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楚园春董事长邓德忠的商业奇旅(1)
来源:  2015-12-21 07:23 作者:
    从挖矿到造酒,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态度,已经成为从董事长邓德忠到普通员工奉为圭臬的信条。

  或许邓德忠自己都没有想到,从20岁就进入政府工作的他,在若干年后,还能酿造一段属于自己的酒香传奇。

  深入企业的烙印

  2010年底,鸣凤山下,冬日难得的暖阳。

  穿着一身简单而得体的休闲服,信步走过以蓝色为主基调的楚园春整洁的厂房门前,邓德忠总显得悠闲。

  但他却让身边的人一刻不敢松懈。“这边草坪的草有点长了,应当安排人去剪一剪。”

  这种细致认真的态度,仿佛和他在人前永远整齐的发型一样,一丝不乱。

  即使吃饭时,他依然在思考着与造酒以及企业经营有关的事情。他打电话告知远赴外省采购的采购员,要他注意分辨购买物品的细节事项,如同师长叮嘱学生一般。

  这种细致一以贯之,无论是他多年来经营的磷矿企业,还是现今的楚园春酒厂 “掌柜”,都打下了深刻的邓氏烙印。

  这也体现在邓德忠对待下属的态度上。

  在楚园春酒厂,邓德忠发现一名员工在工作时带有消极情绪,经过侧面了解才知道是小两口闹矛盾影响了工作。

  而邓德忠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旁敲侧击的先与员工交流,讲自己创业时和爱人是如何打拼、如何相互信任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这名员工的家庭矛盾最终化于无形。

  而这个企业经营者独特的做法,也在整个楚园春企业文化中,打下了深深的邓氏烙印。

  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为什么从整个楚园春酒厂的厂区,到邓德忠办公桌上放置的3个精美的楚园春酒包装盒,都永远能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状态。

  闯出来的传奇

  从乡政府职员到矿长,直至矿老板,再以高级经济师的身份掌控雄踞一方的酒业诸侯楚园春。一路走来,邓德忠的经历,充斥着风起云涌的故事。

  但他的故事,也充满着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出生在当阳的邓德忠,从20岁开始,就在乡政府工作。1998年,年近三十的邓德忠放弃了干部身份,正式选择了下海。

  说起来,他选择的时机其实并不算早。

  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400多份约束经商的文件,大批官员和知识分子投身私营工商界,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时有关部门统计的一项数据称,1992年,以干部身份辞官下海者达到12万人。而当邓德忠独身一人到远安创业时,距离当时轰轰烈烈的“下海狂潮”已经过了6年。

  他当过干部,干过煤矿的矿长,卖过液化气坛子,上过大学,直至成为当地一家煤矿企业的老总。

  但直到他在2006年接手楚园春酒厂,建成具有年产10000吨优质商品白酒和5000吨黄酒的全自动流水生产线,将被称为“楚韵天成淡雅香”的酒香送到宜昌千家万户市民家中,才真正让人们认识了他。

[1] [2]

编辑:王晓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