,仗这般大义,死又何妨!”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烈士英勇就义前高声朗诵的自挽联仿佛还在耳边;安徽第一个党组织寿县小甸集特支的遗址还赫然在目;山区小县金寨更是走出了59位为国浴血奋战的将军,是名副其实的“将军县”……
今年适逢共产党90华诞,作为安徽知名大型企业,古井人从年初就开始思考该用什么方式来纪念这一盛事。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策划,我们联合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合肥晚报推出了“红色安徽·发现巡礼”纪念建党9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4月初,该活动举行了热烈的启动仪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兵、合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林存安等单位领导应邀出席,并指出“红色安徽·发现巡礼”大型采访活动“开了全省媒体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报道活动先河”,意义重大,“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浓墨重彩地描述红色事迹,唱响主旋律,做出有特色的报道,把安徽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广大干部和青少年活生生的‘教科书’,引导全省人民群众全身心投入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和兴皖富民的宏伟事业。”
而这次活动,比安徽省其他企业、其他媒体开展的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报道活动提前了一个多月,且报道阵容强大,策划深入、组织严密。
“古井贡酒红色安徽·发现巡礼”同时作为合肥报业传媒集团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山之作”,依托了合肥晚报旗下两大品牌周刊——《发现》和《最合肥》刊载出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刊发稿件60余篇,70多个整版,计20多万字,实地拍摄图片数千幅。按照计划,采访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将把刊发的所有稿件结集出版,推出新书,举行首发式,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此次活动时间跨度之长、空间跨度之大,在合肥晚报乃至安徽媒体史上都是少见的。
采访中接受“红色洗礼”
这次“古井贡酒发现巡礼·红色安徽”大型采访活动前后历时3个多月,这三个月内,我们数十名记者奔赴安徽省17个地市,行程数千公里,探访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江淮大地上一些著名战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及一些著名人物活动地,以多彩的报道和深情的笔墨,记录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讲述“红色安徽”可歌可泣的故事,通过合肥晚报的周刊《发现》和《最合肥》图文并茂地展现给广大读者。
红色岁月是精神的宝库、历史的宝库、生活的宝库。因此,采访组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此次采访既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接受洗礼的过程。
我们无法忘记,在前往大别山深处一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革命圣地采访的时候,路途之远之难行超过了想象。采访组一行从六安出发,到达金寨县城后直接奔赴一个叫瓦屋基村的地方。下了高速之后,采访车进入颠簸崎岖的山路。将近两个小时的急弯山路之后,包括司机在内的报道组成员全部出现晕车现象,有的人更是呕吐不止。但即便如此,我们的采访不敢有丝毫松懈。强忍痛苦,擦擦嘴,拿出相机、笔记本继续采访。
我们无法忘记,在阳光下成长的“80后”记者接受的深刻教育:走在荆棘密布、沟壑纵横的羊肠小道上,他们虽满头大汗但亳无怨言;当面对大别山深处列宁小学咸菜就饭的学生时,他们有些动容;当获悉金寨参加革命的10多万中有9万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时,他们潸然泪下;当看到有些革命遗址被开发、被强占时,他们义愤填膺,当听到讲解员讲述一个个胜战时,他们雀跃......
