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酒乡民间正骨人
来源:  2015-12-21 07:22 作者:
     在新疆“酒乡”新源县,提起闫桂香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谁家的孩子脚崴了,谁的腰闪了,谁的腿骨绊断了,谁晚上睡觉落枕了,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闫桂香。“找闫桂香看看去!”大多情况下,闫桂香都没有辜负他们的期盼,手到病除。
     
  出生于曾氏正骨世家的闫桂香在母亲的熏陶下长大,看着一位位痛苦不堪的伤者在母亲手下神奇般地康复,闫桂香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像母亲一样为病人解除痛苦。第一次看病,是在她十七岁那年,新疆伊犁州新源县肖尔布拉克新村一位姓马的中年男子从脚手架上摔下,肘关节脱位,母亲带着她一起出诊,她和母亲轮流为伤者捏骨复位,由于她手法准确,悟性极高,触感敏锐,母亲当即决定在五个子女中选择她作为曾氏正骨法的传人。
     
  从此闫桂香这个名字不胫而走,肖尔布拉克地区的人会去找她,三十多公里外的则克台镇的人会找她,还有很多伊宁市的伤者跑近二百公里的路来找她。在这一行,闫桂香一干就是三十年,尽管进酒厂当了一名工人,工作很辛苦,白天八小时的一线体力劳动已经让她疲惫不堪,但是她没法放弃,伤者痛苦的表情和充满期待的眼神让她无法拒绝。
     
  每一位患者的伤势都不尽相同,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手法各异,治愈每一位病人对她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也为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她带来了经验和阅历。母亲的精心培养加之她的聪颖好学,曾氏正骨法三十六法摸、接、端、提、按、磨……她很快掌握。三十年的行医生涯迫使她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专著,学会了看片子、制汤头,针炙、推拿、刮痧、拔罐样样精通。
  
  经她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有时一个月就有好几十例,经常深更半夜被电话铃吵醒,闫桂香都会毫不犹豫地直奔患者家中。
     
  1998年的大年三十清晨十点半,家住七十二团的严复东在冰面上滑倒,双膝跪地,骨头断裂发出的脆响,让他深感不妙。经医院拍片检查,他的右膝膑骨碎成了两半。医院为他接骨并打上了绷带,然而脚趾和大腿仍然浮肿,疼痛难忍。家人只好寄希望于百里外的上级医院,但很快医院回话了,要住院做手术,打钢钉,并且要等初三医院上班才能入院。可病情不能等!这时严复东的母亲想起了闫桂香,但这么严重的摔伤,一个民间正骨人行不行?大家心里也没个底。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严复东的母亲亲自去请闫桂香为儿子看病。
     
  正准备吃年夜饭的闫桂香听到这个事情以后,二话没说,骑着自行车来到严复东家,从下午7点开始,接骨、打绷带,一直忙到晚上12点。为了帮助严复东彻底康复,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闫桂香每天上门为严复东按摩、敷药、做功能训练。50多天后,严复东能下地了,闫桂香这才放下心来。
     
  经过治疗,严复东惊奇地发现,不仅他的膑骨愈合良好,行走自如,而且他的关节炎也治好了。可让严复东更加感动的是:因为他下岗经济拮据,闫桂香每次去他家都要带一些酒厂发的福利让他加强营养。经过这次治疗,原本互不相识的两家人平日里相互照应,相互拜访,亲如一家。
     
  “人在世上就是互相帮助的,从医就要有医德。”母亲不仅把最玄妙的曾氏正骨三十六法传授给了闫桂香,也教会了她做人的道理。
     
  一位落下风湿骨痛正在闫桂香家中治疗的七十二团十连职工张玲谈起这些年来看病的经历激动地说:“一般情况下,她都是不收费的,全是义务为大家服务,疗伤。”
     
  虽然中医正骨有着很多优势,但却要付出多于西医几倍的治疗精力,同时还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在中医正骨疗法遭遇冷落、面临失传的今天,闫桂香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并醉心于正骨事业实属不易。我们衷心祝愿这门绝技世世代代传下去,造福于患者。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