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监管 > 正文
酒类打假务必除恶务尽
来源: 《华夏酒报》  2011-02-11 09:51 作者:伍程凌
     年末岁首,有关职能部门在酒类打假的战役中捷报频传,斩获颇丰。可让人欣慰之余又不禁思索:假冒伪劣酒类产品为何屡打不死,屡打不尽?
     仅从监管方面来说,笔者以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打假力度不够;二是没有彻底铲除假冒伪劣酒类的生存土壤。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nbsp;  有关职能部门的打假力度不够,首先表现在缺乏除恶务尽的决心。酒类打假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甚或是只打雷不下雨,打假就演变成了顺时应景或者是应付上面检查的作秀之举。其次表现在打假上心慈手软,当“好好先生”。于是就事论事,浅尝辄止,不去顺藤摸瓜,不去进行深挖和穷追猛打。
     在打击假冒伪劣酒类的过程中,有关职能部门还存在思维狭隘、目光短浅的问题,因而未能彻底铲除假冒伪劣酒类的生存土壤。虽然要从源头上打假已成为有关职能部门的共识,但是,有关职能部门更多的是把眼睛盯在制造假冒伪劣酒的作坊和销售假冒伪劣酒的店家上,认为这就是源头。只要我们把思路放宽一点,把眼光放远一点就会发现,酒类打假这个源头的范围其实还广大得很。比如,酒瓶制造、酒类商标和防伪标识印刷、酒类包装箱制作、旧酒瓶和旧包装回收,此外还有运输、储藏环节等,都应当成为监管的重点。而这些,恰恰是目前酒类监管的薄弱之处。
     如此这般,不是使得酒类打假轻描淡写,没有什么震慑力可言;就是监管不到位,出现“真空”,客观上给了假冒伪劣酒类以可乘之机。“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要彻底消灭假冒伪劣酒类,有关职能部门要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抓住监管重点,多措并举,加大监管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让美酒常伴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生活。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