在为期三个月的“红色安徽·发现巡礼”采访活动中,有太多的“无法忘记”;有太多感人至深的人物,有太多发人深省的故事,让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接受熏陶、接受洗礼……
“红色”光芒照耀江淮大地
“丹心碧血照铜都,江南解放第一城”,当铜陵市史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我们的采访留言本上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不仅隐约看到当年渡江解放铜陵的盛况,也感受到现在的铜陵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珍惜和热爱——这就是我们采访活动的意义所在。
“古井贡酒红色安徽·发现巡礼”采访活动抢占先机,一下子在大江南北刮起了一股“红色”旋风,从皖北的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蔡洼,到皖南的新四军军部旧址——云岭,我们得到了从党史研究者到纪念馆工作人员到革命先烈的后人甚至到普通读者的积极回应,我们共同分享着革命前辈的动人故事,我们沉浸到对过去岁月的无限缅怀中。
其实,此次采访活动中,受到洗礼的不仅仅是我们采访团成员,更有许多的被采访者。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安徽第一个城市党支部遗址——安庆濮家老屋时,濮家老屋的后人濮本信紧紧握着我们的手;当我们去寻访唯一的“秀才游击队”领导者、烈士李文宗时,他50多岁的儿子忍不住泪流满面;当94岁的老新四军战士张国华、新四军军部旧址看守人等老革命、老战士接下我们为这次采访活动专门定制的“红瓶古井贡酒年份原浆16年原浆”红色纪念品时,他们为自己还能被人们记起而感动……
更有许多稿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例如,《瓦屋基村里的列宁小学》一文刊发后,很多读者看到报道后致电或者来到报社,向我们的记者打听更多有关列宁小学的具体情况,想要捐钱捐物,还有些家长要带着孩子过去看看。而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安徽省教育厅,也由厅长亲自带队来到学校慰问老师,看望孩子们;《皖西小镇上的历史丰碑》、《遥忆大军渡江时》、《皖南的延安军歌嘹亮》等多篇文章被各家网站媒体转载……
古井助力“红色安徽”竞风流
作为本次活动的冠名单位和发起策划单位之一的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和‘红色’有着很深的联系。“古井贡”是安徽的一个名牌,也是中国的一个品牌,俗话讲“南有黄山松,北有古井贡”,古井贡酒凝聚着多少英雄女儿的回忆。许世友将军视之为平生只喝的两种酒之一,1953年曾带着几箱古井贡酒赴朝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兵团司令;杨得志将军也曾说,‘古井自古有名,贡酒应贡人民。’”古井人深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长治久安,更不能忘记老一辈革命先烈、建设功臣的牺牲和付出。近些年,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回报社会公益行为,从安徽福利院老人暖冬计划到温暖中国安徽肿瘤慈善基金,从出资黄山村小的饮用水项目到230多万的玉树地震灾后助学重建工程等等不一而足。采访组还以“红色古井竞风流”为主题以一个整版的篇幅,专程来采访古井红色故事,受到了集团副总裁杨小凡等集团领导的热情接待。
为配合此次活动,古井集团还特制了一部红色古井贡酒年份原浆16年作为红色纪念品,送给一些老红军、老革命,并印制精美的采访留言薄,记录下每位受采访的英雄女儿对党的心声,为本次活动活动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古井贡酒已随采访报道组一起,带着8000名古井人的敬仰和慰问之情,走遍红色安徽革命圣地;发现找寻英雄儿女,把安徽最好、最美的古井贡酒贡献给安徽最亲、最敬的人,把“贡献”精神传扬江淮大地,以此表示古井人最崇高的敬意,向建党90周年献礼。
更让我们想不到的是,七一前夕,在安徽省人民政府机关党委支持下,“古井贡酒红色安徽·发现巡礼”图片展在省政府门口宣传栏展出——近百米宣传栏展出了我们此次采访照片90多张,受到不少市民关注。这也是安徽媒体报道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提到为何选中“红色安徽·发现巡礼”专题作为省政府门口宣传栏上喜迎建党90周年图片展时,安徽省政府机关党委有关同志说,“红色安徽·发现巡礼”涵盖了全省17个地市红色人物、红色圣地等,而且是多路记者亲临现场采访所拍摄,在省政府门口展出,给广大市民以教育,很有意义。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销售公司董事长梁金辉还专门抽出挤出在合肥的出差时间,认真观看了图片展。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历时三个月的“古井贡酒红色安徽·发现巡礼”大型报道活动虽然即将落幕,但古井人相信,作为向党的生日献礼,这一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肯定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