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抚今思昔看酒乡巨变
来源:  2015-12-21 07:21 作者:
     走在通往家乡的路上,汽车在平坦而宽阔的马路上飞驰,眼前整齐有序的农田掀起阵阵波浪,我的思绪也跟随着麦浪一起驰骋。
     
  从参加工作那天起,这条路,巩乃斯河的上游,一端连着生我养我的地方——七十一团,一端连着我奋斗了二十年的酒乡——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条路,一端连着的是青春年少的我,一端连着的是不惑中年的我。二十年的光阴揉碎了,点点滴滴撒落在不足50公里长的路上。走在这条路上,我不禁抚今思昔,二十年前的情景不断浮现在眼前。


     
  第一次走在这条路上是二十年前,一条曲曲折折、高低不平的蜿蜒碎石路,路面上的石子被车轮磨得发光,灰黄的泥土色让人辨不清哪是路哪是野地。这就是连接县城与酒乡的纽带。挤满人的大班车驰过,扬起厚厚的尘土,灰尘从开着的车窗涌入,晃动在乘客的头发上和鼻孔里,车一路巅簸,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格外漫长。
     
  二十年前奔波在这条路上,晴天尘土飞扬,人马窒息;阴雨天则多处翻浆,车陷淤泥。如今风雨无阻的柏油路蜿蜒绵长,双行四车道平坦笔直,再也不用担心路难行了。车平稳疾驶,两边田园依旧,不到半小时的路程缩短了酒乡与县城的距离。周末,酒乡人开着私家车就可以逛县城。换了路的风景,就似换了沉淀下来的回忆。


     
  二十年前,交通工具是一天一趟的县城大班车。人多车少,要想坐车须得提前6小时等候。块头大的男人们毫不客气地率先挤上了车,人挨人,人挤人。夏天热得一身汗,冬天冻得直哆嗦。每次都是蓬头垢面、满身疲惫地回到家。
     
  “来来,上车吧,马上就走,就差一个人了。”擦拭得铮亮的黑色小轿车车主微笑着招揽生意,坐进散发着淡淡香水味的四座豪华轿车,车主立刻旋出优美的轻音乐,打开空调。无论什么时候乘车,都不必顾虑花费太多的等车时间,逛完县城,打个电话报个方位,就有车来接。酒乡人逛县城就像休闲一般,找个周末,就采办完了一家人衣食住行的需求。


     
  二十年前,这里最气派的建筑是四层的酒厂办公大楼,周围是低矮的土木结构的房屋,简陋的院落中,堆砌着杂物。现如今,古老的土墙土屋不见了,替代的多是砖墙结构的住宅院落。也有城市一样的马路、高楼和娱乐广场……而且还比城市安静,空气也清新。白色的路灯,照着车辆和行人过往,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马路两旁矗立着的大楼,有居民楼、办公楼等。
     
  品牌多样的大小汽车、摩托车来往如织,马路两旁栽种着松树、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垂柳和瑰丽多彩的月季花,景致优美、芳香四溢。街道两侧则多植笔挺挺的白杨和旱柳,环抱着不断崛起的楼堂馆厦和居民新宅,风光十分秀丽清雅。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酒乡的幡然巨变不仅让我感慨万千。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